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仙情缘——科考队天坑惊魂》
第9节作者:
大地一狼 莫乘风叫张老师快下,不能停,张童老师口里应着,迅速向下滑。他们一前一后,只听声音却看不见人影。风速也在迅速加大,人已经快要飘起来,吹得左右晃荡,这是非常危险的信号,莫乘风加快下降速度,想和张童老师靠近,可是风已经加速度增大,在耳边呼呼吼叫,他已经无法控制身体的平衡,张老师在下面已经被大风飘了起来,不停的惊叫。莫乘风判断队长伍运清也已经下坑,可能在他们上面100米以上,在这巨大的山风里根本不可能联系上,现在他害怕的是钉在岩石中的岩石楔松落,那样他们如果被风卷起来就有性命之忧,一是飘起来撞上岩石,二是磨断登山绳掉进坑底。他大声呼叫张老师沉住气,尽量将身体贴近岩石,可是张童老师好像已经无法控制,其实莫乘风也慢慢被风卷了起来,身体已经飘离岩壁两三米。这时,上面一颗岩石楔已经脱落,莫乘风和张童老师像荡秋千一样远远飘离了原来路线。这时的风更大了,浓雾如墨,眼睛视线只能看到一米以内,不知道这是什么雾,比他和寝室同学在山上野炊时梦中的雾更浓,密度更大,贴在身上冷飕飕的,落在手背、脸面上、绳索上是一层油腻,大约西游记里的妖雾也不过如此吧,莫非这天坑里真的有鬼魅出没?莫乘风不敢多想,只能尽量将身体保持双脚向岩石的姿势。张老师距离他大概只有4到5米远,他努力地一寸一寸向下靠近,大声和张童老师互相鼓励、提醒,到后来,张老师已经音带哭腔,精疲力竭,支持不住了。这一阵折腾,莫乘风的体力也已经去掉十之八九,他估摸距下面的平台只有几米了,虽然已经飘离了原来的路线,但也应该还在下面一连串平台其中的一个之上,如果这时候用刀割断登山绳,掉下去至多受伤,如果这妖风继续加大(事实是一直在递增),他们的结局就是一个死。体力已尽,该做决断了,他提醒张童老师保持头上脚下的姿势,掣出刺刀挥手割断了登山绳……
日期:2010-1-16 21:07:00
莫乘风和张童顺着风先后砰砰两声掉在了靠东边的平台上,所幸平台泥土厚,上面布满了灌木丛和草本植物,纵然如此,张童还是被震得晕了过去,莫乘风被撞得气血翻涌,头昏目眩,刺刀落在了远远的地方……
莫乘风慢慢爬起来,见张老师昏在一边,立即走过去把她的上身扶起来,左臂触地,肘关节已经脱臼,左手软软的无力。趁着她未醒,莫乘风双手握住张老师上下两臂,轻轻试着用力一扭,只听“嚓”的一声,关节复原了,这些基本的救护措施幸亏当初认真学习了,现在终于派上了用场。张老师痛的“啊”了一声,苏醒过来,眼见莫乘风正放下她的衣袖,左手关节还在剧痛,知道他在帮自己错了位的关节复位,欣慰道:“谢天谢地,我们都还活着。”莫乘风扶她慢慢起来,张童四下里一看,问:“小莫我们这是在哪里?”莫乘风回道:“还不知道。”他们面面相觑,刚刚还在为活着心里暗暗庆幸,现在却为这陌生的地方远离队伍而心生绝望。莫乘风安慰道:“不怕,只要我们还活着,慢慢再想办法。”张老师点头称是。
莫乘风放开手正要去勘察周围的地形,突听不远处一声巨大的“砰”的声音,似乎从高空掉了一大块物体,砸得地面微微颤动,劲风四起。他们脸色巨变,相互看看又微微点头,莫乘风忐忑不安地走过去,见队长伍运清仰面朝天,双腿微曲。他急急的上前抱起来,一看伍老师口耳鼻已出血,一摸胸口,心脏已经停止跳动,“死了”,他呆呆的抱着,不敢相信……
张童老师也走过来,着急的问:“咋样了?”莫乘风摇摇头,张童顿时哭了起来。莫乘风检查队长身上的绳索,断头上很明显是被岩石磨断的。伍运清那时离平台可能还有100多米高,当真是割绳是死不割绳还是死,他可能想支撑到大风结束,可惜天不从人愿。
“出师未捷身先死。”队长之死给他们的心里触动很大,虽然现在还活着,但这半崖上,上不着天下不着地,又与队伍失去联系,他们又能支撑多久呢?
日期:2010-1-17 16:57:00
[2]
悲伤了半天,莫乘风找回刺刀在队长的尸体旁刨了一个大坑,把伍运清埋了,本想立一块碑,可左右都找不到一块像样的木片或石头。无不遗憾地说:“唉,伍老师只能当无名英雄了。”他们清理了队长的遗物,除了装备、食物、两瓶矿泉水和那支曾令莫乘风羡慕的虎头猎丨枪丨外,别无其他的东西。食物和矿泉水现在是他们所急需之物,莫乘风装进了背包,攀岩装备用不着,只好舍弃。那只亮呈呈的猎丨枪丨引起了莫乘风极大兴趣,他提在手中感觉沉甸甸的,估摸有八九斤重。他从没有接触过枪一类的武器,不知道猎丨枪丨该怎样上子丨弹丨,怎样上保险,有等于无,一个八九斤的家伙提在手中也是一个累赘,再说在平台上好像也没有什么危险,他只好恋恋不舍的放下。
莫乘风和张童老师决定四下查看,寻找下山之路,凭记忆他们判断已经向东偏移了队伍有三百米左右,于是先向北行。这时候风慢慢减弱,黑雾似乎随风向上升,坑里就变得稀疏起来,眼睛可以看到50米开外,原来这小平台宽度就只有80米左右,长度暂时不明,植物长得很丰茂,这得益于平台上的土壤厚,空气湿润,但也是一些小灌木如木槿、火棘一类,以及一大篷一大篷的观音藤、笆茅,还有梭梭、铁链一类的铺地草。莫乘风手握刺刀,在前面开路,走了不到20米,耳听得前面传出“嗤嗤”的声音,感觉特别难受特别恐惧的那种响声。“这是什么声音?”张童老师紧张地问,莫乘风打了一个禁声的手势,他顺着声音发出方向凝神聚气看去,那一大丛笆茅后有一巨大的动物在活动,待看清楚时心里倒吸一口凉气,原来是一条浑身漆黑的巨蟒。他知道蟒力大无穷但一般无毒,也不会主动攻击,除非它受到威胁或者是特别饥饿了。
日期:2010-1-17 22:54:00
莫乘风悄悄对张童说:“是巨蟒,你快退。”张童老师一听,头皮发麻,心紧张得几乎要崩出胸腔。她一生中最怕的就是这种冷血动物,一条小蛇就可以把她吓昏阙,何况现在面对的是一条巨蟒。她双腿发软,跌跌撞撞向后就跑,没几步就被脚下的灌木绊倒,发出的声音正好惊醒这条寻食的庞然大物。只见巨蟒受此一惊,身躯迅速收缩盘起,高昂笆斗大的头颅,一条蛇信不停地伸缩,足有一米多长。莫乘风也是第一次见识这样巨蟒,只见这蟒盘起来比他一米八二的身躯还高一大截,蟒头呈暗红色,躯干部分足有一个壮汉的腰粗。他举着刺刀,全神贯注的注视着它的下一步举动,这时候张老师已经从跌倒的地方爬起来,镇静了一下心神,觉得自己一个人逃跑丢下莫乘风太自私了,于是她也拔出刺刀想上前帮忙,尽管手软脚软。莫乘风十分焦急,嘴里不停地催促张老师快走,眼睛一霎不霎的盯着巨蟒。巨蟒几次想攻击,见莫乘风举刀挡在前面,不停的吐着蛇信,微有畏惧,莫乘风稍一思索,明白了巨蟒原来怕他手中的刺刀,这刺刀寒光闪闪,冷浸肌骨,锋利无比,巨蟒是通灵之物,自然知道这刀的厉害。但这样相持总不是办法,而且随着它对寒气的适应,这条饥饿的巨蟒迟早是会出击的。
张童知道自己留下来不但没有帮助,反而分了莫乘风的注意力,成了累赘,所以她慢慢向后退,离开到30米外。莫乘风知道张老师离开,心里渐渐冷静下来,不停地思索着对策,这时候巨蟒已经失去了耐心,蟒头颤动,这是攻击的前兆。莫乘风凝神聚气,双手紧握刺刀,时刻迎接对方的雷霆一击。果然,巨蟒突然出击,快如闪电,带着风声呼啸而至……张童老师惊呼出声,差点用双手蒙住眼睛,她实在无法忍受同伴就这样葬身蟒腹。莫乘风以左脚为支撑,右脚迅速移动,身躯一侧,避开了巨蟒一击,双手举刀用力向前砍下去。巨蟒似懂得搏击之术,一击不成,蟒头迅即微侧回缩,饶是如此,刀锋上的寒气也掠过了它头下七寸之处,稍稍慢一点便有断头之危,莫乘风口里直呼可惜,如果刺刀能再长三寸,对方必受到重创。这一回合的较量,巨蟒知道了对手也是不好惹的,更不敢轻举妄动了,就这样一人一蛇相互对峙着,谁也不敢主动攻击……
日期:2010-1-19 9:26:00
【3】
张童老师见莫乘风躲过一劫,不停的口念阿弥陀佛,心神大定。莫乘风却有苦难言,这样的对峙对他体力的消耗是非常大的,他又无法主动进攻,甚至微微一个疏忽就有可能给对方以可乘之机,背上不禁汗湿衣襟。
巨蟒诡异之极,对手越是着急它就越沉得住气,恶灵般的眼睛甚至露出得意的嘲笑。就在莫乘风渐渐支持不住的时候,他的左侧似乎又发生了情况,张童老师已吓得脸色惨白,微呼出声,提醒他注意左侧。莫乘风眼睛余光一斜,发现三只色彩斑斓的蟾酴(俗称癞蛤蟆)呈品字形排列,大如成年青蛙,虎视眈眈的盯着前方。同是天涯沦落物,巨蟒又多了一种食物,但愿它发现这三只送上嘴的蠢家伙,放过他和张童老师,莫乘风心里默默许愿。不对,他发现事情和自己想象的有些出入,巨蟒有些不安,或者说是紧张,而且对他的无形压力陡然消失了,难道这三只恶心的蟾酴对巨蟒构成了威胁?莫乘风再一次看了三位一眼,终于明白,这三只不是普通的赖蛤蟆,而是分布在我国云南地区特有的千年毒蛤,也叫蟒牯,个头很小却剧毒无比,可以说是毒中之王,现在已经是绝种之物,不想在这天绝之地一次性发现三只,如果他们能够生还,这发现绝对能算生物界的一次重大事件而引起学界轰动,毒蛤的药用价值也很高,可以治疗各种疑难杂症,神效独特,这是他在一本专著中看到的,当时觉得好奇,用心看了一遍,所以现在记得很清楚。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