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清朝很精彩—好看的清朝全景史诗》
第16节

作者: 山海雄风
收藏本书TXT下载
  微弱的烛光下,一个30多岁的少丨妇丨躺在床上,他对跪在床边的一个14岁的孩子说:“校儿,娘不行了,你记住娘是被李选侍打死的。”孩子的脸上泪如雨下。
  这个孩子叫朱由校,是朱常洛的长子,床上的少丨妇丨是朱常洛的妃子王才人,按说才人比选侍级别高,但李选侍仗着朱常洛宠幸他,竟因小事亲手将王才人打死。
  王才人死后,李选侍得到了朱由检的抚养权,自此开始了虐待儿童之路。不过此时有一个人女人对朱由检很好,她有个很好听的名字,叫客印月,是朱由检的乳母。不仅如此,后面朱由校当上皇帝,这位客印月也居功巨伟。朱常洛即位后,李选侍做梦都想当皇后,这才有了下面不可思议的事情:
  朱常洛即位之后,在病中召见内阁大臣,朱由检站在他的身边。朱常洛有气无力的说:“朕要封李选侍为贵妃。”
  朱常洛话音未落,诡异的事情发生了.

  从朱常洛身后的门幔中伸出一直惨白的手,把朱由检拉了进去。
  这只手是李选侍的,他对惊魂未定的朱由检说:“回去给你爹说,贵妃我不当,我只当皇后。”
  很快李选侍就后悔了,朱常洛暴死后,他想当贵妃也当不上了。极度郁闷中的李选侍,开始打朱由检的主意。
  朱常洛死的时候,朱由检只有十六岁。李选侍看朱常洛快不行了,就把朱由检接到了乾清宫,准备挟天子以令诸侯,弄好了搞个垂帘听政,再不济也弄个皇太后当当。
  大臣们不干了,上演了一场“朱由校大营救”。事情是这样的:

  一天上午,杨涟、左光斗拉着大学士方从哲、刘一燝等大臣一起赶到乾清宫。进去后先到朱常洛的灵柩前开哭,哭着哭着,突然发现少了一个很重要的人——朱由检。在太监王安的指点下,大家在西暖阁找到了朱由检和李选侍,王安骗李选侍说:“让朱由检去见下大臣,我一会给你送回来。”
  李选侍同意了,结果就是肉包子打狗——去不回头。李选侍回过味来后,立刻派太监去追,可太监岂是杨涟等人的对手,被骂了个狗血淋头,跑了回来。
  李选侍输了一招,干脆破罐子破摔,当起了钉子户。按照明朝制度,新皇帝登基需要在乾清宫。李选侍的目的很简单:我占住乾清宫,看你怎么登基。想让我走很简单,封我为皇太后。
  日期:2012-03-16 18:01:23
  其实此事很好解决,朱由检下个圣旨,派几个人去把她赶走即可。
  但他不能怎样做,因为他老爹尸骨未寒,李选侍又是老爹的宠妃。从道义上说,他不能这么做。而且还有一点很关键:他害怕李选侍,这个习惯是从小养成的。

  很显然,李选侍抓住了朱由检的弱点。
  但李选侍忽略了一股势力——大臣,他们可不管你是朱常洛的爱妃还是老娘,只要你威胁了皇上的地位,他们就要和你拼命。
  在杨涟等大臣的死劝下,朱由检终于下定决心发了那道圣旨。
  李选侍不傻,她知道抗旨的后果,哭哭啼啼的抱着女儿搬出了乾清宫。
  第二天,朱由检在乾清宫即位,年号天启。

  移宫案结束了,但事情的经过并非这么简单。
  移宫案中的李选侍只是主演,导演另有其人。魏忠贤算一个,另一个是朱由检的乳母客印月,她还有一个身份——魏忠贤的女朋友。魏忠贤是太监,他怎么会有女朋友呢?
  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需要先了解下明朝的“对食”,所谓对食,并不是说对着脸吃饭,而是指宫里太监和宫女很多,为了寂寞而互相安慰,大家私下恋爱。
  我们先看让魏忠贤先生和客印月女士述说下进宫前的传奇经历。
  首先上台的是魏忠贤先生。

  我入宫前是一个标准的社会小青年,我有个爱好——赌博,不过我手气差的要命,很快欠了一屁股账。债主找了黑社会天天问我要钱还是要命,我被逼的没办法,一狠心,挥刀自宫,进宫当了太监。
  下面是客印月女士。
  我是一名农妇,老公叫侯巴儿,不瞒你说,我用现在的话说就是比较开放,潘金莲是我的偶像。后来我受不了乡野生活辛苦,进宫去做了朱由检的乳母。进宫后我交了个男朋友,叫魏朝,他是一名太监。
  下面请客印月讲下恋爱经过。
  有一天,我在宫里见到了魏忠贤,他魁梧的身躯征服了我,于是我劈腿了。后来干脆甩了魏朝,跟了魏忠贤。

  魏忠贤和客印月在宫中还有一个好朋友——李选侍。移宫案中,魏忠贤和客印月为李选侍出谋划策,当起了幕后高参。
  李选侍失败了,魏忠贤和客印月从幕后跑到了前台,一场血雨腥风即将到来。
  日期:2012-03-19 00:44:10
  第八章可怜的熊经略
  明廷闹腾归闹腾,对于后金的凌厉的进攻,总得拿出点办法来。纸上谈兵的杨镐是不能再用了,此时一个人昂首阔步的走上了历史的舞台,他的人生经历比较丰富,中过进士,当过地方官,做过御史。
  十年前,他得到了一个差事——替皇上到辽东视察工作。在这时,他提出了自己对辽东时局的看法。很简单,只有四个字”“以守为攻”。当时这个观点算是比较异类的,因为从皇上到边将,都没把女真放在眼里,后来万历皇甚至想经一战而消灭后金。
  这个观点提出后,有人说他怯战,有人说他迂腐,他没有和这些人争论,而是默默的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做,直到十一年后的那个上午。
  万历四十七年(1619),萨尔浒之战后,万历皇帝命令召开廷议,决定新的辽东经略人选。
  一名大臣说:“我推荐熊廷弼,此人有胆量,会带兵,有战略眼光,武艺也很高强。”
  另一名大臣立刻表示了发对:“你说的不错,但他也常意气用事,遇事争强好胜,我担心他不堪大任啊。”
  有人同意,有人反对,最终这道选择题放在皇帝的办公桌上。

  万历皇帝大笔一挥,同意。
  就这样,他当上了辽东经略。如果支持他的大臣说的优点朝廷能充分利用,后金也许就会以努尔哈赤始,以努尔哈赤终。如果反对他的大臣说的缺点他能够克服,也许他最终的结局也不会是免费旅游九个边关要塞。
  熊廷弼被任命后,立刻回家收拾东西准备启程。正在此时,他的手下告诉他开原被攻克了。熊廷弼二话没说,给万历皇帝写了一封信,信的大意是:
  “开原丢了,辽东形势很危急,请您尽快给我足够的兵马、钱粮。另外您也要支持我,千万不能后院起火。”
  万历皇帝的回答很干脆:
  “没问题,另外给你把尚方剑。”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