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都是杜拉拉(一本专门为职场女性打造的成功指南)》
第12节

作者: 丽婕
收藏本书TXT下载
  美国职场心理专家对世界500强企业中的377家调查,调查结果发现,除了例行公事的年终加薪,虽然72%的老板不会在平时为员工加薪,但仍有54%的员工获得过“非常规加薪”。前提是你必须主动提出加薪要求。职场心理学家一再提醒,“只要好好表现,公司会多给我钱”是员工一厢情愿的幻想,在真正的职场厮杀中,劳方和资方永远处于对立关系!

  初到DB的时候杜拉拉只知道埋头苦干,上司给自己加了一点点工资她都高兴得不行,真是职场幼稚病的极品病例。好在她觉悟得快,想出了对策化解危机。
  杜拉拉是怎样升职加薪的呢?在我看来,她有一点把握得非常好,那就是心平气和、有理有据地“谈”,而不是心急火燎、急功近利地“要”。好的薪水是挣来的,更是谈来的。光干活不拿钱不是精英是白痴,为了薪水吵得脸红脖子粗也不是精英是暴徒。真正的职场精英都是“谈判”的高手,谈判的内容就是让老板为自己的劳动力出个合理的价钱。

  专家分析,在基层阶段,若职位不动,能有2千元的调薪已经不错了,但只要一升迁,就会有6千元以上的薪资突破,因此努力做出好绩效争取升迁,才是薪水成长的主要着眼点。
  老板凭什么给你薪水?最直接的因素就是你能够为企业创造效益,你有优秀的工作绩效。没有哪个老板会养闲人,能干活的人才有饭吃。所以,你得先干,干出成绩来,然后再谈。如果你年薪10万,开口跟老板要到15万,老板一定要问你:“你凭什么要那5万?给个理由先!”
  根据现状,职场人必须在为自己“开价”之前,先掂量好自己的价码。一般来说,评价一个职员的能力,除了技术之外,也就是“硬指标”之外,还有所谓的“软指标”,不同级别的职员有不同的“软指标”,如普通职员最可贵的是学习能力、理解能力、团队合作精神等;管理职员最可贵的是领导能力,也就是计划、组织、控制、监督、反馈能力等。因此不同发展时期的职员,需要提高不同的能力、素质和品质,从而促进企业业绩改善。

  一般比较容易加薪升职的职员要具备3V和10心,3V即有战略眼光(strategyvision)、有价值(value)、能够创造成功(create victory);10心即有爱心、热心、责任心、上进心、耐心、关心、恒心、奉献心、包容心和平常心。
  你把自己各方面的条件综合一下,就要开始跟老板谈判了。只要不背离单位的薪资总体水平,选择加薪升职的时机可以有以下几种:其一是与上司约时间,其二可以通过发电子邮件,其三在汇报里表明期望。杜拉拉采取的就是第二种做法。她把自己所做的工作都做成表格,发给老板一份,又发给大老板一份,这样一来有理有据,她要求加薪的腰杆就硬得多。俗话说,“会吵的人有糖吃”,在谈薪水这件事,不能说是100%对,但对你的薪水发出声音,绝对是正面的,至少你的主管会多纳进一个考虑的因素。

  在一个875位人力资源主管接受的调查中,60%表示会在面谈时对薪水保留一些弹性,只有30%说绝对不能调整,其余10%要视对方的态度而定。另外一个调查则发现,高达80%

好的薪水都是“谈”出来的(2)

  的人力资源主管是下属跟他沟通薪水的。他们甚至认为这是考验下属的一个环节。因为升职可以简单地理解成逐渐进入管理层,而作为管理人员就必须担负起计划、组织、控制、总结、改良等责任,尤其是必须去处理一些人际关系,说服能力、沟通能力、观察能力都成为必需的能力。不善于表达出自己的准确意思,肯定得不到最佳效果。

  除了在面谈中要清楚表达自己的市场价值,对职场人来说,应该建立另一种积极的认知:争取合理的薪资。这是一个长远的目标,第一次没谈成,不代表就要放弃。
  要提高谈薪水成功的几率,其实只有一个关键:就是准备。所谓的准备,包括技巧的准备,也包括信息的准备,以及谈判万一破裂,做好接受现况或是走人的心理准备。
  不同文化的公司和不同风格的主管对于谈薪水的反应不一,且差距甚大。所以第一步,一定要事先了解企业的现行做法与文化。譬如,在制度健全、薪资领先业界的大公司,就不太有谈薪水的必要。
  此外,开口之前一定要想清楚:“万一加薪不成怎么办?” 如果你仍然十分在意这份工作,就要事先想好备案,避免关系破裂。对此,你不妨多给自己一些空间,也给对方空间。
  加薪不成,经常是因为主管没有为你加薪的资源,这时不妨改为向主管争取公司能够提供的其他补助,事实上也等同于加薪。

  当然,若经过仔细思考,实在不能接受现在的薪水,离职未尝不是一种“此路不通,另辟新途”的选择。
  所以,跟老板谈薪水是职场人必须做的一件事,也是必须做好的一件事。这是一门艺术,一门学问。既然认准了职场,要当职场中的女精英,就应该对自己的薪水负责,做一个合理的薪水规划。做苦工不拿钱不是精英是蠢材,领导会觉得你“不值钱”,不懂得捍卫自己的权益。如果你有下属,你的工资待遇职位级别还直接关系到下属的收益。所谓水涨船高,你的级别高薪水多奖金多,他们就跟着沾光;你的级别低工资低奖金少,你的下属就跟着倒霉。下属是跟着你混饭吃的,你给他们带来好处,他们就给你捧场;你不会给他们争取利益,早晚会对你有怨言,甚至“叛变”。手底下没人了,你还精英个鬼呀!

  杜拉拉语录
    “学到东西”当然很重要,可“学到东西”,不就是为了谋得更好的收入和更好的前途吗?
  PART 6杜拉拉能干不傻干,精通职场潜规则 /

“白骨精”是“熬”出来的(1)

  镜头回放
    杜拉拉在国营企业待了一年,又在民营企业混迹两年,总算是在大学毕业第四年的时候进了通讯行业的著名美资500强企业DB,任职华南大区销售助理。助理干了两年,总算有机会升到主管,又经过一番讨价还价,总算是坐上了行政经理的位置,年薪23万。这个时候,她刚好是30岁。
    不知道大家在读《杜拉拉升职记》的时候有没有关注到杜拉拉的年纪,我是一直在看的,所以总结出了她的“大事年表”。算起来,杜拉拉大学毕业也就二十三四岁,经历了六七年的努力才成为广大读者艳羡的“白骨精”,这个结果是时间“熬”出来的。
  熬,有两方面的意思。一是时间漫长,二是艰辛困苦。
  “要出名趁早”,现在的年轻人都追求在年轻时候功成名就。特别是女孩子,最娇嫩的十几岁耗费在学校里,最美好的二十几岁又辛苦地在职场里摸爬滚打。很多人觉得自己“亏”了。可是你算算看,真正像张爱玲那样早早出了名的又有几个呢?

  有一次,记者采访某女星时,问她小时候的梦想是什么。她说:“我希望像山口百惠一样,早早出名,又早早淡出,只和一个人吻过。”山口百惠是80年代红遍中国的日本女明星,很年轻的时候达到了事业的巅峰,并且嫁给了搭档三浦友和,然后回家成为全职太太,放弃了如日中天的事业。其实,婚后的山口百惠过得并不好,三浦友和虽然是英俊小生,可是红了一阵子之后就没有市场了,夫妇俩生活得非常艰难。山口百惠并没有像现在的很多女星似的“复出”,而是选择嫁夫随夫,心甘情愿地过清贫的日子。

  如果知道了山口百惠日后的窘境,大家或许就不再羡慕她了。能够早早成名固然好,可是昙花一现的荣耀,又怎能为后半生提供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财富呢?还是一步一个脚印来得实在,稳步地提升,慢慢地绽放,沉淀之后的芬芳最是迷人。
  陈数,是《暗算》中冷静优雅的数学家黄依依,是《新上海滩》中风姿绰约的风尘女子方艳芸,是《倾城之恋》中旧上海闺秀白流苏,是话剧舞台上艳丽沧桑的陈白露。圈里人评价她是:亚洲新生代青衣的领军人物。
  不要以为她是专业演员,在出演电视剧之前,陈数在东方歌舞团当了整整七年的舞蹈演员,印度、非洲、西班牙、日本的舞蹈统统跳过。但是,陈数发现自己越来越不喜欢舞蹈,或者说,她渴望表达的太多,单一的身体语言已经不足以让她表达内心。究竟要何去何从?
  正在这个时候,成方圆的《音乐之声》需要一个女演员,扮演16岁的大女儿。有唱歌,有表演。陈数觉得自己找到了出口。但是这部剧要演整整一年。当时她挣钱是按照场次来算的,跳得多就挣得多,很多女演员都挑场次多的来演。但是陈数选择了《音乐之声》,收入减了一半。她认为挣钱不是关键,她要抓住这个机会,修炼成另外一种人。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