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清朝很精彩—好看的清朝全景史诗》
第17节

作者: 山海雄风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12-03-19 20:00:52

  万历皇帝说话很算数,他活着的时候,始终支持熊廷弼。他死后,他的儿子也继续支持。可他的孙子,他却管不了了。
  熊廷弼拿着尚方宝剑出发了,刚出山海关,铁岭又丢了。沈阳的军民跑了个精光,辽阳也人心动荡,形势岌岌可危。
  所谓尚方剑,就是我们平时说的尚方宝剑,尚方是古代专门给皇帝铸剑的部门。汉代称尚方斩马剑,是指剑锋利的可以将马斩为两半。拥有此剑的人可以先斩后奏。
  此刻的熊廷弼明白,该让尚方剑见见血了。
  他用尚方剑杀了几个逃跑的将领,然后让其他逃跑的士兵回归岗位。这一招很管用,谁也不想被斩马的剑砍一刀,何况还是砍了白砍。
  如果这件事说明熊廷弼会带兵的话,那下面的事情证明了他的胆量。

  熊廷弼到辽东后,派副手韩原善前往沈阳视察下情况,韩原善不敢去。又派另一个副手阎鸣泰去,阎鸣泰倒是去了,不过到了虎皮这个地方后,大哭了一场,也跑了回来。
  第二天,漫天的大雪中,几个人骑马向沈阳走去,渐渐的消失在地平线。为首那匹马上的人正是熊廷弼,他决定亲自去冒险。
  从沈阳城出来,已是深夜。熊廷弼想继续视察抚顺,沈阳总兵贺世贤劝他说:“抚顺离后金很近,您还是不要去了,太危险。“
  熊廷弼笑着说:“冰雪天气,后金肯定不会知道我们来。”

  贺世贤望着熊廷弼远去的的背影,心中充满了敬佩。
  我们前面说过,后金攻克抚顺等地后,都是烧杀抢掠一番后毁城而去。此时的抚顺满目苍夷,几百里内渺无人烟。熊廷弼看此情景,大哭了一场,不过不是吓哭的,而是为了死去的老百姓和将士。
  在抚顺的见闻更加坚定了熊廷弼的决心,他回去后,按照自己以攻为守的策略,招抚逃兵和流民,督造军器,修缮城堡,调兵遣将扼守各冲要地点,互为应援,守备得到很大的增强。
  泰昌元年(1620)八月,此时明光宗朱常洛正在和八名美女日夜缠绵。努尔哈赤再率兵攻打沈阳,熊廷弼亲自督阵,击退后金,军心大振,辽东局势初步稳定下来。
  此时,熊廷弼最担心的事情发生了。
日期:2012-3-20 19:45:00

  祸端是十几年前埋下的,当时熊廷弼有个同事叫姚宗文,父亲死了,按照明朝制度,他需要回家守孝三年,叫做丁忧。三年后,丁忧期满,姚宗文准备回去继续当官,结果户部告诉他,现在没有编制,你回家等着吧。
  姚宗文傻眼了,他曾给皇帝上书,可都石沉大海。无奈之际,他想请当时还是御史的熊廷弼帮他上书求情。

  熊廷弼拒绝了,他做的没有错,但却不够圆滑。替人求情,本是不下本钱落人情的好事,可他拒绝了。方与圆之间,熊廷弼没有选择内圆外方,而是内外皆方。他的选择最终在一年后导致了他悲剧的结局。
  姚宗文的内心自此埋下了仇恨的种子,但他没有和熊廷弼翻脸,而是静静的等待复仇的机会。
  泰昌元年(1620年)九月,朱常洛死了,十六岁的朱由校即位。此刻已是尚书的姚宗文觉得机会来了,开始在朝廷里诽谤熊廷弼。
  别人诽谤你的时候,人缘的作用的显现出来了。人缘好的,会有人替你辩解;人缘差的,会有人跳出来一起诽谤你。很不幸,心怀大志却恃才傲物的熊廷弼属于后者。
  唾沫星子的威力是巨大的。结果很快出来了:
  熊廷弼被革职,袁应泰代之。
  如果介绍袁应泰的话,可以说:“明末著名的政治家、治水专家、赈灾专家、后勤专家。”
  您没有看错,没有“军事家”。
日期:2012-03-20 22:17:41

  袁应泰到了辽东后,实行了两项他自己心目中“仁政”。
  其一、他认为熊廷弼在任时治军的政策过于严厉,开始给士兵减负。
  其二、由于小冰河期的原因,蒙古各部闹饥荒,饥民到沈阳乞讨,熊廷弼收留了这些人,让他们留在沈阳城里,并给按时发吃的。

  袁应泰的“仁”,我认为是妇人之仁。
  大敌当前,本应严明军纪,他却大搞减负,造成了军纪涣散,军队战斗力下降。
  当时的蒙古已和后金联姻,算是明朝的敌人。蒙古难民来了,给些吃的打发走就已经是仁至义尽了,想进一步落个“大慈善家”美名的话,可以把他们安置在城外。可袁应泰却将他们安排在城里,和老百姓混居。有人劝袁应泰要提防这些蒙古人,袁应泰不以为然的说:“我不救他们,他们肯定会投奔后金,我救了他们,他们可以帮我们对付后金。”
  妇人之仁的后果往往是很严重的,鸿门宴上项羽的妇人之仁使他丢掉了性命和天下,袁应泰也不例外。

  他应当怨恨那个举荐他到辽东的人,让他这个不懂军事的人做统帅,误辽误国。他应当感谢那个举荐他到辽东的人,正因为如此,他才有幸指挥了那场惊心动魄的战斗,见证了那血与火的荣耀,最终与参加战斗的戚家军、白杆兵一起迸发了生命中最耀眼的光芒。
  萨尔浒之战后,后金一直也没闲着,先是灭了海西女真的叶赫部,彻底统一了女真各部。然后又将都城由界藩城迁到萨尔浒。
  此时的沈阳已成为后金进攻的下一个目标,但因为熊廷弼治辽有方,努尔哈赤不敢轻举妄动,他在等待时机。
  终于,熊廷弼的政敌为他创造了机会。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