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失败史》
第39节

作者: spencerhuang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12-03-02 21:49:27

  席间,Alex和陈升聊起了关于电子产品方面的话题,原来Alex早年也是学电子工程学专业的,对于电子产品有着非常浓厚的兴趣。陈升和他
  聊得很投机,不觉已到下午2点,席散。
  回到住处,陈升和女朋友认真研究了Alex提供的那份清单,原来都是一些欧盟对于产地、包装、外壳、电子原件、材质等方面的规定,写得

  非常详细。两人一合计,反正又没让自己出钱,出力的事情就当锻炼身体吧。
  于是,他们开始在厂家和Alex之间频频协调、沟通。提供这种文件、样品、报价、外观、包装,如过五关斩六将一般地过了近一个月。
  第一批,120箱货物由厦门港登上了发往利物浦的货轮。
  虽然,货值仅有8万块钱不到,其中还包括了环球贸易公司的定金。但是陈升还是有点担心,毕竟是第一次做。在国内,即使有什么问题,处
  理起来也容易,而一旦出了国门就像放出的风筝,断了的线,再也回不到自己的手中。
  倒是Alex,在长达一个多月的船期里,常常邀陈升一起吃饭、聊天。这不仅稍微打消了陈升的疑虑,也增进了两人之间的友谊。虽然一个

  是老家伯明翰的球迷,而另一个则喜欢曼联,但他们却常常在周末下午,一起去厦门大学的上弦场踢球。
  32天之后,船到达了利物浦港。。。
  从此,陈升开始了他与Alex合作的贸易生涯。
  后来,他注册了自己的贸易公司,依靠着前两年打下的众多客户基础,陈升在贸易领域如鱼得水。
  只要Alex提出产品需求,陈升很快就可以从他那超过300个的卫星客户之中找到一条“通道”。这些客户当中,有企业主,有银行职员,有贸
  易商等等,各式各样,不一而足。他们或许是“通道”的终点,或许是“通道”中的一环,但是,正是有了他们的存在为陈升提供了找到商品和
  发现商品的捷径。
  反过来,如果客户能够提供某种产品,陈升就会向国外的公司进行推荐。
  除了Alex,陈升以前还储备了许多外籍客户,这些人当中有一些也是像Alex这样的贸易商。
  于是,陈升开始“复制”他的贸易模式,借着他们所有人的力量,从前播撒的种子正在以惊人的力量成长!
  这是在众多卫星客户构成的这个“封闭体系”之中,进行“签名营销”的结果,使自己成为整个体系转动的轮轴。而轮轴,不仅是动力输出的起点,也是控制方向的拐点。
日期:2012-03-04 21:07:56

  @总有日出1125 2012-03-04 16:00:57

  1、 如果我还是一心要创业,我应该先选行业,再找工作;还是应该在工作的同时寻找行业机会
  2、 现在36岁的年龄,再按照这样的轨迹去做创业准备的话,会不会有些晚
  3、 我知道之前自己缺乏积累,导致目前的困境,但我如果明知对以后不会有很大的帮助,却还说服自己留在这,是否矫枉过正
  4、 如果我一边在这间公司上班,一边了解其他的自认为适合发展的行业,是个合理的选择吗?毕竟年纪不小了,真的不想再频繁的换工作了
  5、 如果以后我再创业,应该注意些什么?
  ...........
  -----------------------------

  嗯~!非常感谢,兄弟现身说法,并不惜自己“体面”向我们展示着充满真实感的创业风景。
  许多创业过的兄弟读起我的文章都说“深有体会”,可偏偏我这些文章是非常希望那些还没有创业兄弟能够认真看的。
  “沉船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这首诗会不会“沉船”和“病树”看了比较感慨,而那些悠游而过的“千帆”和拔地而起的“万木”很可能根本没有意识到。
  您的创业经历我大概看了一下,第一次的幸运非常可惜,这次的失败我觉得主要和个人修养有关系。但是,明显经过这次,你的修养已经提高了许多,就不再多说了,冷暖心自知!
  接下去的所谓“一些”不过是心中“创业”梦想不死,犹如赌桌上的赌徒,一直想翻本,不论是百家乐还是斗地主都想去碰碰“运气”,在这样的心态下要做好一个不熟悉的行业,自然是难度很高的,需要幸运女神足够的配合度才行。

  好来,您认识到了这个问题“做熟不做生”。开始寻找契合自身资源的项目时,才发现虚度的光阴中其实并没有积累下多少资源。
  您说的对,在我看来资金成本一直都不是主要的,在我做的所有生意中,除非是我独资。否则,我绝对不会出资金的大头,一定是把所有的环节都考虑好了解决办法之后,再去找资金参股。这样的做法不仅能使自己去的很好的议价空间,还能够尽量降低自己的风险系数。做生意,输赢没有绝对,我也不想亏钱啊。
  您现在的心理状态似乎比刚输了第一次后的情况好了许多,也总结出了不少问题,我就您提出的5个问题,做出我肤浅的回答。
  1 “如果我还是一心要创业,我应该先选行业,再找工作;还是应该在工作的同时寻找行业机会”
  这个要看您自身的生存状况而定,如果朝不保夕,有一顿没一顿,就不要谈什么行业了,有什么工作就先做吧。做进去再说!但是在做的时候要留心观察,每个行业都有一条长长的“锚链”这条锚链上的很多环节都可以是创业的切入点。
  我举个例子,零售业,也就是便利店。假如你生活所迫去零售店做收银员。那么,你有几个方面的东西可以学习。
  1 那种商品好卖?我以后能不能就进入这个领域?比如,关东煮卖的特别好,那我晚上能不能去摆一个?
  2 商店的物流是怎么配送的?我以后能不能就进入这个环节?有没有什么需要改进的地方?
  3 店面多大?店租多少?请了几个人?每天要有多少的营业额才可以保本?这些问题对于将来无论是餐饮还是服装还是其他各种门市经营都是很重要的第一手资料。你回头想想当初开店有没有调查到这个地步?
  4 周围什么店生意好?他们怎么经营的?
  我想,在没有很明确的行业指导的情况下,还是先找个和你理想比较近似的行业先工作,慢慢的机会就回来了。否则,你就直接投身自己感兴趣的行业进行创业前摸索即可。

  2 “现在36岁的年龄,再按照这样的轨迹去做创业准备的话,会不会有些晚”
  一点都不晚,听说刘邦打天下的时候46岁了,你要创的业不会比他大,你的年龄比他还小,怎么能说晚呢?
  3 “我知道之前自己缺乏积累,导致目前的困境,但我如果明知对以后不会有很大的帮助,却还说服自己留在这,是否矫枉过正”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