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这才叫创业团队--携程网事》
第20节作者:
高级幕僚 1997年,李梓正被选为河南省金博大商务酒店的董事长。上任后,李梓正碰到了一个非常棘手的问题:客房跟餐饮不一样。对于餐饮来说,今天卖不出去,明天还可以接着卖,价格也不会差到哪里去。但客房呢,今天卖不出去就是一个永恒的损失了。同时,酒店的地域性很强,如果想让各地的人都知道,要花很大的广告费。
这个问题一直困扰这李梓正,直到有一天下午,李梓正接到了一个网络酒店会员的征求函。
这个征求函是从英国的一家公司发来的。内容是:如果你愿意给网络酒店一定的提成,同时能给顾客一定的优惠。那么,网络酒店上面所有的顾客都是你的。
好!这个方法太棒了。李梓正想起了出差时也曾接触过类似的网络模式,什么环球卡,民惠卡等等。如果现在进入这个行业,绝对有戏。
认可这种商业模式并看准了这个市场机会后,1998年5月,李梓正北上北京并创建了金色世纪网络订房服务有限公司。市场定位于服务商旅客户,采用会员制度,推出全国统一标价398元人民币的金色世纪酒店预订贵宾卡。
刚开始,市场响应相当强烈,李梓正的订房业务开展得有声有色。但是后来,李梓正还是碰到了麻烦。由于一些酒店不遵守合同,为了争抢客户而私下打折,出现了贵宾卡会员的价格高于普通客户的价格。
面对会员的投诉和离去,李梓正采取了强有力的手段。对那些三番五次出现违约的酒店坚决地说了“拜拜”。同时向消费者郑重许诺,如果出现上述情况,金色世纪按照酒店的差价双倍赔给顾客。
由于方法及时有效,金色世纪也在北京的酒店预定行业站稳了脚跟。
接着说刘志刚。
1997年,刘志刚参与创办了北京现代运通商务旅行服务有限公司,并担任副总经理职务。
两年后,刘志刚离开现代运通,再次创办了一家订房折扣服务公司,名字为北京百德勤旅行顾问有限公司,同时推出电子商务网站Lohoo.com。
为什么要创办新公司呢?
刘志刚发现:1998年,平均房价在300元-500元之间的酒店,其订房渠道构成中,仅有12.8%来源于订房网站,77%仍来源于酒店直接预订、旅行社、酒店代表机构等传统渠道。
从这一点看来,说明网上订房这块市场的需求非常大,再成立几家公司都没问题。于是,刘志刚决定独自闯进来了。
上面所说的四家订房公司,就是季琦要收购的对象。季琦到底想收购哪几家公司呢?是否收购成功呢?请看下回分解。
日期:2009-12-07 11:40:31
第三节 开始收购
一、洽谈真的很艰难
2000年1月的某个午夜,窗外大雪纷飞。此时,季琦却毫无睡意,原因不是因为几个小时前喝了一杯特浓咖啡,而是因为白天看新闻时,看到美国在线收购了时代华纳的消息。
这条消息对携程来说,似乎是一种征兆和暗示,让因为有事情而来北京的季琦兴奋不已。
季琦此次来到北京,除了北京分公司刚刚成立、要参加新闻发布会之外,还有一个更重要的任务,就是确定收购对象。
收购谁呢?在北京长安大厦携程的办公室里,季琦上午忙着联系,下午分别见了现代运通、商之行、金色世纪、国信商盟、百德勤等几家公司的负责人。
在IT圈内,这些名字不是很响亮,但在宾馆订房行业里,他们赫赫有名,每个月订房量不少于四五千间夜(间夜,行业术语,即一间房入住一个晚上),携程跟他们相比起来,只能算小巫见大巫。
季琦要见的第一位,是现代运通的总经理王胜利。
在与季琦见面前,王胜利听说过携程这个名字,但没什么特别印象。王胜利曾经登陆过携程旅行网,也很仔细地看了订房中心这一块,但没看出有什么特殊之处。
听到季琦想见面的消息,王胜利心里琢磨:这几个年轻人圈了一笔钱,想找些事情做做,他们对酒店预定又不熟悉,应该是向我求教的。聊就聊呗!看看大家有没有合作的机会。
见面后,季琦先跟王胜利讲在美国的感受,说说他第一次认识互联网时的震撼。随后介绍了携程做酒店预订的情况。
这一切都在王胜利的预料之中,这家名不经传的小公司果然是刚刚入行。但是,季琦接下来的问话却让王胜利大跌眼镜。
“你们公司卖吗?”季琦盯着王胜利问。
“我从没考虑过这个问题。”王胜利很莫名其妙。
“那你不妨考虑一下,如果卖的话打算卖多少钱?”季琦继续说:“我们要么是合资、战略联盟伙伴,要么就是竞争对手了。”
“那好吧!我先走了,我们公司想卖的时候,再告诉你。” 王胜利满腹狐疑离开了长安大厦,心里想:这个年轻人的脑子绝对有毛病。
实际上,在与季琦见面的时候,王胜利对携程这家公司及其四个创始人一点都不了解。刚聊的时候,王胜利觉得对面这位年轻人很有魄力,尽管创办公司的时间不长,名气也不大。可是后来,季琦很直接地问”你们公司卖吗”这句话时,王胜利总觉得太突然了,觉得这个年轻人太狂妄了。第一次见面就要收购自己的公司,他了解现代运通在酒店预订行业中的地位吗?这个成立还不到一年的公司有钱买我公司吗?
季琦见的第二个人是商之行的吴海。
也许都是做业务出身的吧,吴海跟季琦聊得非常投机。
吴海很坦诚地跟季琦谈了他的情况和对酒店预订行业的看法。
吴海说:“当一家企业的业务量做起来之后,仅仅凭靠自身的资金积累,是很难将公司做大的,融资是必然的选择。”
吴海继续说:“我已经跟所罗门兄弟公司谈了,准备把公司的大部分股份卖给他们,我自己保留少部分股份。所罗门公司项目经理也答应了我的一些条件,包括一年后不低于目前价格的金额收购我手中的股份,给商之行的员工买保险等等。”
季琦一听,惊呆了,忙问:“你准备将公司卖给华尔街那家投资银行?”
“是的。如果不是因为所罗门兄弟公司的项目经理和律师这段时间有点忙,我早就将公司转让给他们了。”吴海说。
“那我们合作呗!”季琦似乎发觉还有一丝希望。
“我先等他们怎么给我答复再说吧!”
吴海没有回答是否愿意将自己的公司卖给携程的问题,季琦只好亲自将吴海送给电梯门口,目送他离去。
季琦接着见了百德勤、国信商盟和金色世纪这三家公司的负责人。
百德勤的董事长陈雅林说,艺龙的老板唐越已经跟他们谈得差不多了,艺龙的报价是1200万元,如果携程给出的价格比1200万还高的话,就有合作的机会。否则,只能说声很抱歉。
金色世纪的老板李梓正说,“与其刺刀见红地在市场上碰面,不如坐下来谈合作”,季总,你说的这句话很有道理。但是,我的信念却是,勇士是死在战场中,不可能失败在谈判桌上。我们可以谈些别的合作项目,谈收购就不必要了。
国信商盟的负责人也斩钉截铁地对季琦说,他们是不会将自己亲手创办的公司卖给别人的。
在这五家公司里,给季琦印象最深的是现代运通和商之行。他觉得吴海的认识很全面、很系统,而王胜利的思路很清晰、很独特。至于其他三家公司,季琦对他们评价一般,特别是最后两家公司,他们不可能卖,季琦也不会买。但是,能不能收购前面这两家公司,季琦心里也拿不准。
日期:2009-12-09 11:20:17
二、终于打动了吴海
季琦决定把精力集中在吴海的身上。因为吴海已经有打算转卖商之行的念头,同时,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风投软银的合伙人石明春对携程团队说,他们的投资是以是否收购商之行为前提条件,如果携程顺利地收购了商之行,软银的资金立刻打到携程的帐户上。
季琦给吴海打了好几次电话,说想跟吴海继续谈合作。但吴海都在电话里委婉地拒绝了。
吴海尽管屡屡拒绝,但这并没有减弱季琦的执着。季琦是一个“不到黄河心不死”的人,对自己心仪的对象,他是不断继续保持沟通的,他相信,精诚所至,金石为开。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