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好过日子》
第34节

作者: 谭一谈
收藏本书TXT下载
  毛云鹏说:“这活你不行,好歹我救过一次灾,比你有经验。这里只要一个排就行了,其他两个排你都带走,还有新兵排也带走,尽量把救灾范围扩大一些。”其实当时我并知道,毛云鹏之所以要我尽量把兵都带开,原因是这里很不安全,大楼塌下一大半,剩下的随时都可能塌下来。
  我带着两个老兵排和一个排延伸搜巡,有了一些收获,救出了两位老人,并将他们转移了出去。就在我救出第三人,准备转移时,地整个抖动了一下,我心想:坏了!赶紧折回去,最不愿意的事发生了……
  毛云鹏同志光荣牺牲了……他已救出四人,刚将最后一人送出洞口瞬间,大楼随着余震的颤动整体塌下来,压在了他的身上,一根梁柱击中了他的头颅……
  我赶到时,在场的战士已经费力将他刨出来,整个身躯被压碎,头颅被击碎,那惨烈的情景我无法用言语来描述……包括现在。

  我再也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放声大哭,泪水模糊了我的视线……我冲着战士就大喊:“快叫救护人员,快呀!”其实我心里清楚,这时的他已经永远地停止了呼吸……永远地离开了我们……
  就在不到两个小时前,他还活生生地站在我的面前,坚持要承担这个最重的任务,他的音容笑貌依然那么清晰,他是那么的坚强……我对不住他,他还只是个代理指导员,他还应该在新婚里……如果我坚决不让他这么做,他就不会牺牲;如果我下去,他现在依然会活得好好的……我对不住龚慧,是我给她做的媒人,却亲手断送了她丈夫的性命……我对不住所有官兵,是我的无能,使我们失去了一位好战友、好兄弟,记得有人说过:男人结了婚,不仅为自己活着,还要为父母、妻子、儿女和亲人活着,而作为军人,从当兵的那一天起,他的生命就已经交给了党、交给了国家、交给了人民……我无法释怀,无法原谅我自己……

  然而旧痛未止,新痛又来了。第四天早晨,我清点全连官兵人数,发现新兵排少了一人。我急忙问排长钱志良,钱志良也是一头雾水,说:“早上我还奇怪怎么没人换班呢。”
  我说:“还不赶紧去找,要快!”心里很怕再出什么事。
  结果真的就出事了,找到他时,那位新同志(对不起,我不忍心说起他的名字)直立在雪地里,身体早已冻僵,没了气息……
  我问为什么?
  钱志良说:“听说昨天他把大衣给了乡亲。”
  我挥了钱志良一拳,痛骂说:“你蠢呐!这么冷天,干嘛要他站岗,你干什么啦,你对得起他们吗?你对得起他们的父母吗?你说呀!”

  全连都沉默了……
  又一位战士长眠了,他是那么的年轻,那么的可爱,他甚至还没有在部队过上一个年……这就是救灾,这就是我们的军人,为了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随时准备去战斗,随时准备去牺牲,别无选择……
  我含着热泪,送走指导员毛云鹏和那位新同志的遗体,并带领全连官兵继续投入到救灾第一线中,也许还有更大、更重要的任务在等着我们……

日期:2009-12-26 19:09:10

  四十七
  救灾行动持续了将近一个月,灾民全都转移到附近城市、乡村里,因为冬天无法进行重建,救灾部队陆续返回营区。
  这次救灾行动,我集团军共牺牲了五名同志,集团军灾后召开了隆重的追悼大会,并各自追记一等功、二等功。
  我找到龚慧,希望能够说点什么,但什么也没有说出来,心里有愧呀!
  龚慧没哭,低着头,慢慢揉着已经挺起来的肚子……
  李桑告诉我:她的泪已经哭干了……
  李桑劝说:“龚慧,孩子还打了吧,生下来就没父亲,不好吧!再说,将来一个人带着孩子,太难啦!”
  龚慧双肩抽动了一下,很坚决地说:“不!我就是要生下来,我一定得给他留个后。以后看着孩子,就能想起他,想起他的一切,他依然活在我的心中,永远……”

  我问龚慧:“你需要我为你做点什么吗?”
  龚慧拚命地忍住泪水,停了很长时间,才说:“要是可能的话,能不能再给我介绍一个对象,跟我家云鹏一样的,最好也是你们连的……”
  我沉默了,多么坚强的女人,多么坚强的女军人哪……我在想,我能答应她吗?面对着重甸甸的任务,我犹豫了,我真的不知道应该怎么做……这是我过的最不平静的一个春节,它将永远留存在我的记忆里……
  我想了很长时间,最后还是把这个消息打电话告诉了梅子。
  梅子忍不住哭了,感觉到她在流着泪跟我说:“我要你好好活着,你们都要好活着,我不许没了,记住了……”
  我对她说:“活着真好,每个人都应该好好地活着,只要活着比什么都强。”我当时不知道为什么会说这么一句话,但我已经很清楚,无论将来发生什么事,遇到多大的挫折,都要好好地珍惜每一天,为自己,也为别人,好好地过日子……
  经过这一场生与死的考验之后,部队恢复了正常的训练与生活。按照军区的设想,决定在我们团进行“落实‘五句话’总要求、加强团队全面建设”试点,主要参照我连建设思路,推广到全团所有基层连队,以努力提高团队整体建设水平,计划于9-10月份组织召开现场会。这是一个很重的任务,从集团军、师、团都很重视,大动作地进行筹划部署,尤其是及时调整各级领导班子。

  营的领导班子也已经调整,营长升到师里当科长,教导员转业;新的营长、教导员走马上任。教导员马以东,是从其他单位调整来的,跟我是本省老乡,家属正好是我们X市的。
  至于我连指导员的位置,跟上次一样,团首长征求过我的意见。我原打算推荐刘栋,这段时间他变成熟了许多,基本上可以担当。但团里没有采纳,说他太年轻,不够老练,不能独挡一面。最后来的是朱彬华,团政治处组织股干事,挺能干的一个人,年近三十岁,巧的是他也是我省南部H市的。据说上级这样的安排,是为了进一步帮助指导我连实现跨越式发展。

  部队向来有这样的安排,因为是双主官制,所以为确保一个单位干部之间关系融洽、便于沟通协调,通常有意识地安排老乡组成搭档。
  我自然也很乐意这样的安排,当初刘栋能来我们连,也是看中了他跟我同属一个军校,又是一起来的,不好好配合面子上挂不住。
  朱彬华是一个很严谨的人,说话很有条理性,这可能与他长时间从事组织工作、经常有材料有密切关系。
  他对我说:“连长!我刚来,基层经验少,拿主意的事还你拿比较合适。我们是老乡,但你思想老练,治军有方,我一定多向你学习,有什么事也不用客气。”
  我笑笑说:“指导员,现在我们可都在一条水平线上,再说你比我大,既有基层工作经验,又有机关工作经验,是大哥,这连队的事还是你拍板吧!”
  他说:“你千万别这么说,这么说就见外了,我是诚心诚意来配合你工作的。团首长也反复交待:一定要保持好团结,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要多尊重你的意见。”

  我说:“连队事多,任务也重,我们俩还真得好好在一起通通气,把各项工作好好规划一下,不然,没创新没成果,光吃老本是对不住上级首长的,你说是不是?”
  他说:“你是不是又有什么新的打算啦?”
  我说:“的确有些想法,你来了,正好商量一下。”
  他说:“你说说看,只要方向对头,我保准全力支持。”
  我说:“看,又来了吧。我是想今年把架式再搞大一点,比如讲在房前屋后可以搞一个瓜果长廊,既美观,又能种菜种花有些收获,一举两得。”

  他笑了,说:“这个主意好!还有什么?”
  我说:“你别急!这只是一个想法。另外呢,连队食堂需要进行一些改造,具体地讲有三点:一是进行必要的装修,包括所有的桌椅、炊具都要更换,搞成统一的;二是更换餐具,购买消毒柜,实行分餐制,这样既卫生又可防病;三呢就是添置部分餐具,比如讲豆浆机、和面机、馒头机等等吧。你看怎么样?”
  他瞪大了眼睛,说:“这个很有创意耶!怪不得团首长老是夸你,说你有头脑,能干事,今日一见,果真如此。”
  我笑他:“你少来,什么有头脑,能干事,这个谁都能干,只是我想得多一点。我盘算了一下,经费可能会有点紧张,去年一年我们搞大棚、养猪,节省了一点经费,可以用一用。如果不够的话,我想和你一起去找团长、政委,看能不能拨点钱,要行的话,事就好办多啦。”
  他说:“行!完了我们就去向团长、政委汇报,我想他们会支持的。”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