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疼谁知道!(创业不慎就是撞墙)》
第1节

作者: zzwj678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09-8-17 16:45:00

  要写下这个内容,我三思又三,我的初衷就是为了给创业失败过、正在艰难创业及准备要创业的人而写,标题就是我要写的主题思想。
  没有经历过创业的人,似乎不是把创业和发财划上了等号,就是与洪水猛兽划上等号。本人不想妄自菲薄,去评价别人的创业成功与失败,只想把自己的创业经历写下来,是非曲直自由评说。
  第一篇 创业的懵懂
  一、大势所趋
  1990年,我退伍回到地方,走进一家大二型国有商业企业,被安排到基层仓库,成为一名仓库保管员,跟着师傅学徒(签订书面的师徒协议)主管名酒,半年后,与被调到公司临时租用的处于偏僻位置的仓库去坚守(出徒了)。

  当时的国有企业,都是内部选拔机关职员和关系安排,我有幸因为当兵履历优异和字迹尚可,被以借调的名义调到公司机关宣传科(与丨党丨委副书记同一办公室),在同龄人羡慕的眼神和自己感觉良好的状态中,开始了机关工作的适应。由于本人年轻好学、文明礼貌,深得上级和同事们的好评,就这么一晃就被借调了1年半,期间,我补习功课,考上了电大,专修工商企业管理专业。

  问题就出在借调上,由于本人一直保持着在公司机关早到第一名的记录(公司8:00上班,我通常都是7:20就到,公司班车到达之前,办公室内的地面,桌面,6暖瓶开水都已到位),因此还常常被上级主管单位(商业局)借调协助工作,因为当时的公司性质机关编制都是很严格、有限的,所以,我就一直没有转正的机会,期间,***南巡,全国改革开放的呼声高丨潮丨不断,“跳槽、下海”一词开始频频出现。我与私交甚好的一位同事(司机)在经过几次简短的研究之后,决定辞职下海,他先辞一步,我在暗中协助,很快,摊位找到、租赁合同签订,开始要进货了,可是进什么货呢?我们还没想好。(待续)


日期:2009-08-18 11:45:44

  初试商海的我们,就像小鸟出笼,可静心一想,不仅哑然失笑,柜台被我俩急火火的承包下来了,可是卖什么货呢?您也许不相信:那时,你们才20出头,个人又没什么积蓄,哪能不经过家长的同意,任自己为所欲为?啊哈,这就是创业者的首条潜质——认准的事,排除万难、勇往直前!死缠硬泡,伎俩使尽,家里拿出2000元作为资本金,就这样,我们就开始规划我们的宏伟蓝图了。

  好在,我们还有点小聪明,看看柜台周边的业主,除了鞋就是服装,我们就选择与众不同(差异化)——做头饰品。可是从哪进货呢?从深圳回来的表哥给了我们启发:找可以代销的店面去谈。就这样,走了不足1000米,谈成了一家可以合作的头饰品,交了部分押金拎了两大包就回到柜台上,挂在现买的挂网上,开张!
  两个小伙子卖这个,似乎从我们还未长开的面容上就已经体现出不合适了,也就是说,我们的经商经验和我们的脸一样青涩!托亲戚、找朋友,很快找到了帮手,小美女往柜台里一站,与产品就和谐多了,再加上模特效应(服务员自己佩戴产品展示),营业额直线上升。那时候,我每个月的工资是105元,而,我们的柜台销售每天大约是300元出头,我们的利润是30%,这是1992年的11月份。

  不到一个月,我俩就被左邻右舍的业主给分析的不能自已了。因为,对面的摊主,从成都进货——皮鞋,利润是60%,平均价位在120——300元,每日营业额在2000多元,赶上星期天会在4000元左右,可想而知啊,对我们那个刺激,思来想去,我们决定拓宽经营品种——装饰性礼品!事不宜迟,在决定的第三天一大早,我们就坐上去上海的飞机(我们俩因为看了电视剧《灰网》,其中一主人公哭着说过:我都25岁了,还没坐过飞机.......因此,我俩决定别重蹈覆辙,就毅然决然的花256X2定了机票)。其实,去上海,我们只是间接听说有个城隍庙,那儿有个批发市场。(待续)


日期:2009-08-18 14:55:29

  决定去上海,256元/人X2,第一次坐飞机,我们俩有个约定,必须要在24周岁前坐上飞机,因为香港电视剧《灰网》中的主人公(黄日华扮演)的一个镜头让我们历历在目——他哭着说:我都25岁了,还没坐过飞机。啊哈,理由看似牵强,实则简单明了。定好机票兴奋的我俩一夜没睡,美其名曰:怕误点!早上8点的飞机啊!飞机腾空的瞬间,我也随之晕菜了,毕竟是麦道的小飞机,再加上我又是处丨女丨行(hang),还明白过来规矩,飞机就着地了,哈哈,当时觉得那个冤呐!首航就这么结束了?我很不死心的一步三回头。

  出了机场,我们打听着奔城隍庙而去,好像城隍庙就是座金山一样,那种心情,简直了!令人不爽的是,我们开始很自作聪明的找上海本地的老年人询路,虽然上海话我们听不懂,但是对翻白眼和语气还是不迟钝的,这让我们想起自己的家乡QD,我们对待问路的外地人那种热情程度与上海人简直是天壤之别,我们还觉得做的很不够,尤其是QD的中老年人,恨不得拉着手把问路的外地人送到炕头上!

  熙熙攘攘皆为利来啊,我们以最快的速度先走了个大概,然后,利用吃便当的空,研究进谁家的货,最终选来选去只有一家的货符合我们审美标准,对,你没看错,我说的不是市场需求。第一次与人讨价还价很是搞笑,自己还得强忍着,煞有介事的和人家砍,最终也没让我们沾着便宜,匆匆忙忙的点数、交钱、装箱、打包、找车,然后直奔码头,不做晚上的轮船,周一就赶不回单位上班了,我只请了一天假,92年好像还没有双休日呢。

  到码头办好托运,还有时间领略一下传说中的大上海,蹿到外滩(这可是当时上海的标志性地点),一股难闻的恶臭直入鼻腔,那个恶心啊,赶紧掉头奔南京路商业区,找补找补对大上海的好感,此时此刻,我们俩也只有看的份了,身上只留下吃饭的几十块钱了。哎呀,总算是体会了一把琳琅满目、目不暇接的感觉,马不停蹄、走马观花,已经忘记累是什么滋味了,否则,回家后和哪些只听说过大上海的同学、朋友、亲戚怎么形容啊?!

  26小时的首航轮船,无语,除了反胃已经顾不了别的了,我下船的第一个愿望就是四肢伏地,好好亲切一下以前没感觉到的那么踏实的陆地!凌晨6点多下船,我模模糊糊的简短嘱咐同伴,如何接货、如何拉到柜台云云,就晃晃悠悠的直奔单位去上班了。(待续)

日期:2009-08-18 16:01:33

  一到下班时间,我就一溜小跑来到柜台(距离我单位不到5分钟路程),看着摆满柜台的各式各样音乐盒和装饰性礼品盒,很有成就感!左邻右舍的摊主都不时投来羡慕的眼神,好像在说:这俩帅哥真有本事!但是,好像缺点什么?对了,价格牌。合伙人还在等着和我商量定价呢,啊哈,确切的说,他一天都在倒海陆差,我们碰面时,一缕头发还是站着的,顾不了那些个细节了,反正不是在我头上,我这一天由于紧张工作,早就忘了晕船的事了,年轻真好!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