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清朝很精彩—好看的清朝全景史诗》
第14节作者:
山海雄风 需要说明的是,后金萨尔浒之战中后金的主要高级将领为四大贝勒和五大功臣。这个与后金的全民皆兵的八旗体制有关,不管你是皇子还是大臣,统统都得上阵杀敌。四大贝勒前面已介绍过了,五大功臣指的是费英东,额亦都,扈尔汉,何和礼,安费扬古等五人。
这些人皆能征善战,随同努尔哈赤南征北针,立下了汗马功劳。例如努尔哈赤攻打明朝抚顺城时,费英东被火炮击中,部下劝他撤退,而费英东上马大呼“我建州无败退之将,只有战死之将!”
在下面的日子里,他们将与明军将领交相辉映,奏出一曲曲热血沸腾的战歌。
日期:2012-03-11 21:56:49
【开原之战】
萨尔浒之战是明金之间决定性战役之一,此后明金的力量对比发生了变化,后金由守势变为攻势。此时努尔哈赤开始寻找下一个目标,明朝降将李永芳建议先攻打开原,努尔哈赤采纳了他的建议。
守将马林听说后金要进攻开原,他又一次玩起了纸上谈兵。他这次学的是北京保卫战中的于谦。他把主力放在了城外,只派少量的士兵守城。
不过他忘记了一点,开原的无论城墙高度还是士兵数量都远无法与北京相比,而且开原还缺一样重要的东西——猛将。于是有了下面近乎戏剧性的场景:
后金一方面架云梯攻城,一方面集中兵力猛攻东门。东门的明军抵挡不住,开始往城门里退。里面的守军挡着不让进,外面的士兵急了,说什么的都有,现摘录几段。
“狗蛋儿啊,快让你哥进去。”
“兔崽子,你不让我进去我宰了你!”
里面的明军渐渐退后了,外面的明军开始往里挤,场面可以和某路公交车相媲美。突然,里面的人发现外面的明军后面还跟着后金兵。
后金军进入城后,占领了城墙,从城头上攻击城外的明军。城外的明军一看,不干了,他奶奶的,两面打老子,老子也跑。城外都是后金兵,只能向城里跑,可这次看城门的是后金兵,说什么也不让进。城外明军被两头堵,全军覆没,后金占领开原,马林战死。
占领开原后,努尔哈赤干了个天大的坏事:屠城。这个行为以后不断出现,为世人所指责,努尔哈赤开了个坏头。
日期:2012-03-11 23:28:20
【李成梁的老家】
攻下开原后,努尔哈赤又包围了李成梁的老家——铁岭。
铁岭可以称得上“小江南”,城内繁华至极,“居民房舍,编户鳞次,树色障天,不见城郭”。城中还有两个闻名全国的群体,一个是李成梁家族,不过李如柏回京时带走了一些;另一个是两千青楼女子,因铁岭繁华,聚集于此。
值得一说的是,这些青楼女子发明了一样东西——香链。就是将数个香囊缝在袜带中,然后在两端放入珠宝。把香链带在身上的效果就是人还未到香自到,香不醉人人自醉。
铁岭多忠义之士,军民在游击喻成名的带领下,利用火器攻击后金士兵,战况异常激烈。关键时刻,一个人走向城门,打开了它,终结了这一切。这个人叫丁碧,明军铁岭参将,他的灵魂只值三百两白银。
后金开始了杀戮,李成梁族人十几口被杀,两千青楼女子也香消玉损,纤纤玉肌与沁人香囊皆化为缕缕青烟。军民被杀更不计其数。
李如桢,李成梁第三子,明辽东总兵,本应驻守老家铁岭,他却跑到沈阳。铁岭被围时,他也没有及时发兵援救,后被弹劾,免死充军。
不忠不孝之辈,李如桢算一个。他的行为使《明史?李成梁传》中多了一句话:语曰‘将门有将’,诸人得无愧乎?(众人都说李成梁父子皆为虎将,难道他们当中没有人感到惭愧吗?)
日期:2012-03-12 18:41:52
第七章 热闹的朝廷
后金在辽东征战的同时,明朝北京城里也没闲着,折腾出了三件事情,被称为明末三大谜案。我们下面会逐一介绍,因为它们对明金之战有很大的影响。
在这之前,我想先给大家介绍下三大谜案的前传——万历皇帝的怠政和明末党争。
【万历怠政】
万历皇帝名叫朱翊钧,他创造了三个记录,一是明朝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达四十八年之久。二是明朝私房钱最多的皇帝,他驾崩时达八百万两之巨。三是明朝不上朝年数最多的皇帝,达二十八年之多。
在明朝,国库由户部管理,皇帝如果想修宫殿了,需要先给户部写个申请,如果碰上个讲原则的户部尚书,可能还会给皇帝讨价还价:“对不起,您定的标准太高了,现在国库很紧张。”特别是万历皇帝亲政之前的时候,首辅张居正就对他管的比较严,他想从户部拿点钱花花是相当的困难。
张居正死后,万历皇帝亲政,但当年花钱难的遭遇在他心中落下了阴影,他开始想办法。
想来想去,唯一能痛痛快快花钱的方法就是自力更生,发家致富。而万历皇帝想出的发财的方式主要有两个:一是靠查抄大臣家产所得。比如查抄首辅张居正和司礼监冯保的时候,查抄的钱直接塞进了万历皇帝的腰包。同时万历皇帝还定了任务,查抄冯保时,抄家的人为了完成任务,把冯保的邻居的也顺手给抄了。二是靠收矿税。明朝原本不允许个人采矿,万历皇帝为了发家,解除了矿禁,但个人采矿需要给万历皇帝交税。万历皇帝还派了许多太监下基层去收矿税,太监收矿税的方法也很特别:根据矿主家房子的多少来收。
有趣的是,万历皇帝还有做生意的嗜好。他在宫里的橱柜里摆上物品,自己做掌柜,让太监和宫女们来买,而且不许还价。
万历皇帝对白银的收藏爱好加重了百姓的负担,但比起下面的事情带来的危害,可以说是小巫见大巫。
万历皇帝刚亲政时还算勤奋,但在他三十岁左右,开始了怠政。一开始只是不上朝,但还批复大臣们的奏折,到后来干脆奏折也不批复了。一些官员甚至一辈子没见过他,就连大学士、首辅朱赓也三年没有见皇帝一面。
万历皇帝并不昏庸,他曾主持过万历三大征,三战皆胜。但他为什么要怠政呢?有人说是因为身体不好,我觉得这理由很牵强,身体不好也不会长达二十八年不上朝。
我曾经在史书中苦苦寻觅万历皇帝怠政的原因,终于我发现了四个字:“文官集团”。
日期:2012-03-12 22:28:50
万历皇帝十岁登基,此后的十年,朝政基本上为张居正为首的文官集团所掌握,张居正死后,万历亲政,他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清算张居正。推倒张居正后,万历皇帝以为自己可以乾纲独断了。但是,他错了。
万历皇帝想去看看自己的陵墓,大臣们劝他取消;
万历皇帝想训练自己的军队,大臣们劝他作罢;
万历皇帝把自己宠爱的郑氏封为贵妃,大臣们意见很大;
一次次针锋相对的对抗后,最终的爆发到来了。
万历皇帝想把自己宠爱的郑贵妃的儿子朱常洵封为太子,群臣听到消息后,联名上书,意思很简单:必须立长子朱常洛为太子。上书后,大臣们开始集体罢工。
万历皇帝没撤了,大臣们罢工了,朝政怎么办?万般无奈之下,万历皇帝只好答应来年就册立朱常洛为太子。
事情就这样过去了,但在万历皇帝的心里久久不能平静,他感觉文官集团就像一张无形的网,压的他透不过气来。极端压抑中,万历皇帝做出了自己的抗议——怠政。你们不是什么都想管吗?那就让你们管个够!
就这样,怠政开始了。但万历皇帝没有想到,怠政所带来的危害是他的大明王朝所不能承受的。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