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居民总体收入占GDP比重不断下降的基础之上,居民收入内部分配不合理,主要体现在行业分配不均和级别分配差距大。《十七大前改革难点纵横谈》提出目前中国分配中有四大不公:资源配置不公、行政垄断、明规则缺失潜规则盛行、歧视弱者。四大不公的症结在于既得利益集团越来越强大,既得利益集团只代表小团体的权利和个人利益、靠非正常手段获利,造成了社会福利的净损失。
《十七大前改革难点纵横谈》给出的一组数据令人无比震惊:2005年电力、电信、石油、金融、保险、水电气供应、烟草等行业共有职工833万人,不到全国职工人数的8%,但工资和工资外收入总额估算相当于当年全国职工工资总额的55%。
3年之后,2008年职工收入的行业差距依然惊人。国家统计局2008年4月9日公布数据显示,2008年在职职工的年平均薪资,比2007年增加4297元,提高17.2%,但是行业分布不均,平均工资最高的3个行业,一是证券业,平均年薪17万2123元,是全国平均水平的5.9倍;二是其它金融业,为8万7670元,是全国平均水平的3.0倍;航空运输业居三,是全国平均水平的2.6倍。金融业中的证券业、银行业和其它金融业中,2007年平均工资的成长率,分别为20.4%、27.2%和26.0%,增幅超过全国工资平均增幅,说明差距仍在继续扩大。平均工资最低的三个行业是木材加工及木竹滕棕草制品业15663元,只有全国平均水平的53.6%;纺织业16222元,只有全国平均水平的55.5%;农副食品加工业17559元,只有全国平均水平的60.1%。最高与最低行业平均工资之比为11:1。从企业、事业、机关分组数据看,2008年城镇在岗职工的平均工资最高的是机关,为33869元,是全国平均水平的1.16倍;其次是事业单位,为29758元,是全国平均水平的1.02倍;最低的是企业,为28359元,是全国平均水平的97.0%。在行业内部,职工工资不断向管理者倾斜,管理者与普通职工的收入差距继续扩大。央企资产比较集中的27个主要行业,平均工资最高与最低差距倍数,从2002年的3.5倍扩大到2004年的6.4倍。如果把收入较高行业的管理者与收入较低行业的普通职工工资相对比,差距在百倍以上。
我国的工资结构有如下几个令人不安的特点。一是工资增速总体上低于GDP增幅,更低于财政收入增幅,走的是富国寡民的道路。二是工资大幅度向垄断企业职工和行政机关倾斜,走的是贫富差距不断拉大的道路,平均工资增长掩盖了绝大多数人相对收入急剧下降的事实。少数人获得了经济增长的主要收益,多数人承担社会改革的成本的问题不仅没有得到纠正,而且由于垄断利益集团主导了改革的话语权而使得科学、公正的改革愈显艰难。三是薪酬大部分向管理者倾斜,并且差距越来越大。与此同时,很多地方最低工资和最低社会保障水平的提高幅度,远低于职工平均工资增长的幅度。
这一系列事实引向的一个后果是,居民拥有的财产差距越来越大。《亚太财富报告》显示,在2007年底,中国共有平均资产(资产包括实业投资、自住房等,不同于下文提到的可投资资产)达到510万美元的富豪41.5万人,而据世界银行统计,中国同时存在每天平均消费不足1美元贫困人口1.35亿。在改革开放初期的1981年,世界银行的统计显示中国居民收入的基尼系数 为0.29,不仅总体上差距不大,在城市及农村内部也相当均等。2000年冲破了基尼系数0.4的国际警戒线,2005年底已经达到 0.47;根据中国社会科学院计算,中国的基尼系数在2006年上升到了0.496。
2009年3月,招商银行联合贝恩管理顾问公司对外发布了 《2009中国私人财富报告》,首次对中国内地高端私人财富人群进行了分析;报告指出,到2008年末,中国内地高净值(指个人可投资资产在1000万元人民币以上的)人群达到了约30万人,共持有达8.8万亿元可投资资产,相当于当年GDP的29%。而在这30万高净值人群中,超高净值(个人持有可投资资产超过1亿元人民币)的人数接近1万人,个人财富总量1.4万亿,在高净值人群内部财富占比达到16%。另外,根据银行的统计数据显示,约20%的存款人占据了约80%的存款,而5%左右的存款占据了近50%的存款。这些数据清晰显示,目前我国存量财富主要集中在少数人手中。在政协十一届常委会上,中国财富的“集中度”正在受到政协常委和委员的热切关注。蔡继明委员说:“中国权威部门的一份报告显示,0.4%的人掌握了70%的财富,财富集中度高于美国。”目前中国已经成为全球财富最为高度集中的国家。中国财富向富人的集中度正在以年均12.3%的加速度在增长,是全球平均增速的2倍。
问题是普通居民收入低,存量财富少,缴的税却多。财政部2008年8月在官方网站发布《2008年上半年税收增长的结构性分析》的报告显示,2008年上半年个人所得税完成2136.73亿元,同比增长27.2%,增速比去年同期回落了1.3个百分点;其中,工薪阶层所得税收入1308.05亿元,同比增长41.2%,比上年同期加快5.8个百分点。从财政部的数据可以得出两个结论,第一是2008年上半年有61.24%个人所得税来自于工薪阶层,这一比例比2000年的42.86%上升18.38个百分点;第二是工薪阶层个人所得税同比增长速度高于整体个人所得税增长速度14个百分点,而且同比增速在继续加快,说明工薪阶层越来越成为个人所得税的主力军。国家统计局2009年一季度统计数据显示,工薪阶层人均负担的每月消费性支出达到2013.6元,超过了每月2000元的个人所得税“起征点”标准,说明居民部分基本生活费用也被征税,工薪阶层的税负过高已经无可争议。
中国居民收入分配不公,收入差距过大,缴的税又高,中国普通老百姓很难真正富起来,更要命的是我们还没有富起来,就发现自己面临老龄化问题了。
2006年2月23日首次公布的《中国人口老龄化发展趋势预测研究报告》指出,中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在2004年底达到1.43亿,占总人口的10.97%,这表明中国目前已进入老龄社会,并且正处于快速老龄化阶段。美国战略与国际研究中心 (CSIS)2009年4月发布报告称,到2030年时,中国将是比美国还要老龄化的国家,到2050年,将会有4.38亿中国人年龄达到或超过60岁,其中1.08亿人超过80岁;2005年相对每100名适龄工作成年人,仅有16名中国老年人,但这一老年抚养比到2025年将达到32%,到2050年将达到61%。尽管中国可以采取以老养老,改变人口政策等办法缓解老龄化问题,但可以肯定,中国未来面临的养老问题是一个沉重的话题,养老金缺口将是中国未来政府长期面临的严峻考验。2004年中国基本养老保险的支出总额达到3502亿元,比2000年增加了65.5%,中央财政对基本养老保险的补贴支出攀升到522亿元,政府、企业、社会都已经感到养老保障方面的压力正在显著加大。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