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扯西拉——我的人生感悟和经商心得》
第40节

作者: 弘律
收藏本书TXT下载
  程序的正义决定了结果的正义,起点的错误导致灾难的结局。当一个自由主义者表现出只要求别人尊重自己的自由而不要求自己尊重别人的自由;当一个提倡逻辑的人的言行处处违反逻辑,产生自相矛盾的想法和说法;当一个号称理性,却又处处闪耀着极端主义的火光的人出现在我的眼前;当一个提倡兼容并纳,但却又反复向我讲解大一统的必要性的人来到我的身边;当一个呼吁宽容的人只是一直在期待别人宽容自己却不能从本质上宽容别人时;当这些令人迷惑不解的现象一再发生的时候,我就开始反思,我自己是否也是一个矛盾重重的人?深思,慎思,反思。完整的思维是谨慎和双向的,观照世界的同时也反观自我。

  我个人双向思考过后能够得出的结论就是我的那位一直在对我进行旁敲侧击式的教导的朋友提到的:存在是无限的,人类对存在的认识至少在自身灭亡前有着无限的可能。我因此对于存在主义有了更深一层的认识,放弃了对一切理的强烈坚持,选择让步和妥协。
  真实世界和真实自我让我看到了人人都具备多重性格和自相矛盾这一基本的事实,概莫例外。让我认识到了理念的双刃性的存在,对人道主义的信仰让我放弃了对这些人的“宜将剩勇追穷寇”式的讨伐。自我的忏悔让我知道自己并不完美,没有资格要求别人达到圣境。现实也一再印证了“穷寇莫追”是有深刻的人生哲理的。
  彼此的不让步,最终只会大起干戈,血流成河,冤冤相报,永无拔除仇恨的种子的可能。历史一次又一次为此做了精妙的注脚。承认多重人性的存在是对真实世界的尊重,也是对他人存在权的尊重。自我在人性上的倾向性的选择则是自己对自己的要求。而整个社会的倾向性的选择则需要整个社会来承担代价或者享受福祉。
  科学的精神是追求真实探索真相,宗教的宗旨是宽容和理性下的心灵解放。他们相辅相成,不分高下。无论是科学还是宗教,都是有无止境的发展的可能的。但生存的空间是有限的,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因此知止者不悔,对自我的否定有利于构建一个和平的世界。
  我之所以选择信仰佛教的律宗,一是因为佛陀临终前留下了“以戒为师”的垂训,这是他一生思想的精髓,我相信佛陀之所以能说这样的话一定也是他认识到了自己的种种不足,正如勒庞所言,佛陀的形象不会像他的信奉者追捧的那样高大,但是佛陀却是一个人格上值得我们敬仰的人,因为他放下了自我,建立了在自我忏悔的基础上的谦冲胸怀;二是我本人在佛教界只看到了律宗的高僧真正有否定自我、承认自我缺陷和以谦为怀的勇气,只看到了他们身上存在着真正的严于律己、宽以待人的为人处世风格。我是一个有缺陷的人,自己所批驳的东西常常在我自己身上根深蒂固的存在着,没有缺陷的人我还没有见到过。因此我皈依了律宗。

  也许有人自以为自己没有缺陷,但是旁观者却对他的缺陷一目了然。律的精神,是反思和忏悔的精神。律的功用,是对人性恶和社会恶的去害化的功用。社会需要法治,人人自我内心深处同样需要一部法律,用以约束膨胀的自我。因为自我的实现不能建立在对他人,对自然的伤害的基础之上。创造力无穷的发展,终会展现其有害的一面。执着精神的一再坚持,也终会暴露其极端的本质。
  德鲁克说,当一个人来告诉你他掌握的是终极的真理的时候,你一定要用充满了狐疑的眼光去看他。我也理解了为什么佛陀强烈反对佛教徒从事推步盈虚的工作,也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当预言家了。真实世界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这多少是因为我们对真实世界的了解还是有限的。霍金在《时间简史》中说,人类迄今为止发现的一切所谓的真理,都具有人选的倾向性,而人是否已经达到掌握真理的水平是存疑的。所以需要有否定自我的勇气才能发现更多的东西。

  对人性恶和制度之患的去害化,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迄今为止,人类社会还没有出现过无害的社会,完备和精良是相对的,是不断打补丁打出来的。鸡生蛋?还是蛋生鸡?人造就社会?还是社会造就人?纠缠于一个无解的悖论,不如双向行动,来得更实际。从我做起,比说服别人服从要容易得多。因势利导,可以省时省力。逆风飞扬,终不免折翼。
  周其仁在经济领域自问:真实世界刮的是什么风?这个问题问得真的很好。我愿意将之借用到整个社会领域。那么整个社会领域的真实世界里刮的是什么风?
  我个人认为是是人人内心挣扎的风。我们在挣扎,别人也在挣扎,大家都在挣扎。再挣扎挣扎,大概离觉悟也就近了许多了。离觉悟还远的时候,一定是因为挣扎得还不够。不要折腾那也是需要在折腾之后,在觉悟之后的不折腾。如果这折腾是以和平的方式进行的,是以内心冲突的方式进行的,那么这折腾就是有益无害的。如果这折腾是以不息的干戈的方式进行的,是以互不让步的方式进行的,是以剩勇追穷寇的大无畏的精神进行的,那么谁都不会成为最后的赢家,赢家将是上帝之手。

  上帝厌恶人际间的争执,有时会用肉体消灭的方式去中止一切。经过战争洗礼的人或者在血的教训下拔高自己的认识,或者不拔高,仍然孜孜不倦的制造对立,放弃共生的思维,不知在宽容和妥协中进步的重要性,其结局便是一次又一次重复同样的历史。
  我常常很幽默的跟我儿子在一起唱着曾经非常流行的一句广告词:我们是害虫!我们是害虫!然后父子俩一起捧腹大笑。自嘲精神有利于培养一个人的反省能力和自我忏悔的能力。不能对自我进行去害化处理的人生也同样会是一场悲剧。
  叩问内心,幸福不远。求之于外界,幸福终归会是镜花水月。如果我们选择了以幸福为人生的目的,一定要记得拿把锤子,去敲击自己的内心。
  倾听自我,有助于我们更圆满的理解世界。理解世界了,建立在理性和宽容基础上的个人幸福就会倏忽而至。

  2010年6月27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