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交所顶着巨大的市场压力坚持不懈地扩大市场规模,到1992年底,上市公司总数已将近60家,完成了上海股市的第一次规模扩张。
但是,因为扩容,股票指数下跌得很厉害,是个很大的矛盾。明年,扩容的步伐还要加快,还不能允许市场这样低迷。
这正是魏文元此刻坐在办公室里面对苏州河发呆的原因。
正因为这个原因,也给呆呆他们带来了历史性的机遇。
日期:2009-08-25 22:35:17
五
亓延生的红旗股份公司在呆呆来之前,上市的手续正在进展之中。
1992年刚开始申请时,本来是体改委说了就算的。到了92年10月以后,因为证监会已经成立了,办上市又多了些手续。好在证监会主席刘鸿儒,以前就是体改委的领导调到证监会的。证监会的班底,从体改委过来的人手也不少。亓延生跑了那么久的手续,对他们也很熟悉了,所以申请上市虽然挪了个部门,也还算是熟门熟路。
上层这一块,亓延生熟门熟路有办法。但是令亓延生头疼的是,红旗股份公司虽然是个大公司,规模很大,资金雄厚。可是公司内部没有懂证券的内行,公司这些人,连申办上市的办事程序都搞不清楚,更别说相关文件的规范化了。而这些办事程序和文件,对一个公司的上市极为重要。
公司申请上市工作成天打乱仗,比如跟主承销商万国证券公司的关系始终磕磕绊绊的,搞得亓延生很是被动。
亓延生意识到再这样搞下去,公司不仅上不了市,每天公司内部外部总为这事扯皮,耽误一天就是一天的投入,累计起来是很大数目不说,关键是怕误了上市的时机。这一块的工作,亓延生急需有内行领导来帮他抓紧进展。
这才是亓延生放下手头事情,千里迢迢去把呆呆捞来上海的真正原因。
呆呆一来公司上任,不干别的,就专攻红旗股份上市的工作。
万国证券是红旗股份的主承销商,亓总领着呆呆去了万国证券,万国的老总关金生热情的接待他们。
关金生这个名字,呆呆听着那是如雷贯耳。关金生一手创办的万国证券,被美国、英国的权威机构评定为中国第一大证券公司。
关金生以前在上海国际信托投资公司工作,先后任经理助理、副经理,并被选送到比利时布鲁塞尔自由大学深造,成为法学、工商管理双料硕士。
八十年代后期,邓小平视察上海,提出要把上海外滩建成东方华尔街的构想。关金生知道以后热血沸腾,他彻夜不眠,奋笔疾书,下笔万言,阐述创建中国证券市场的重要性,并主动要求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1988年2月,他负责筹建上海第一家证券公司——万国证券公司。
万国证券公司是由上海国投等10家股东,筹资3500万元人民币设立的,设立之初,关金生就强调了公司必须是股份制的形式。
关金生任万国的副董事长、总经理、总裁,他创建了新中国第一家最大规模的证券公司。
万国证券在国内首家开通了深沪两市的异地交易,最早开始实现无纸化交易。最初中国股民交易股票是靠填单子的,就像读者看到本书开头呆呆他们在证券公司下单的情形,我们现在能在电脑上远程交易,始创于万国证券。
日期:2009-08-25 22:39:53
万国的创业过程同样是艰难的,原始积累是靠倒卖国库券完成的,前面我们看到过,钱无忌也倒过国库券,跑一趟利润不少。那个时候钱无忌就是跟着万国的员工们一起背着现金,到全国各地的穷乡僻壤去收购国库券。回来的时候,每个人都扛一麻袋国库券在路上奔波。
钱无忌跟着万国的人,肩扛手提,背着麻布袋一起赶火车,到了火车站,有时候连坐票都买不到,为了赶时间,也怕扛着这么多的国库券不安全,他们常常都是买站票回上海,在火车上,没有座位呀,那时候火车上人又多,条件又不好,想上个厕所都困难。
大家就在那嘈杂的环境中,每个人都小心翼翼地坐在麻布袋子上,一坐一晚上,眼都不敢合。他们相互照应,谁也不敢打盹,你想啊,这每个人屁股底下坐的就是几百万哪,这些难忘的经历,使得钱无忌跟万国的关金生及其员工建立了良好的人际关系。
经过那么些个日日夜夜在一起的磨难,钱无忌跟很多万国的员工成了铁哥们,所以当时呆呆感觉钱无忌的操作那样得心应手,他给呆呆的消息那么准确,就是钱无忌跟万国这帮人联手上海滩的大鳄们一起左右市场的结果。
日期:2009-08-25 22:42:53
1992年底,万国与李嘉诚合作,一举收购香港上市公司香港大众,完成了大陆证券公司首次收购境外企业并成为控股人的创举。万国证券自此成为一家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公司。
万国鼎盛时期,关金生打出“万国证券,证券王国”的旗号,制定目标,要把万国打造成中国的美林!
关金生做梦也没有想到,他的这些宏大构想,竟然会毁于“327国债期货”那场滑铁卢之战!
呆呆见到关金生这个人称中国证券教父的传奇人物,印象跟传说中的不一样。呆呆原以为关金生一定是高大威猛的形象,待呆呆在万国的办公室里见到关金生,才发现不是那么回事。
关金生中等个子,胖胖的,看上去40多岁,戴一副深度的近视眼镜,呆呆跟他谈话感觉他脾气好随和,一点也没有那种大公司大老板故作姿态趾高气扬的架子。
关金生在跟呆呆谈话的过程中,经常会笑容可掬地望着呆呆,呆呆感觉他有点像灵山寺大殿门前的那尊笑口常开的弥勒佛。呆呆刚从庙里出来不久,见了这个像弥勒佛样的人,心中自然就有几分亲切。
关金生在见到呆呆之前,对红旗股份的上市工作感到很不满意,提供来的材料在反复地打了几次板子以后,关金生也找亓延生正式谈了话。如果红旗股份再这样下去,关金生就准备放弃他们了。亓延生当然知道事情的严重性,心里非常着急,怕把上市的事情搞黄了,要是传出去,连万国证券都不愿跟红旗股份打交道了,那还有哪个证券公司敢跟红旗股份打交道?
亓延生把呆呆带到万国证券,关金生跟呆呆进行了一席长谈,关金生发现他在国内证券业这么多年,很少遇到呆呆这样的人才。两个人谈得很投机,那是很自然的,你想啊,呆呆是经过巴菲特、罗杰斯这样的大师面授机宜地调教出来的,关金生是中国证券教父。两个人都是行家,只要一开口就知有没有哇!
关金生事后开心地对亓延生说:“亓总啊,你哪里淘来这样一个宝贝啊!告诉你吧,你有了这位赵总,红旗股份的上市起死回生了哇!”
日期:2009-08-26 15:20:01
股市这2年来为什么会如此大起大落呢?魏文元想到交易所自1992年5月21日实现价格全部放开以来,交易明显活跃了,但是当时的市场规模太小,开业之初只有8支股票。
这8支股票就是呆呆当时看到的那些,呆呆的真空电子为什么涨那么多,就是因为当时市场规模太小,造成股价畸形上涨,让呆呆赚了不少钱。
魏文元此刻想的就是要尽快扩大上市公司规模,这成了当前交易所面临的主要矛盾。
好在当时上海扩大本地股份制试点范围,一下有30几家公司发行股票准备上市,使这一矛盾得以缓解。上海证券交易所花了很大精力推动市场化进程。
但投资者对大批新公司上市不适应,对股市市场化的进程也不适应,从6月开始,股价连续从1500多点下跌至300多点,这就是我们中国股市的第一次“大熊市”。
钱无忌在上海交易所有信息,知道交易所要扩容,市场上的大鳄们纷纷清仓出逃,钱无忌当时告诉了呆呆清仓走人,所以呆呆才躲过了这第一次大熊市的劫难,成功逃顶。而王大姐、李和平他们那些股民则陷于了深深被套的痛苦之中。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