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战争:寻找最适合你的城》
第16节

作者: 十七进制
收藏本书TXT下载
  自提升自己的竞争力。如果将深圳的科技与香港的金融结合起来,如果将深圳的制造与香港的服务结合起来,如果将深圳的国内竞争力与香港的对外辐射力结合起来,如果将深圳的人口和香港的教育结合起来,如果将香港的物流与深圳的出口结合起来……深港一体,足可以外战纽约,内战上海,借用“过气的”小布什的“新保守主义战略”——同时打赢两场战争。

  不过,尽管“深港地区”顺利获得了国务院批复的“五大中心”,但真要把深圳嫁到香港,或者香港娶回深圳,绝非等闲之事,主要有两个大原因,一是制度二是文化,技术细节都是可以慢慢商量的,但制度与文化可不是旦夕之间能解决得了的。深圳如果没有中央这个“婆婆”的全面支持,制度设计完全不同的两个城市怎么可能对接,这涉及到要修改N多制度层面的东西,“解放思想”说起来虽然简单,但具有改革新思维《深圳19条》刚刚提出,就不知让深圳承受了多少压力,偏偏香港这个“姑爷”又不太听话,经常在那里对“祖国母亲”点点戳戳,如果读过香港人辱骂英国人的文章的话,你会觉得,香港人对祖国的言论,真的是爱国爱党的典范,全是在为了这个国家与民族在着想。“一国两制”虽说是开拓性思维,但真要“一城两制”,那更需要大智慧,深港这样的深度合作,可以说是一种国家战略的尝试,是整个国家思维的转变,一旦没有百执不挠的勇气,那这对有情人也难成眷守。

  另外,部分香港“老太”放不下“大香港”的架子,仍然看不起对面那个“小渔村”。这属于文化方面的原因。当然这也应该理解,香港有香港的苦衷,《为什么香港不能做大陆的另一个城市?》作者钟伟认为:“视野内地化是影响香港“大陆化”不良先兆。”“香港要保住东方之珠的璀璨,恰恰不是融入内地而是面向国际,这样才对内地金融家和国际金融家具有吸引力,“内地化”的香港仅仅是给中国多带来一个沿海开放城市而已,这对大陆也是失和氏璧之恸。这就好比香港是一个弹奏莫扎特的大家闺秀,西方人觉得亲切无隔阂,故来者云集;内地人亦觉高雅不凡,所以趋之若鹜。现在因为内地出了个弹琵琶的高手上海,香港不去学好更多的舒伯特,反而掉头妒忌别人的“高山流水”,岂不可笑?最终无非是西方人觉得香港人技艺日疏了无新意返身而去,内地人也觉香港人的琵琶不如听上海人的琵琶。”

  理解可以理解,但钟伟的看法未免偏颇,一体化并非一样化,深港合作中香港着眼点绝不仅在深圳,而是借助广阔腹地而放眼世界;深圳的眼光也不会只盯着香港,而借助香港发力全球。深港携手建设的是国际性大都会又不是国家中心城市。香港不必做大陆的另一个城市,深圳甚至也可以在这一方面向香港靠拢。大陆不会傻到把香港“深圳化”,把英语“普通话化”,把凤凰“央视化”,把联交所“深交化”,把港币“人民币化”,把港府“深圳化”,那是自断后路,而香港作为远东金融中心的历史就会提前终结。

  香港要发挥“两制”优势,但不是说害怕深圳的雄起,如果连深圳你都搞不定,又怎么在国际上与纽约一扳手腕,深圳和香港是连体城市,同舟共济福祸与共,如果抗拒深港合作这种大趋势,那只会让香港与深圳这对情人越发痛苦。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待续精品推荐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