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守义被吉尔公司所出的高工资兴奋得冲昏了头脑,也缺乏出国打工的经验,忽视了一个重要的问题,那就是应该与吉尔公司签订出国务工的书面劳动合同。在这一劳动合同中,不但要签订具体的工资标准、发放日期、在国外打工期间的福利待遇、特别是住宿、交通费、通信费、伙食费、出差补贴等,还要明确在国外工作期间的医疗保险和意外伤害保险等约定。总之,越详细越好,否则一旦出了状况,受损失的只能是被雇佣的劳动者,尤其是在国外,语言不通,一旦发生什么异常,连想找人说个理都不那么容易办到。
果然,肖守义去了越南一年之后就遇到了麻烦,病得差点废了双臂。吉尔公司在越南胡志明市有一个分公司,肖守义的宿舍就安排在那里,可是他每天必须乘坐四个小时的摩托车往返住处与工作场地。公司包了一辆摩托车给他,摩托车司机还兼翻译的工作,除了每天接送他往返,在工作场所一旦接到客户的电话,还要随时去客户那里维修,也就是说,每天乘坐摩托车的时间远远不止四个小时。
由于摩托车司机各自矮小,肖守义每天坐在他的身后,胸前被挡住了,可是双肩挡不住,每天被风吹刮。胡志明市地处热带边缘,每年只有两季,旱季和雨季。越是雨季,发电机越容易出现故障,肖守义就得经常在雨季搭乘摩托车在公路上飞驰。
雨季的气温也很高,不能穿太多衣服,可是衣服被汗水或雨水湿透了,乘坐在飞驰的摩托车上被风一吹,往往会感到刺骨的难受。久而久之,肖守义的双肩就被吹坏了,先是酸痛,然后就是麻木,严重的时候,双臂短期失去了感觉。
肖守义想去越南的医院里看,吉尔公司说医药费要自理,肖守义一怒之下就中断了合同回国了。
小燕虽然平时已经从电话中听说了肖守义在越南打工的生活很艰苦,可是毕竟与回到家中面对面听他介绍越南打工的情况完全不同。尤其是看到肖守义才出去打工一年多,就变得又老、又黑、又瘦,心里难受得要命。只是考虑到肖守义还在病中,怕他听了心里不高兴或产生误会,才没有把见到他时的真实想法告诉他,她只是委婉地、反复地劝说肖守义别再去越南打工了,把命丢在越南太不值得了,她说:
“我在石头镇进了一家电子厂打工,底薪、加班费、津贴等合起来收入还不错。即便你不出去工作,凭我一个人的工资养活两个人也没问题。”
“我这么大个人怎么好意思让你养?我这肩膀也没有什么大病,我心里有数,哪怕不去治疗,只要在家歇一阵,不再像在越南那样日晒雨淋又吹风就没事了。”肖守义心里很感动,但嘴上还是逞强。
尽管肖守义装出一副不治疗也没事的样子,小燕却一点也不敢马虎,立刻就陪他去了石头镇人民医院看医生。医生说,主要是风湿,没有什么特效药,还是要靠保养,注意休息,最好能每天进行热敷和按摩,那样恢复会更快一些。
小燕听了医生的话,无师自通地担当起肖守义的按摩师,每天下班回来都为他热敷、按摩,一搞就是几个小时,让他深受感动。肖守义当时心里感慨万千:放着这么好的女人,居然还去越南打什么鸟工,实在是脑子有病啊!
在杨小燕的精心护理之下,肖守义逐渐恢复了健康,然后又在一个同事的帮助下,进了创宏电子厂当电工班长。杨小燕也随其跳槽进了创宏电子厂当流水线的工人,凭着她的努力,先是当了拉长,然后又当上了车间主管。两个人也就水到渠成地同丨居丨了。
肖永礼听完父亲肖守义与杨小燕的爱情故事后,完全改变了对父亲和杨小燕的印象,也情不自禁地理解并接纳了他们的同丨居丨。肖永礼原来一直以为父亲在广东混得很风光,没有想到居然还曾经那样潦倒过,他更没有想到,完全不是父亲包养了杨小燕,而是杨小燕在父亲潦倒的时候挽救了父亲,是父亲的恩人。父亲与母亲离婚也与杨小燕无关,父亲与母亲1996年就离婚了。
回味着父亲和杨小燕的故事,肖永礼忍不住想起了自己的爱情故事,想起了罗双双、想起了初恋情人凌燕燕、想起了那夭折的创业计划和靠了吃软饭才得到的第一份职业,顿时感到羞愧不已,不禁陷入了往日的回忆之中……
(未完待续)
2009-11-21修改
日期:2009-11-22 11:27:21
第三章,棒打鸳鸯难创业,委曲求全心不甘(5/1)
凌燕燕是肖永礼青梅竹马的恋人,她属于那种传统美女的类型,小巧玲珑,牙齿微微凹陷,一笑就露出一排洁白的米牙,嘴一抿,两边就现出两个小酒窝,眼睛笑起来眯成一条缝,说起话来柔声细语,一头长发,细细腰身,一米六左右的身高,走起路来有点一步三摇的味道。凌燕燕虽然生在农村,可由于她父亲是包工头,家里经济条件比较好,又是独生子女,还和肖永礼一样喜欢古典诗歌,即便走在市里的大街上,她的回头率也是挺高的。
高中毕业之后,肖永礼和凌燕燕都没有考取大学。在那个灰色的日子里,肖永礼曾和她坐在肖家村附近的一个山头上,畅想过他们的未来。
“想不想复读?明年再考?”凌燕燕问。
“不想复读了,我估计我复读也考不取,距离太大了,家里也没有钱,再说了,假如复读一年明年再考不取怎么办?难道继续复读下去吗?”肖永礼向山下扔了一块石头,仿佛也扔掉了此生上大学的奢望。
“说的也是,我们镇上的教学水平与城里的差距太大,就算要复读,也必须去城里的学校复读才有希望。”
“你爹有钱,不如让你爹安排你去城里复读,那样你还有上大学的希望。”
“你不复读,我也不想复读了。听说现在大学生毕业后找工作也不那么容易。”
“是啊,听说西安有个北京大学中文专业的毕业生,毕业后找不到工作,最后沦落到去买猪肉了,真是斯文扫地啊。”
“我觉得那个卖猪肉的大学生,主要可能还是他自己学得不好吧?或者是综合素质不够高吧?否则,就凭北大毕业这块金子招牌,最起码也可以做点更有知识含量的职业吧?读了那么多年名牌大学去卖猪肉,不要说对不起学校和自己,也对不起他父母对他的付出和期望啊。”
“是啊,更对不起他学的那些知识!与其那样,不如干脆不读大学了,反而没有这样那样的顾虑,想做什么都无所谓。听说华人首富李嘉诚只是小学毕业。”
“不过我有一次从电视上看到记者对李嘉诚的采访,李嘉诚说,虽然他只是小学毕业,但每天都在学习,每天都看到自己的进步和提高。李嘉诚还说,他看到他的同事,对学习不感兴趣,十年八年之后还是停留在原来的状态,始终是一个普通打工仔。”
“哎,能像李嘉诚那样成功的人,毕竟是少数。”
“我也不想你成为李嘉诚那样发大财的人,整天净想着怎么发财、怎么出人头地的人不一定就幸福。”
“那你想我成为一个怎样的人?”
“我想你和我永远就像现在这样,读读书,谈谈诗,看看天上的云彩和远处的风景,让风从容地滑过我们的脸颊。我们没有很多钱,但也不缺吃少穿。我们不需要工作得很辛苦,不需要看别人脸色,不需要忍受上司的坏脾气,不需要整天提心吊胆地提防不知道从哪里射来的职场暗箭,不需要朝九晚五风雨无阻地去奔波,也不需要担心爱人被办公室恋情迷失了方向。我们可以在这里放养一群牛羊,将来,还可以教我们的孩子在大自然中读书。”说到最后,她害羞起来,声音彷佛也被风吹走了。
“你好浪漫啊!就是有点饱汉不知饿汉饥啊。有钱不是万能的,没有钱却是万万不能的。就你说的这几点要求来看,以你家的经济条件自然不是很高,可是对于我这样的穷人来说,这样的逍遥自在的日子也只能是个梦想。我想去广东打工,像我爹那样。据说那里机会很多,只要有能力就能有所作为,甚至能挣到大钱,你看我们村里的许多人,初中才毕业就去广东打工了。”
“可是那些初中毕业就出去打工的人,并没有几个人能赚大钱回来盖房子娶老婆。再说我也不希望你去广东。广东那地方可能钱是好赚一些,但我听说那里是花花世界,更容易让男人变坏。你别怪我说话直率,我恐怕你去了广东,说不定也会变成你老爹那样的人。”
“我也不想去你爹的包工队打工,做你爹的跟班。”
“谁说让你去我爹的包工队打工了?你想去,我还不同意呢。”
“为什么?”
“我不想你去吃那个苦,再说,我知道你这个人心气高,你怎么会去给我爹打工,让人说你是吃软饭呢?”
“可是这里也不去,那里也能不去,难道我们就真在家种田、放羊吗?”
“那是逗你玩的,你真以为我傻呀?我早已想好了一个方案,只是不知道你是否赞同。”
“说来听听。”
“前几天我看到一条消息,说我们县里现在鼓励农民试养肉牛,说我们南阳肉牛现在市场上需求量很大,政府在多方面优惠扶持大量饲养南阳肉牛。不如我们两人合伙办个肉牛养殖场,你觉得怎样?”
“听起来不错,只是不知道办个肉牛养殖场要投资多少钱?”
“我了解过了,只要投资十万元左右就可以了。假如农户能投资十万元建肉牛养殖场,政府还可以提供技术和资金方面的帮助。十万元虽然不算小数目,但是假如我们一人出一半,我想你在广东打工的爹为你出五万块,应该没问题吧?”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