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12-03-19 19:44:26
古代奥运会
这其中不得不提的是风靡至今的奥林匹克运会。公元前776年,希腊人举办了第一届有铭文记载的古代奥运会(不过在此之前,古奥运会可能已经进行了好几个世纪),此后奥运会每四年便会在伯罗奔尼撒半岛上的奥林匹亚举办一次,持续了293届、跨过了近1200年的时光,直到被罗马皇帝狄奥多西一世下令禁止为止。这位狂热的基督徒认为奥运会是一项“异教徒的活动”,无法接受人们在奥运会上裸体奔跑、痛饮狂欢、膜拜宙斯[ 关于奥运会的起源虽然有好几个传说,但基本都和宙斯有关]。直到1896年,这项因为遭到统治者打压而被希腊人抛弃了近1500年的传统才算是“重出江湖”,并且变成了全世界人民共同参与的盛会。值得注意的是,古代奥运会在1200年间从来没有因为任何原因而中断过,反倒是现代奥运会分别因为战争而在1916年、1940年和1944年中断过三次。
第一届古奥运会唯一的项目就是200米(实际相当于今天的192米左右)赛跑,一位厨师最终夺得了冠军。古希腊人爱好跑步,在奥林匹亚阿尔菲斯河岸的岩壁上保留着他们的一段格言:“如果你想聪明,跑步吧!如果你想强壮,跑步吧!如果你想健康,跑步吧!”从第14届古奥运会开始,人们才渐渐引入了中长跑和各式各样的其它比赛。第14届奥运会,中跑(400米)被列为比赛项目,第15届则是长跑(4800米),第18届则出现了五项全能(赛跑、跳远、铁饼、标枪和摔跤)。这五项中最重要的一项就是摔跤,斯巴达人对这项运动痴迷不已,最初几乎包办了所有摔跤比赛的冠军,不过随着其它城邦体育事业的兴起,斯巴达人的统治地位很快受到了挑战。
23届古奥运会上又出现了拳击,25届则出现了赛战车(分别为四马拉和两马拉两种比赛),全程要跑完十公里,中途一不留神就是车毁人伤,赛况极其激烈,最后只有一半人能到达终点。第33届奥运会出现了赛马和混合格斗,混合格斗比赛除了插眼掏裆,基本没有规则限制(甚至连堵鼻子这种招数都可以用),而且只有对方认输才算赢,所以这项比赛经常有很血腥的场面出现。经常有双方都被打得不成人形还在继续的,伤亡率高也就在所难免了。当时由于还没有马镫和马鞍,赛马也是极其考验运动员水平的项目,一不留神就送掉小命也完全是有可能的。
第65届奥运会上则出现了“武装赛跑”。所谓武装赛跑不是像电脑游戏《暴力摩托》里那样边跑边打人,而是参赛者必须穿着沉重的盔甲、盾牌等等(光护甲就重达27公斤,这也是希腊重装步兵的标配)跑完800米的距离,对耐力和速度都是一项严峻的考验[ 到了5世纪,武装赛跑只要戴头盔拿盾牌就行了。]。
第一届古奥运会由于只有短跑一个项目,持续时间也只有一天,到22届运动会后开始延长为两天。37届奥运会由于加入了少年组的比赛,于是又延长到了五天——不过实际比赛时间还是只有三天,因为第一天要用来搞开幕式,最后一天是闭幕式。开幕式上人们要在奥林匹亚的宙斯神殿里给众神之王献祭一百头牛,并且所有参赛者都要宣誓自己会遵守体育道德和竞赛规则,而闭幕式除了颁奖以外,大家还可以在艾里斯的市政厅里一起大快朵颐第一天献祭的一百头牛。
既然是体育比赛自然还得有裁判。古奥运会的裁判大多从艾里斯城邦中有名望的贵族选出(因为第一届奥运会的裁判是艾里斯的国王,于是这个传统也在艾丽斯延续了下来)。裁判在比赛中拥有极大权力,他们手持法鞭,可以随时鞭打破坏规则的人。运动员如果对裁判的判决不满也可以上诉,如果确系误判,则裁判将被罚以重金,但判决却不会因此改变。
至于运动员则必须是希腊的自由民,奴隶、非希腊人、罪犯、对神不虔诚的人和女性都不能参加。除此以外,这些人还必须是各自城邦中预选赛的获胜者,并且在未来进行长达11个月的集中训练(10个月自训,最后一个月在艾里斯进行赛前训练,到赛前还无法达到奥林匹克运动会标准的人将被淘汰。)被淘汰倒无所谓,但在比赛中途主动放弃是一种非常羞耻的行为,会遭到人们的严厉鄙视。
奥运会的胜利者所能得到的物质奖励只不过是在宙斯像前被献上一顶由橄榄枝编成的头环[奥运会上给冠军的奖品是橄榄冠,而亚军、季军等等则没有任何奖品,历史记载上也极少出现亚军、季军的名字。古代奥运会不是讲“友谊第一、比赛第二”的地方。来参赛的选手们只有一个目的——赢。
],不过他们所居住的城邦往往会提供一些奖励,比如雅典立法者梭伦规定雅典的奥运会冠军可以得到500德拉克马的奖励(这笔钱刚够一个人生活四年然后参加下一届奥运会)。有些城邦则赐给冠军终身饭票或官员才有的特权,例如雅典的奥运冠军就可以在市政厅终身免费吃饭[ 《剑桥插图希腊史》]。对这些冠军来说,物质奖励倒是次要的,最重要的是他们在自己的余生中将可以享受到无穷无尽的荣誉,其名声会传遍整个希腊,雕塑家会让他们的形象永传后世,吟游诗人将会歌颂他们的名字,甚至有人把冠军当作神来崇拜,有些城邦则特意在城墙上打开一个缺口供冠军凯旋,让他们像一个征服者一样回到自己的家乡,这些城邦的居民会比打了一场胜仗还要更加高兴。当然,泼冷水的人也并非没有,比如雅典悲剧作家幼里披底斯就说:“桂冠应该献给那些富有美德和智慧,能更好地引导城邦的人。”
想当奥运会的观众也不是那么容易的。虽然奥运会不收门票(组织者往往是那些想以此提高名望的贵族),但古代毕竟交通不便,像雅典离奥运会赛场足足有370公里远。整个奥林匹亚还只有一个旅馆,并且只允许那些为宙斯带来礼物的使者居住,其他人只能自行解决住宿问题,富人倒是有帐篷,穷人吗只好露宿了。盛夏的奥林匹亚山酷热难当,由于小河经常断流,人们往往没水洗澡甚至缺乏饮用水,观众中暑虚脱是家常便饭。再加上这里没有卫生设施,汗臭连带着排泄物的味道,那整个就是一场人间灾难。尽管如此——人们还是会兴致勃勃的站在大太阳下(运动场也是露天的)观看比赛,就像公元前一世纪的哲学家爱比克泰德所说的那样:“你容忍所有的一切,因为那场景让你终生难忘。”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