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失败史》
第41节

作者: spencerhuang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12-03-07 08:41:13

  后记
  陈升,他以电子产品起家,渐渐涉足其他领域,后来在园艺产品中找到了自己的定位。并用了大概2年的时间使自己的出口额达到了接近1亿美金。 他和我相识是在一次贸易合作中,我们共同拿下欧洲的一个园艺项目的采购订单。配合期间,发现两人比较合得来,渐渐成为了朋友。从他口中,我知道了,那一年,他和张宁的创业故事。
  张宁,结束自己的创业生涯他先是做了一阵子房产中介,后来,在刘委员的帮助下进入土地开发总公司担任行政工作。品尝过创业艰辛的张宁,无论在对人、对事等各个方面都比同事优秀许多。待人接物,谦和有礼,做事办公,分寸得当。最近,听说刚刚当上了副处长,可喜可贺。
  刘委员,调到政法委下属法学会担任副会长,虽然是闲职但怎么说也在政法委内部,他帮了张宁不少忙。

  张宁小舅子,参与赌博集团赌2008年6月的欧洲杯,被捕入狱。很大程度上,张宁是被他拉下水的,因为那单业务就是由他牵线搭桥。
  后记 完
  附:图片(不知道是我还是陈升,反正和Alex在一起)
日期:2012-03-09 09:50:31

  ===============================================

  分析篇
  ===============================================
  张宁和陈升的故事展现出了创业天空下一副别样的画卷,一起穿越沙漠的两个人,在走向绿洲的途中互相扶持,共度难关。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风景的变化,在稍稍离开沙漠的边缘地带,有一个人,停了下来,再也提不起前行的脚步。
  或许的过往的经历太艰辛,或许是当前的翠绿太耀眼,或许是对于未来已经没有期盼。总之,他开始驻足此地不再迈步。
  另一个,则寻踪觅迹由绿洲复绿洲,直达大河之滨,鱼米之乡。
  当一场沙尘暴以以摧枯拉朽之势袭来,站在沙漠边缘的人必然逃脱不了被埋没的命运。
  张宁在创业初期表现出了一个创业者几乎所有的优势:
  1 在自己熟悉的领域
  2 对上游绝对地把控
  3 没有放弃本职工作

  这三点决定了他的创业模式,不但技术上有优势,利润上有空间,生活上还没有后顾之忧,真是进可攻、退可守,堪称完美。这确实是所有创业者都应该尽量靠拢的“黄金海岸”。从一开始,就注定他的生意是可以慢慢做大的,而接下来所面对的问题,张宁却没有过多地去考虑将来的路要怎么走。
  他的劣势和他的优势同样显著:
  1 缺乏对于自身事业战略高度的认识,因此也就谈不上“战略计划”
  作为一个“边缘产业”游走在法律法规的灰色地带,巨大的利润映射出来的是行业风险的不确定性。这种风险是先天性的,只要踏足就不可能改变。

  面对相同的情况,陈升的战略眼光明显高过张宁几个档次,他不仅认识到了行业的先天性风险。还因此制定了相应的策略,“迅速聚集利润,然后赶紧转型”。这就是他一直潜心搜寻客户,挖掘新事业突破口的原因所在。
  对于创业者而言,“早起的鸟儿有虫吃”可能是听过的,但是“早起的虫子被鸟吃”也应该要明白。先分清自己是“虫子”还是“鸟儿”再决定到底是“早起”还是“睡懒觉”。否则,一只以为自己是“鸟儿”的“虫子”早起的命运,就是悲哀地被吃掉。
  2 没有充分利用“客户资源”
  “锚链理论”很明确地告诉我们,“客户”是创业者最最重要的资源,如果仅仅把他们当成“一锤子买卖”的对象,那么就太糟蹋这些“金矿”了。陈升的例子就是找到一把“铁锹”把这些“金矿”尽量挖出来而已,挖矿的过程就是一次从“矿工”到“矿主”华丽转身的过程。一举两得,即脱离原来的“边缘产业”走向“阳光实业”又使自己的事业踏上了一个更高的台阶。
  3 任用明显无能的人

  如果说不能接受陈升的正确意见,还仅仅是因为大家在“战略”问题上的分歧无法根本调和。那么,他吸收小舅子进入公司排挤陈升,就暴露出一个草业初创的成功者骄傲自满的一面。
  亲戚共事一直是困扰许多创业者的一把双刃剑,是的,很多时候在创业初期,吸收亲戚组成团队能够具有很好的天然凝聚力。但后期的利益争夺将把所有的积累化为灰烬。
  况且,在明知道小舅子是个阿斗型人物的时候,还硬将他拉入团队。坏人驱逐好人的戏码再次上演,张宁也因此吃下自己种的苦果。
  虽然,在前面的《巨人的肩膀》中我已经将创业者在“略有小成”时所面临的处境作为一个重点来写,但是,在那里更多的是对“加盟事业”的思考和探索。
  而在这个故事里,两个不愿被命运左右的年轻人,在一次次“塞翁失马”式的进步中。当他们面对事业瓶颈所采取的截然不同的做法,却很值得大家借鉴。
  就如同800年前忽必烈建立的元朝和300年前努尔哈赤建立的清朝。
  同样是异族勇士,同样面对富庶的中原大地,一个依然信奉“可汗”那弓马的刀兵,铁血的征伐和自由的放牧,而另一个则融入礼仪的教化、勤勉地问政、书册的典籍。

  “可汗”与“皇帝”的差距,无情地显现。他们“创大业”我们“谋小成”,虽然“业”有大小,但“道”无殊途。
  李嘉诚常说“小富由人,大富由天”。将这句话套用到我们故事的两个主人公身上,我们会惊奇地发现,那个“由天”的张宁和那个“由人”的陈升,竟产生了如此大的差距。
  难道李嘉诚错了吗?不是。
  我认为,李嘉诚说这句话时,完整的意思应该是:“小富由人,大富由天,天时未至,努力不止”。不断思索,不断实践,不断适应,在这样的“坚持”中,或许,“天时”早就悄悄降临在创业者的身上。

  《分析篇》完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