《谁疼谁知道!(创业不慎就是撞墙)》
第12节

作者: zzwj678
收藏本书TXT下载
  我此行抱有两个目的:一是考察生产厂家,如果能够下单,我可以提取佣金(除了名片,我和外贸公司没有其他任何费用关系);二是,看看招聘情况,这个工作稳定一下也不失权宜之计。
  初次来到罗湖人才市场我算是开眼了,周一到周五,3000多个摊位无虚席,2元的入场券,里面人头攒动、拥挤不堪。据有关数据显示,1999年度,深圳单就罗湖人才市场的交易量,是除其外,其他国内最大的7个城市,所有人才交易量的总和。走马观花了一上午,我来到外面马路边,外面也是三五成群的一大片前来应聘的人,顶着烈日在心急如焚的交流着。(待续)


日期:2009-08-29 10:21:04

  经我观察询问得知,手里攥着学历复印件的大都是全日制毕业的专科、本科毕业生,高中文凭的市场(属于劳动力市场)离这还老远呢。
  我注意到,许多外来人员都只是背个简单小背包,几乎没什么行李,他们大多数就住在罗湖人才市场周围的10元小旅馆里。这种10元小旅馆也是个深圳特色——一个普通的套二、套三的毛坯房,安上10几个双层床就开张了,且办理工商税务手续简便快捷。
  面对五花八门的招聘启事,我在想:自己到底该如何选择?我挑选了营销总监、副总经理、总经理几个职位,分别一一电话预约、面试。回想当时的心态,我自以为已经把心态很放得低了,而且自认为接受这些个工作还不是小菜一碟?现在想来,当时的自己就好像个伤痕累累的逃兵,跑到另一个正在征兵的部队要求直接当团长差不多。

  出师不利,应聘受挫,我接着跑工厂,接下来的10多天我辗转长途车,跑到了佛山、东莞、番禺、中山等地,雨伞、箱包、记事本、塑胶玩具等都在考察范围之列。小有斩获,免费样品已收集不少了,但始终没有下单的消息,快递费也用去我不少生活开支。
  屈指算来,在朋友家也差不多住了近20天了,为了表示谢意,我在大街小巷转了半天,咬咬牙花去360大元,买了一套精致的功夫茶套装茶具,我身上的盘缠也所剩无几了。朋友从香港来电话了:电费很高的,我每个月还要供3套房子,注意冷气和照明省电!面对含蓄的逐客令,我只有收拾行囊赶紧走人。后来,这位朋友来QD参加介绍我们认识的朋友的婚礼,她和老公的食宿都是我负责的,算是略表寸心、以示当年收留之谢意。

  终于,我日夜兼程、跑遍了整个广东省后,有个滑轮单脚车的订单有了眉目,这已经是近半年以后的事情了,行李箱的轮子已经磨刀轴心了,这个箱子我目前还留着在家承装衣物用,也算是个重要的历史见证物吧。
  有时候,命运捉弄人就是这样,你越是觉得信心百倍、胜券在握的时候,它越是逗你玩。往返几次厂家之后,就在要签订合同支付定金的当口,公司又变卦了说推后再定,这一推就没了下文,落得我是走不了回不去的。连续半年多的只出不进,实在是支撑不住了,我也没打招呼就自己会QD了,后来听说,那位大姐通过其他途径与我所联系的厂家定走了2个40尺货柜。看来,我的自以为见多识广、身经百战也不过如此伎俩,认了吧!还有更好的办法吗?撕破脸去闹着要佣金?打官司吿她没信誉?要说不守信誉,她这点事跟我比可差远了。(待续)


日期:2009-08-29 13:46:49

  创业失败的反思——不能自律、管理不善
  2000年时,虽说中国的改革开放已经进行了20年,但当时的国家经济体制及相关立法都还在不断探索中,对于民营经济的发展存在许多的不公平待遇,同样,法律漏洞也在被不同程度的利用,所以,赚到钱的老板会觉得是靠自己的能耐得来的一切,赔钱的都会怪罪于国家和社会。
  那时候,许多媒体都在时不时抨击某些有钱人为暴发户,说这些人思想空虚、生活堕落、素质低下。我当时就想:什么时候让我也尝尝有钱人的空虚是怎样的感觉?!
  我在被公丨安丨、税务缉查的那段时间,一个人躲在妹妹家,深居简出,买点东西都要等暮色将至才出门。白天在屋里除了看《商界》就是苦苦的思考,怎么就落到这步田地了呢?
  我掰着指头开始分析:一是国家政策不好、贷款不宽松,这是导致我公司倒闭的罪魁祸首;二是交友不慎,最亲密的战友都会背叛我,人心不古啊!三是机遇不好,赶在风高浪尖时跌入低谷;四是员工素质低下,只想多得不想多劳,只想利己不讲敬业等等等等;能怨的怨了个遍,能骂的骂了个遍,越骂越觉得自己委屈,自己才是最大的受害者!

  可就是忘了,没有我这一切就不会发生,自己的问题出在哪儿了?
  记不清哪一期《商界》刊登了“沈阳飞龙”姜伟的一篇自我反省的文章,给自己罗列了10大罪状以示忏悔,字字深刻、句句入理,让我有所感悟了。
  按先前我的思维方式反过来想想:主观上,自己的心态就有问题,导致了自己的行为失准,致使结果差强人意;客观上,自己缺乏科学的管理方法,想到哪就说到哪,在没有系统化管理方式的状况下,再好的员工也不会有好的表现。不给别人机会就等于断自己的后路。
  面对自己的过失,也要一分为二的看待和解决。去其糟粕,留住精华。有些事情发生了就无可挽回,有些事情还有补救的机会。反省自己不在于表面形式,不必捶胸顿足、哭天喊地,冷静也是一种反省的方式。
  不要拿自己的错误惩罚自己,也不要拿别人的错误惩罚自己,更不要拿自己的错误惩罚别人;因为,我还会站起来的,至少我坚定不移的认为:我还年轻、我还有机会。
  既然我没能“英雄出少年”,那就“大器晚成”吧,我可以平凡,但我拒绝平庸——当不了岳飞就当秦桧,不能万古流芳那就遗臭万年!
  (待续)


日期:2009-08-29 21:40:37

  第三篇 再创业起步
  是生存还是死亡,这是个问题。这好像是《哈姆莱特》的剧中台词。
  创业就是开辟新路的过程,在还有机会可供你开辟的时候,看准机会就行动。眼看着别人条条大道通罗马了,你就只有走别人的路了。
  回到QD,一个曾经代理我们公司广告的业务员老M给我来电话叙旧,我避重就轻、轻描淡写的应付着他,后来听明白了,他自己目前单干了,把我当成潜在重要客了,我接受了他热情洋溢的邀请,到他的办公室吃了个盒饭,反正闲着也是闲着。
  在一通天南海北、风起云涌的扯淡之后,我突发奇想:做广告岂不是很简单啊,没什么技术含量,找个媒体做代理就行,不就是批发和零售的关系吗?第二天,我就找到以前熟识的一个长我几岁的朋友,他刚好调入一家正在试刊的新媒体单位,经过这位行家指点不到2小时,我心里就有谱了。
  我兴冲冲的找到老M,很快,我和老M谈好,我租用他总共两间办公室的其中半间,包括两张办公桌椅和一部电话,正好他也可以抵减部分费用,因为他的公司也就他和会计俩人。业务各做各的,经理室可以招待客户共享,我的到来无形中也起到了给他充充门面的作用。拿本本子几只笔就开张了,横幅、气球、花篮就免了,一切从简,就这样,我误打误撞的混进了广告圈。

  先前指点我的那位媒体朋友,已经被我发展成了股东,他负责幕后操作,自身媒体的优惠那就不用说了,其他媒体在他的联系加上我以前的关系基础,很快就初见倪端。(待续)

日期:2009-08-29 23:05:05

  看着各家媒体免费给我们提供的试运转版面,我是心急如焚、搜肠刮肚、绞尽脑汁。心急如焚的是:到哪去找客户?版面是有时间限制的,就像电影票过期作废,收入一笔就是纯利润;搜肠刮肚的是:版面如何设计,写什么内容,怎么个写法?绞尽脑汁的是:凭什么让客户买我的账?老M开始发挥老前辈和二房东的作用了,反正他也是闲着,传授些广告内幕、业务常识责无旁贷。他的业务作风属于那种半年不开张,开张吃半年。

  找到其他报纸上的广告客户,我开始拿来主义。擎着电话半晌,我一直犯愁:怎么个开场白才会让客户不反感?才不会2秒钟把我绝杀?一方面,我打着媒体编辑部的旗号(那时的小广告公司都这么干),一方面我从查找和分析客户的广告毛病入手。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