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直接收购之外,外资往往以资本合作为诱饵寻求与中国企业合作,然后买断或租赁原有国产著名品牌的使用权,获得品牌之后,通过降低品质或提高原有品牌的产品价格,使其与国内消费者逐步分离,最终打入“冷宫”,而外资利用原有品牌的销售渠道迅速推出自己的品牌,扩大自有品牌的市场份额。例如“熊猫”牌洗衣粉在上世纪90年代曾经是一个赫赫有名的大品牌。1994年,熊猫与美国宝洁组建合资公司,宝洁以65%的股份控股,宝洁以1.4亿元品牌使用费买断了“熊猫”品牌50年使用权。之后,宝洁公司把“熊猫”洗衣粉的价格在原来基础上提高了50%,同时利用熊猫的销售渠道推销自有品牌。7年之后,熊猫洗衣粉从年产量6万吨,约占全国市场份额15%下降到了年产量只有4000吨的小厂,而现在市面上已经找不到“熊猫”洗衣粉了。与此相反的是,宝洁公司旗下的“汰渍”和“碧浪”销路却一路上扬。现在,我们一走进超市,柜台上堆满了这些品牌的洗衣粉;打开电视,满眼都是什么“有汰渍没污渍”的广告。类似的例子还有,苏州孔雀电视与飞利浦合资之后,“孔雀”不知道飞哪儿去了,倒是天天在电视上看到飞利浦的女模特;名噪一时的扬子冰箱与西门子合资之后,“扬子”同意把自己的品牌“冻”在冰箱里60年,60年之后如果“扬子”再出来,估计曾经认识“扬子”的人基本上都到山上去了。
最令人痛心莫过于我国自行研制的大飞机“运十”,在与麦道和空客合资之后却最终“香消玉殒”。 “运十”的各项性能已经达到了“大飞机”的要求, 其客舱按经济舱178座,混合级124座布置,最大起飞重量110吨,1980年“运十”首飞成功,到1985年2月停飞,“运十”累计试飞130架次,170飞行小时,最远航程3600公里,最大时速930公里,最高飞行升限11000米,最长空中飞行时间4小时49分,而且7次飞到拉萨(到目前为止,仍然是飞到拉萨的唯一国产飞机)。遗憾的是,由于战略失误,信奉“以市场换技术”,选择与麦道和空客合资,我们自己主动停止了对“运十”的投资。1997年8月,波音并购了麦道公司,与中国合资的麦道90项目结束;1998年,空客终止了与中国的AE-100项目;之后中国的大飞机梦想又回到了原点。如今,在上海飞机制造厂的一个角落里,仅存的一架“运十”飞机孤零零地停着,它已经20年没有升空了。空客在运十夭折后的20年里,持续投入约250亿美元,成长为可与波音抗衡的世界民航飞机制造巨头,而中国在运十夭折之后的20多年里,用远远超过这个数目的美元购买着波音、空客飞机,我们曾经拥有的大型飞机工业重要基础现在沦落为给人家造尾翼和舱门。 2008年5月11日,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大飞机”公司)在上海举行成立大会,23年之后,我们又回到了“运十”身边。
5、外资流入加剧了失业问题。表面上看外资流入增加了国内的就业机会,但是由于外资携其雄厚资金、先进技术和高效管理,不断进攻国内其他企业,导致国内企业不断被挤垮,最终失去市场和就业机会。例如,宝洁公司仅飘柔、海飞丝、潘婷和沙宣这四种品牌合计市场占有率已经超过70%,超过了国际公认的垄断线。美国宝洁公司利用其品牌、资金、技术、管理的强大优势,扼杀我国处于起步阶段的洗涤用品企业,致使我国原来十大民用洗涤剂品牌几乎全军覆没。由于美国宝洁公司的效率更高,宝洁每招收一名员工,就意味着中国原洗涤剂企业有2~3名员工下岗。
经济就是一池水,不断从一个地方流向另外一个地方,但是外资企业汲取了大量利润,没有分配给工人,也没有交多少税收给国家,却把主要利润大量转移到了国外,等于不断从我们的经济大池塘中抽水。这就是为什么苏州GDP连年高速增长,当地居民的生活水平却没有明显提高的最主要原因。
6、外资始终掌控着核心技术,占据着利润的最高端。我们引进外资的目的是为了以市场换技术,市场让出去了,技术却没有任何进步。最典型的例子—家电行业。家电行业是国人最为骄傲的开放行业,但是我们的液晶显示屏全部是向日韩企业买的,自己无法生产。液晶显示屏占整个液晶电视的成本高达70%。也就是说,即使是这种看起来技术含量不高的行业,我们都未能掌握核心技术,其他行业就更不用说了。造成这种情况最主要的原因是跨国公司只想得到市场,不想转让核心技术,而我国由于相关法规、政策的不够完善,加上在实际操作中各种原因,中方代表远不及外方代表用心,所以虽然有些合资说好外方必须提供技术,但到最后,中方总是被“忽悠”,什么技术都得不到,或者得到的只是外国早已扔进垃圾桶的技术。
总而言之,如果我们放任大量外资流入,不加引导,不加限制。结果就是,外资垄断了国内市场,摧毁了民族工业,消耗了大量资源,破坏了生态环境,获得了巨大的经济利益,主导了中国经济,但却未给中国带来核心技术,只是带来一些外国早已淘汰的技术,付给一点中国人民辛辛苦苦劳动所得的血汗钱,让中国的GDP得到增长。这种只长骨骼不长肉的增长方式是不可能持续的。
好在这几年我们不断反思盲目引进外资的行为,对高能耗、高污染、低技术含量的企业进行政策限制,制定反垄断法防止外资垄断中国各个产业等等。
第六节修炼基本功
大概在十五大前后,经济学界讨论过一个热点,就是中国的市场经济体制究竟建立起来没有。不少有名的学者纷纷扬言,市场在中国经济资源配置中起到了主导,中国的市场经济体制基本建立起来了,未来只需要完善即可。笔者认为,中国的市场经济体制还有许多基本功课要做,远远没有到我们庆贺的时候。
其一是所有权保护不力,主要是强势政府侵犯民营企业私有产权的事情时有发生,基本情况就是个别有权势的人物利用掌握的行政资源对部分弱小外资和民营资本利用“合法渠道”巧取豪夺。权力大的侵占大企业、大资产,权力小容易吃拿卡要;从中央几次发布禁令来看,这些问题依然严重,需要改进的地方依然很多。据《市场报》报道,1999年,新加坡商人王泉成斥资亿元在福建安溪县兴建明园大酒店,是该县惟一的四星级酒店。2003年开业后,王泉成因不懂“潜规则”,不让吃“霸王餐”,不愿交“糊涂税”,竟遭到了地税部门的报复性执法,导致事业难以为继,只能选择黯然离开。从媒体的披露来看,像这样的例子恐怕不是少数,典型的就是官员利用手中的合法权利对企业使用所谓“合法伤害权”,侵害企业所有权利益。所有权保护不力,导致企业家创业的热情不高,企业家资产安全得不到保证,往往会衍生出投机倒把,偷税漏税,造假卖假,大捞一把就走人的问题。当然,这里说的所有权保护不是指保护所有财产,贪官污吏的财产、权贵资本家等依靠不法手段获得的财产不在我讨论的范围。某些强势政府侵犯个人产权的案例也不在少数。典型案例如野蛮拆迁、乱摊派、乱集资、吃拿卡要等等。对个人合法财产所有权保护不力导致富裕个人认为自己的资产缺乏足够的保护,容易衍生出个人财产外逃的问题,对经济的长远发展尤为不利。
其二是知识产权保护问题。知识产权保护是创新的基础。只有我们拥有完善的知识产权保护机制,才能建立起一个好创新机制;有了一个良好的创新机制才能激发所有人的创新热情和投资创新的动力,这样我们经济发展的技术进步动力才会源源不断。其实我们知道创新是分多个层次,从低到高依次为技术、知识、组织、制度、文化等等。那么有一个创新环境对于提高经济效率和一个经济体的核心竞争力的作用是不言自明的。可是我国由于种种原因对知识产权的保护还处于非常落后的地步,十分不利于科学家和企业家的创新,经济发展的源泉比较匮乏。例如中国盗版横行,司法体系对盗版的处罚和打击力度不足,导致知识创新积极性不高,“山寨”文化过于泛滥。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