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传奇:无优势求职》
第21节

作者: atong2439
收藏本书TXT下载
  “我也不情愿啊!”肖守义完全理解儿子的心情,“可是,我们要面对现实啊!我当初来东莞当保安又何尝甘心呢?我当年好歹也当过团县委书记、当过4000人国营棉纺厂的设备科长,可是假如我当初要不当保安,我能在东莞干到今天吗?能有钱回家建房、能有钱供你自费上大学吗?”
  肖守义见儿子不吭声,继续开导说:“男子汉大丈夫,眼光要看得远一点。所谓磨刀不误砍材工,一个大学生在初次求职时找不到白领的工作去当蓝领,短期来看确实不值得,但是假如能通过当蓝领学到技术,从长远来说,就是值得的。当然,你也可以分析一下,你回河南新洲民办学校当老师会有怎样的前景和发展空间,十年后,你能在学校里达到什么程度?”

  肖永礼想了想,觉得在民办学校当老师十年后应该还是当老师吧?可能工资会比现在高一些,个人发展空间不是很大,能不能转为公办老师也还不一定。可自己不正是因为觉得前景不看好,才想到留在广东发展的吗?想到这里,他终于说出了他南下以来最想说、又一直不好意思说的要求:
  “除了从当工人开始,就没有其他的办法了吗?你在东莞市十几年,认识那么多人,就不能为我介绍进某个厂做个储备干部之类轻松的工作?”
  “儿子啊,我又何尝不想呢,”肖守义叹了口气说,“不是我不想,是我办不到啊。正如你所看到的那样,我与金总是十多年的同事加朋友,我在他的手下从进去当电工班长,到五年后出来还是当电工班长,工资也不是特别高。我与岳小河也是十多年的同事,还是他主动要求我跳槽去他的厂,但他也只能是推荐,是否聘用、能给多少工资,他都做不了主,得由外方管理人员决定,这说明什么问题?你知道吗?”

  “这说明什么呢?说明你的同事朋友都只是打工仔,权力不够大,所以没有决定权呗。”肖永礼没好气地说。
  “这不是权力大小的问题,”肖守义摇摇头说,“即便他们是老板,他们也还是会一样对待,在商言商,就不能违反规矩。”
  “在商言商也不会一点情面都不讲吧?现在不是还有提倡人性化管理的吗?”
  “在商言商,那就是把人情与经营管理分开来处理。假如我是老板,除非这个人对我的企业有帮助、有需要,我才会去聘用。假如他的市场价格是月薪2000元,我绝对不会给他2100元的月薪。即便这个人对我有恩,我可以另外送他钱,也不会用高价雇佣的方式去报恩,否则会构成对其他雇员的不公平,将严重挫伤其他雇员的工作热情,甚至会引起其他雇员极大的抱怨:在这个厂工作得再好也不如和老板交情好。假如让雇员形成了这样的抱怨,那谁还会去认真工作呢?”

  “我也不需要比别人高的工资,我只需要一个进厂工作的机会,这和你说的高薪雇佣不是一回事吧?”
  “本质上是一回事,稍微规范一点的外资企业都是实力晋升,也就是说,要做到公平、公正、公开,只能任人唯贤,不能任人唯亲,有了管理岗位空缺,首先是让厂内的工人去竞争上岗,除非厂里找不到适合的人选,才会去人才市场招聘。你所说的储备干部那一套,只有很少一些台资企业才做。即便是那样的储备干部,也有专业方面的要求,大都属于理科方面的,很少有招古汉语专业的毕业生当储备干部的。”

  “你的意思是在东莞找工作,人缘关系就一点也不起作用?”
  “也不能那样说,人缘关系还是有一定的作用,前提是你必须有一定的实力。只有当你有了一定的实力的时候,你才有被别人选择或者争取的资本。当两个应聘者实力相当的时候,人缘关系才能起作用。比如说,两个电子工程师,哪个水平高一些,不太好比较,即便是管理者暗中任人唯亲,也不太被人抓住把柄。可是一个是学电子专业的毕业生,一个是学古汉语专业的毕业生,这样的差距太明显,管理者即便想暗中任人唯亲,也不敢。”

  “不甘心啊,我一个堂堂大学生,除了从流水线工人做起,在这号称世界制造业基地的东莞市就没有其他的出路了?”
  “当然不是,这里的机会多得很。假如你不愿意从流水线工人做起,你还可以尝试去做推销员。这里的马路上,每天都奔走着无数各行各业的推销员,从推销保险、到推销旅游、推销健身,到推销各种工业用品、日常用品,无所不包,无所不有。你只要不去搞传销,其他的任何推销都可以去做。”
  “做推销我也想过,人才市场差不多每天都有招聘推销业务员的。我听说做推销做得好的,也能在短期内致富,只是风险比较大。工作幸苦一些无所谓,没有自尊也可以忍受,最怕是白忙乎了一阵,什么也得不到。推销工作出了耍嘴皮子之外没有什么技术含量可言,也做不长久,年轻的时候做几年还行,到了中年再做就勉强了,到那时候推销做不了,再去改行更加困难。总觉得不是什么长久之计。”

  “我看你主要还是吃不了那个苦,拉不下那张脸吧?”肖守义毫不留情地说。
  “也许吧,除此之外,真一点其他办法也没有了?”肖永礼还不死心。
  “还有一个办法,可以避免你从流水线干起,直接进厂当白领,那就是你再去学校读书,去职业学校进修一门比较实用的技术,比如电脑、电子、服装、模具等,出来之后,可以直接去工厂当技术员,或者去进修一门外语,出来可以直接当翻译。不过那样,最少还得再上一两年学。”
  肖永礼一听还要去读书,直接否决了。他知道父亲说得有道理,但他实在不好意思再让父亲出钱让他去上学。尤其是在他了解到父亲打工的现状之后,他更加不好意思再继续依赖父亲打工的钱去读书。一时两人都陷入了沉默。
  “老板要不要再加两个菜”大排档老板热心地问。

  “不用了,买单。”肖守义知道大排档要收摊了,他掏了钱给老板,然后对儿子说:
  “是去是留,你自己要想清楚,才不会继续像现在这样高不成低不就地无所适从。好了,天不早了,回去睡觉吧。”
  回到出租屋,肖永礼躺在床上翻来覆去睡不着,去?还是留?必须做出选择。继续找白领的工作?还是从蓝领的工作开始做起?必须做出选择。
  人生的道路虽然漫长,关键的地方只有几步。肖永礼面临关键的选择。
  (未完待续)

  2009-10-28

日期:2009-11-26 18:05:53

  第七章,观念不改求职难,放低姿态路路通(5/3)
  肖永礼思前想后,一时间踌躇不决。一个多月的求职失败,已经让肖永礼明白,在东莞市这个世界制造业基地,像他这样一个古汉语专业的自费大专生,很难直接找到一份理想的白领职业。在这样的情况下,回河南继续当老师也是一个不坏的选择,不管怎么说,当老师的社会地位要比当流水线上的操作工好很多。问题是他既不喜欢教书的职业,也不充分具备当老师的资质。他读的不是师范专业,假如不是因为罗双双,根本不可能进入新洲市附中当那个可有可无的古文教师。

  重回河南,不甘心。大学毕业当工人,也不甘心。他又仔细分析比较了一下这两个不甘心有什么相同和共同之处,发现相同的是:重回河南的不甘心主要是没面子,没前途,留下当工人主要是放不下面子,前景不明朗。
  不同的是,重回河南的没面子是永久性的,即便将来在河南有所作为,别人也还是会说,这都是靠了罗双双的力量。留下当工人的没面子是暂时的,只要将来做出成绩,今天的没面子反而成为将来荣耀的资本。这样看来,重回河南依赖罗双双的不甘心是永久的,不可更改的。留下来当工人的不甘心是暂时的,可以更改的。
  俗话说,退一步海阔天空。当肖永礼将求职的姿态放低之后,他发现了更多的大学生也可以当工人的理由:假如我没有用父亲的血汗钱去读那三年的自费大学,我不过是一个三代贫农的农村青年,与其他在东莞生产线上的民工有什么不同呢?为什么就不可以从流水线上的工人做起呢?三年大学,提高的是自己的文化水平,并不是说,上了三年大学,自己就比其他农民子弟高人一等了。

  想到这里,他豁然开朗,一个月来找不到工作的郁闷一扫而空。所谓英雄不问出处,不管我在职场的起点怎样,只要将来能有成就即可。大学生能不能当流水线工人不是问题,大学生能不能从流水线上的工人中脱颖而出才是问题的关键。
  肖永礼在严酷的现实面前,经过父亲的耐心开导,终于排除了大学生不能当流水线工人的心理障碍,获得了南下以来少有的轻松,可是躺在床上依然还是睡不着。他在思考下一步的问题:应该选择怎样的行业起步,才能在最短时间能学到技术,才能从流水线上脱颖而出,才能实现从蓝领到白领的转变。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