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母亲当初给我的起步费(母亲当家管钱),父亲还私下把单位发放的年终奖2400元给了我,奶奶也给我2000元表示支持(到目前为止,奶奶91岁了,国家每个月只负担300元的生活费)。由于自己理财能力的欠缺,从原材物料的采购到现金流的计划调配等等的不科学合理,导致周转资金捉襟见肘,要借钱,我想到了最要好的同学之一Y,同学的母亲非常通情达理,反而一起长大始终联系不断的同学让我大失所望,在我借钱遭拒后,我咬牙变卖了我从小学五年级就开始积攒的邮票,那可是我称得上的爱好。买我邮票的老张媳妇问我:你怎么舍得把自己攒了这么多年的邮票卖掉,你不知道会很升值啊?,我说:嫂子,目前邮市低迷,我此时的心情就像女人为了生计变卖自己的嫁妆一样。我的Y同学是受我影响也是邮迷,他听说我1300元就卖掉了实值3000元不止的邮票时,他说:这个价钱你还不如卖给我呢!(你说,换做是你,你会卖给他吗?)
我不禁自问:怎样的人可以算作是真正意义上朋友?我的体会是:朋友,就是那种在听别人说你有困难时,尽己所能、可以主动伸出援助之手帮你的人!也许,在我有钱有势时,你主动给我1万块钱我不会觉得怎样,但是,在我拮据窘迫的时候,你借我100元,我会记得一辈子。人活这一辈子,谁敢说自己没有个阴晴圆缺、六神无主的时候?(待续)
日期:2009-08-22 17:31:47
(附言)
很多看到帖子的朋友和我联系,急切的想知道创业的捷径和诀窍,在天涯网上也有数不胜数的类似文章,本人不想去评价孰是孰非,当下已逾不惑之年的我,对此的观点是:既然世界上没有两片相同的树叶,那也没有相同的成功,成功的不可复制就如机遇的不可复制一样,朋友们可以博采众长、取长补短、人为己用。
我的创业经历让我总结了这样一句话,不置可否:经营企业与经营家庭有着本质的不同,当然也不绝对,就是:经营家庭主要靠感性方法,因为家不是个讲理的场所;而经营企业则主要靠理性的方法,在企业化管理的前提下,过于感性就会导致规范缺失、管理混乱;成功的企业各有各的成功之法,失败的企业有着同样的失败——管理不善。
因此,想要创业的朋友,我认为至少要具备以下几个基础条件:
1、性格方面:敢想敢作敢为,胆大心细,有激情,易冲动,不计后果的魄力、忍耐力和承受力;犹豫型的性格不适合创业,完美型的创业会痛苦特别多;有些先天性性格缺陷,于其痛苦改变,不如扬长避短、取长补短;那个成名的企业家没有点异于常人的怪僻?
2、做事方面:雷厉风行,言而有信,懂得关心别人,有承担后果和责任的勇气,清醒的知道:有所为有所不为,喜欢事必躬亲、事无巨细的人不是个好的当家人;
3、资金方面:你如果不能按照资金实力的30%——50%进行投资,那你可要做好最坏的打算,这与性格特点并不矛盾,因为没有后续支援的战斗是背水一战,创业只是另一种人生经历的开始,不要让自己倒在起跑线上;
4、项目方面:大多数人都赞成的项目干脆就别干了,否则社会分工就不是目前这种态势了。对于项目选择要进行必要的市场调研和分析,有50%的把握和感觉就可以行动起来再说,否则,等你把一切分析的尽在掌握了,机会却已经走远了;
5、人脉方面:根据项目情况,尽可能先找好帮手或合作伙伴,一个好汉三个帮,社会资源要有个梳理,以备不时之需;对人的判断,无所谓好坏之分,只有适合与否。在其位谋其政,因人而异,都要有对应的标准和付出的条件;
6、决策方面:你可以没有远见但一定要有主见,旁人的意见要听取,主意自己定,错了自己扛,世上本来就没有绝对的对和错,成熟思路的原材料就是胡思乱想;
7、意识方面:只问耕耘,不问收获。不要把创业与成功、发财划上等号,成功永远都是暂时的,除非你停手或者转行了。别让成功的阴影笼罩着你,房子、车子等等都是靠你的智慧得来的,,没什么值得炫耀的。你越是炫耀什么就说明你越缺少什么。
8、其他方面:兵来将挡,边做边学,日积月累,茁壮成长,心想事成不是一蹴而就的。
日期:2009-08-23 10:37:16
四、第三次搬家
始料不及,本来签订的租赁合同只维持了半年,因为28个人已经容纳不下在现有的车间了。学校后勤处负责人因为没得到我的好处,以合同违约为由,堵住学校大门,大有与我们殊死一战、同归于尽的气势,无奈,我只得招呼来了当时几个混社会的小兄弟,结果,这位负责人开大门的速度堪比迎接上级领导。
新搬的工厂位于在一个不景气的农贸市场的三层上,价格便宜独立房间多,我一口气租下15间,合计有400多平米,可以有独立的设计室和样品间了,随着搬迁的落定,新的问题也随之而来了。
我的工人由外地打工妹和本地退休工人两部分组成,工资待遇基本持平,因为,打工妹是包吃住的,但体力技术和效率较高,本地的退休工人数量与打工妹也是不分伯仲,渐渐的,随着生产量的不断加大,加班加点也越来越频繁。当时,我实行的工资发放制度是信封保密制的,目的就是针对表现较好的员工可以增发一些奖励。我三令五申,员工之间不得互相询问透漏工资额,可是就有那么个好事的老太太,不顾打工妹的反感,竟然从人家的口袋里掏出信封一看究竟,看到比自己多出了80元,竟然也不是平时踩着点就急匆匆要回家做饭的表现了,一屁股坐到办公室,一把鼻涕一把泪的开始抱怨,无理取闹仅仅是户口所在地不同造成的心理失衡。为了杀一儆百,她为自己的触电付出了被开除的代价,此后,消停许多,但问题暗涌。
帮我记账的同学结婚了,单位工作调整,也不能继续帮我了,招来一个貌似江青的女人。像我当时的小工厂,本来会计工作就不多,因此,她在上班时间买菜、摘菜、洗菜我都忍了,可是,从她的身上让我看到了管理不是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这么简单。(待续)
日期:2009-08-23 19:38:20
何谓漏洞?就是被验证过且事实证明是有机可乘的地方。
一次盘存,我无意间走道仓库,看家她正和一个年纪较大的本地员工在窃窃私语、鬼鬼祟祟,毕竟是做贼心虚,我在下班后连夜查对,发现一种花布多了20米,我于第二天找到楼下为我提供这种花布的老板娘,一对账果然她少计了一笔30米的供货记录。监守自盗是性质问题了,人品出了问题,其他的就免谈了,就这样“江青”滑溜溜的被开走了,一个好工人也因为贪图小便宜灰头土脸的回家了。后来,“江青”竟然厚颜无耻的指挥他老公和亲戚在家翻版我们的产品,并以价格优势来抢夺我们合作已久的水族馆客户。天要下雨娘要嫁人,随她去吧,真正的江青祸国殃民的滔天罪行不也没判死刑?那时,毕竟我的商标注册还未被保护。
管理,顾名思义,管是自上而下的,理是自下而上的,就像两只手相互配合才会达到默契的效果。我到处搜集企业的管理制度范本,夜以继日的研究、摘抄,终于在没经过职工讨论的情况下就开始实施了第一份管理制度。
其实每一种管理方法,如果运用适当,都会行之有效,就怕断章取义或者残缺不全,那样,实施起来就会跑偏、走样,结果就是朝令夕改,是的员工无所适从,亦或者对策多多;
在以后的几年里,虽然我们的管理制度在不断改编,但始终不够切合实际,究其原因就在于:
管理制度的制定、实施,没有建立在与现存法律规范、相关规定的基础上,不结合企业自身实际情况,不符合大多数员工的意愿和承受力,有闭门造车、一厢情愿、不合情理之嫌,导致实行失败;还有就是管理制度的完整性欠缺,管理制度的可行性不妥,管理制度的人性化缺失,管理制度的执行力欠佳。
综上所述,我总结出:管理制度不易复杂,适合企业本身就好,没有一成不变的管理制度,可以根据企业发展的不同阶段和实际情况来修正管理制度,因此,做老板的也不必急于求成,应该清醒的认识到,制度是人来制定的,也要靠人来执行它,最终实现它的作用——大多数员工能够遵循它。(待续)
日期:2009-08-23 21:12:53
第一部手机
那是95年春夏之交,终于手机可以公开购买了,排了2个多小时的队,终于在再三核对试用后,我夸张的举着盒子走出营业厅,一挥手TAXI,1万块的手机都买了,还能去挤大盒子公交车?丢不起那人了!
这个烫手的疙瘩,烧的我一夜没睡,1块钱1分钟,不便宜啊,也没什么人可以打啊,其实也真没必要用得上它。不过,那感觉就像傅彪在《没完没了》里抱着“路易13”一样,也从那时开始,我觉得自己有点上晃了,仿佛沾着这块“砖头”的光,我也跻身有钱人的行列了。
后来我才明白,有钱人和企业家彻头彻尾的不是一回事。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