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风云传奇》
第30节

作者: 丁福华
收藏本书TXT下载
  历史地理学家史念海教授力主此说。   1990年,他在《中国古都概说》一文中将西安市定为我国惟一的一座历史上建都历时千年以上的古都。并将他认定的在西安建都的17个王朝与政权列述如下:   1.镐:西周都,268 年;   2.咸阳:秦都,145 年;   3.长安:西汉都,208 年;   4.长安:新莽都,15年;   5.长安:汉(刘玄)更始都,3 年;   6.长安:赤眉都,2 年;   7.长安:东汉献帝都,6 年;   8.长安:晋惠帝愍帝都,7 年;   9.长安:前赵都,10年;   10长安:前秦都,35年;   11. 常安:后秦都,32年;   12长安:西魏都,23年;   13. 长安:北周都,25年;   14长安:隋都,26年;   15. 长安:唐都,266 年;   16长安:齐(黄巢)都,4 年;   17长安:大顺(李自成)都,2 年。   上列17朝建都历时为1077年。   十七朝说较前述十三朝说增加了西汉末汉更始帝刘玄、赤眉帝刘盆子与唐末大齐黄巢、明末大顺李自成等4 个政权。其中作者将汉更始帝刘玄所建政权称为“西汉之际称雄诸国”之一,而将后三者称为“农民及流民建立的政权”。此说虽于1991年初即已刊布,竟未为十三朝说及十四朝说之作者们所认同,这显然是彼此间学术观点不同所致。   综合分析上述几种以及其他一些有关西安地区建都朝代之见解,可以看出造成诸说杂出、意见不一的主要原因还在判定古都的标准有歧义以及对一些史实的认识不一致。前者集中在对农民起义建立的政权所建都城之认识上,后者反映在西晋之惠帝、愍帝及武则天所建周朝是否在长安建都等问题上。所以要很好地解决这一问题,首先还是要从确立科学的古都定义人手,在此基础上,以史实为依据,来确定建都朝代问题。

  日期:2012-03-02 15:43:38
  古都定义的相关分析
  古都定义
  关于古都的定义,已有一些学者作出了自己的阐述。但目前为我国古都学界多数学者所认同的定义则是:我国历代王朝与政权所建立的首都(包括一些地区性政权建立的都城)及陪都皆为古都,这一定义显然是较为宽泛的。也就是说,凡是被历史上某一王朝或政权的统治者作为统治中心的城邑,不论其时间的久暂,统治区域的广狭,是统一时期之王朝还是分裂时期之王国,是华夏族还是其他民族所建立的政权,是贵族豪强还是农民起义所建立的政权,是首都还是陪都,是已沦为废墟还是形成了新的城市,皆应视为古都。

  定义的分析
  按上述定义,则上述牛致功教授所确认的西周、秦、西汉、新、东汉献帝、西晋愍帝、前赵、前秦、后秦、西魏、北周、隋、唐等十三个王朝曾在西安地区建都当无问题。关于西晋惠帝与北魏孝武帝西奔长安不应认为是迁都,以及武则天所建周朝,是以东都洛阳为都,且易名神都,武周王朝的政治生命是与神都共始终,因而不当以长安为都,上述情况,牛致功教授在他的《关于西安建都的朝代》一文中皆有精辟论述,这里不再引述。因而此三朝应排除在曾于西安建都之朝代之外。   对于刘玄、刘盆子、黄巢、李自成等所建政权是否在西安建都事,按前述古都定义审视,不当以因是农民政权,“不必和封建王朝相提并论”一语即行否定,而应当予以考虑。   正史中对刘玄、刘盆子事迹记载最详的当推《后汉书》,该书曾为刘玄、刘盆子设传,排为列传第一,紧接在帝后纪之后。可见对二人十分推重。按其史实,二人均于新莽末年乘势而起,聚众起义,并被拥立为帝,先后攻入长安,封王拜相。   建年号,行政令,历时均分别达到2 年。因此汉更始帝刘玄、赤眉帝刘盆子应视为在长安建过都。对于黄巢,旧唐书、新唐书俱有传。载明黄巢率起义军于唐僖宗广明元年(880 年)12月5 日攻占长安,13日在含元殿即皇帝位。国号大齐,建元为金统。后至金统四年(883 年)4 月10日始撤离长安。以长安为都施行政令长达3 年,故而大齐政权也当列入在西安地区建过都的一个政权。至于明末李自成,虽于明崇祯十六年(1643年)冬十月攻占西安,十七年(1644年)正月称王于西安,定国号为大顺,年号永昌。但为时不长,即于当年二月东渡黄河,进入山西,三月十九日攻占京师,并在北京称帝。   由此可见,李自成只是将西安当作攻取京师的基地,并未将之定为都城。

  综述
  综上所述,可判定西安地区在历史上曾先后有西周、秦、西汉、新、隋、唐等六个统一王朝,前赵、前秦、后秦、西魏、北周等五个分裂时期的政权,东汉献帝与西晋愍帝等二个末代皇帝以及汉更始帝刘玄、赤眉帝刘盆子、大齐皇帝黄巢等三个农民起义政权建都,即合计有十六个王朝与政权在西安建都。因此可称西安是“十六朝古都”。

  日期:2012-03-02 15:44:21
  西周:都于丰镐,始于文王末年,止于幽王十一年。幽王十一年为公元前771 年,此为史所明载。至于文王都丰之年代,向有多种说法。2000年10月夏商周断代工程专家组公布的《夏商周断代工程1996—2000年阶段成果报告》(简本)、将公元前1046年定为武王克商的首选之年。这样据《史记。周本纪》,武王元年则为公元前1057年,文王死于公元前1058年,周人自岐下东徙,   于沣河西岸作丰邑就为公元前1059年。 此即为西安地区始都之年代,也是西安地区建城之起始年。若以此年为西周在西安地区建都之起始年,至公元前771 年周幽王身死国灭,西周在丰镐建都历时为289 年。

  日期:2012-03-02 15:52:39
  第三十七回 掌朝政辟方叙烦恼
  共王执政十二年崩。其子周懿王姬囏(jian)即位。共王驾崩时,召姬囏(jian)来到床前,对他说道:“我现在最不放心的就是你了,你是知道的,我在位的这几年,虽然我是周王,但实际上的掌权的人是你的叔父。你或许会认为我无能,但这样做,却无疑是我大周朝最好的治理方式。你优柔寡断,做事没有定见,也不比我强了多少。你叔父性子虽不好,但却毫无私心,且做事能力确实出众。你如能今后要尊重他、相信他、依靠他,他定不负你!你要记住一点——千万不要听信别人谗言,随意冤枉与他!凡是要用自己的眼睛判断,不要无故招惹他!此人性情刚烈,恩怨分明,一旦被惹怒,他任何事情都能做得出来!你假如能知道这些,我就放心了。”

  姬囏(jian)叩头领命。
  周懿王在位七年,辟方官居太师,朝政仍执掌于辟方之手。
  辟方执掌朝政,雷厉风行,强悍霸道,不容群臣有半点藏私。三公、六卿常因贪污渎职,尸位素餐,被他骂得狗血喷头!故而,人人在他面前不敢有半点懈怠。
  辟方初执政时,三公六卿还不服他,被他一顿修理,人人称病不朝,他们本以为,自己不来,朝政就要荒废。没承想,辟方一人竟然也能治理的风生水起,井井有条!
  于是他们便找到共王,向共王诉苦。共王耐心地听他们说完,对他们说道:“辟方治理朝政,是先王所许。他就这个脾气,人并不坏,你们还是忍了吧,你们要是长期不来,等你们可有可无的时候,你们的地位就危险了!”

  众人无奈,只好再次上朝。辟方也不找他们的后账,此事过去便罢。只是以后,他们再看到辟方的时候,便不自觉地浑身战栗,心怀敬畏起来。辟方对待上层的人十分严酷,稍有差错,便大加责罚。对下面的人却是极其和蔼。
  辟方做了太师,仍与非子来往如故。这日,非子往京城送马,办完交接后,非子又来拜访辟方,辟方见他前来十分欢喜,便叫下人摆了酒菜,二人坐在凉亭之上,边吃边聊起来。
  二人酒量都不是很大,只一壶酒下肚,就开始面红耳赤,慷慨激昂起来。说着说着,辟方忍不住长叹了一口气。非子问道:“你贵为太师,难道还有什么烦恼么?”
  辟方说道:“何止有啊,简直是太多了。那帮子人,哪里像你的马那样听话啊!哎!一言难尽哪。总之,你勤也不行,懒也不行,宽也不行,严也不行,怎么都不行!”
  非子大感兴趣:“太师讲来听听!”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