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枭雄张作霖与其所处的风云时代》
第34节

作者: 待到花儿开时
收藏本书TXT下载
  1882年朝鲜发生叛乱,吴长庆带着袁世凯到朝鲜平叛,袁世凯表现很是抢眼,带头冲锋陷阵,办事细心得体。26岁的袁世凯就被封为“驻扎朝鲜总理交涉通商事宜大臣”袁在朝鲜办事雷厉风行,手段果敢。有效的遏制了沙俄和日本对朝鲜的渗透,日本人把他视为眼中钉,在甲午战争前多次谋划了针对袁世凯的刺杀行动,多亏小袁同志机警外加上小时候练就的功夫功底,躲开了暗杀行动。

  日期:2012-02-13 18:14:33
  袁世凯从朝鲜回来之后,在北京赋闲了一段时间,他利用这短时间,广泛的结交朋友,编织自己的关系网。不久新工作分配好了,到去温州,处州两府做道台。相当于副市长的位置吧,但是袁世凯更喜欢在部队里工作,就在这个时候,机会来了。清廷全国都在讨论训练用西式办法训练的新式军队,原来满清入关的时候,最得力的是满清的八旗部队,有句话叫满人过万天下无敌,可见战斗力的强悍。满族最早在东北山里那个穷乡僻壤,物资缺乏,所谓的八旗兵其实平时就是老百姓,带着老婆孩子上山挖人参,采松子。听说大汗要领兵打仗,全家老小欢天喜地,老婆孩子盼着当家的出去多抢劫点东西回家。带着这种愉快的心情去打仗,走到哪抢哪,军粮都不用准备。效率自然是高!汉人的军队向来是只给八旗兵逃跑的屁股看。等到满清入了关,八旗兵都成了开国元勋。国家出钱养了起来,战斗力极具下降。到了清末,八旗兵和绿营兵面对洋人的快枪大炮。没有一点还手之力。要说洋人打不过还是有情可原,可是这群八旗兵,连洪秀全领导的太平军,——这群拿着粪叉洋镐的农民也打不过。这脸真是丢大了!最后咸丰皇帝只好动员汉臣自己组织练兵抵抗太平军,其中以曾国藩的湘军,李鸿章的淮军出名。这些自己的组织的团练多以同乡的亲戚关系为纽带,什么三叔二大爷,老爹领着儿子,被敌人砍死一个,全部队的人一起愤怒!杀敌不用政委作好思想工作,全军心里都就一个字——报仇!所谓参军亲兄弟,上阵父子兵。可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这些地方武装也渐渐的落后了,士兵邋遢懒散,一手拿枪,一手拿着旱烟袋。站没站像坐没坐相,杀敌无术扰民有方。全国对于西式练兵方法普遍看好,可是不知其中要领。有一个清朝官员看见洋人练兵后竟然做出了如下的描述:“西人练兵,列为方队。步伐整齐,见到长官,皆手举到头边,拔一根头发,抛到地上,以示尊敬。”

  袁世凯向他的兄弟加谋士的徐世昌请教如何获得操练新军的位置,徐世昌给袁世凯出了两条计策:第一他们刊行了几本书,其中一本是袁世凯写的《练兵要则十三条》是袁世凯结合在朝鲜训练新兵的经验总结出来的,有很强的可看性。第二是制造舆论袁世凯把这些书交给督办新军的最高领导——弈䜣、弈劻、翁同龢、荣禄看,反响不错,皆夸赞小袁同志是个人才。1895年12月袁世凯被保荐到天津小站去办练新军,他的谋士徐世昌也一同前往。

  日期:2012-02-13 18:16:22
  袁世凯在小站练兵很有成效,他聘请德国教官作指导,又在天津武备学堂挑选百余学生坐各级军官,培植个人亲信。他的部下很多都成为,民国的军政要人。如徐世昌、段祺瑞、冯国璋、王士珍、曹锟、张勋等,小站练兵是袁世凯发家的一个转折,也奠定了他一生事业的基础。
  袁世凯是个好高管——他对属下恩威并施,以情动人。一次选拔最高军官的考试前,袁世凯把段祺瑞叫到自己的办公室,把一个纸条塞给他。第二天考试,各位军官一看傻眼了,考试题出的千奇百怪,冷僻生疏。只有段祺瑞答了满分,众人大惑不解。原来袁给段祺瑞的纸条就是考题。后来的冯国璋、王士珍也是同样地办法得以通过。几人对袁世凯感激涕零!袁世凯有一个小本本,上面记载的部下各个军官自己及父母的生日,每到对方父母寿辰,袁世凯会不动声色的送去寿礼,感动的部下无以言表。袁府做什么好吃的,袁世凯会派人分几份儿送给段祺瑞等几位大员。渐渐的袁世凯形成了自己的势力,他训练的新军只听他一人的命令。他手下有北洋三杰;段祺瑞性格果敢坚毅,权欲极强号称“北洋之虎”。王世珍智勇双全,号称“北洋之龙”。冯国璋对袁世凯忠心耿耿,人称“北洋之狗”。他们三人以后还要作详细的记述。

  日期:2012-02-13 19:32:00
  经过了庚子国难之后,清朝军队的老班底已经被联军给报销的差不多了,当务之急就是建立一支用西式新法训练的军队,袁世凯当然希望自己担任训练军队的职务。办法还是有的,袁世凯有一个独门绝技,就是能迅速的示好关键人物。马屁拍得没有痕迹,拍的人飘飘然,拍的人心里舒坦。袁世凯深知李莲英在慈禧身边的分量,李莲英并不是像有人想象的那样狗仗人势飞扬跋扈,相反,他为人谨小慎微,很知道进退。在宫中他不但和慈禧太后的关系很好,光绪皇帝对他也留有很好的印象。慈禧西逃的时候,一天寒风凛冽,慈禧一行来到一个穷乡僻壤,李莲英晚上巡查发现光绪皇帝还在屋里面徘徊,慌忙问皇帝为什么还不睡觉?光绪皇帝答道:“没有被褥怎么睡觉”李莲英这才发现众人竟没有给光绪皇帝准备被褥,李莲英立刻流着泪跪在地上,“奴才该死”把自己的被褥给光绪抱来。袁世凯为了巴结李莲英,连续多年给李莲英送去贵重的礼物,却从来不提要求。等李莲英派人去问,袁世凯只说:“仰慕公公为人,并无一事相求”搞得李莲英都不好意思了,主动到袁府来拜访,最后两人竟然拜了把兄弟。袁世凯对李莲英的手下人也很客气,太监历来是最被人看不起的,袁大人能够对他们彬彬有礼感动的太监无以言表,在李莲英面前提起袁大人的好,自然是数不胜数。有了“九千岁”在慈禧太后面前说好话,况且慈禧太后对袁世凯的印象也很好,老佛爷最狼狈西逃得时候,袁世凯派人千里迢迢送来几千两银子,感动得慈禧心里暖乎乎的。袁世凯本人的确也很能干!那就让他训练新军吧!编练新军是全国性质的,计划在全国设立三十六镇新军,一镇有一万两千人,相当于一个师。袁世凯在直隶负责编练六镇新军,慈禧太后提了一个条件,这六镇新军必须有一镇是由满人控制的。训练新军袁世凯驾轻就熟,而且还有段祺瑞王士珍等帮手,袁世凯还在保定开办了一所学校——北洋陆军速成武备学堂,也叫保定军校。这所学校相当的牛!看看它培养出的学生吧——吴佩孚、孙传芳、蒋介石、李济深、叶挺、张治中、傅作义、白崇禧、邓演达…保定军校的第二任校长蒋百里也是相当的有名!早在日本侵华之前他就断定中日必有一战,并针对国情制定了对日作战的战略指导思想《国防论》后来蒋介石领导的抗战完全是以蒋百里先生的思想作为对日作战的指导。全国号称三十六镇新军,其实真正练成的只有袁世凯的北洋六镇和湖北张之洞的一镇新军,其他的都是骗军费的,这种良莠不分的部队后来都成为民国时期那些军阀部队的老班底。袁世凯这六镇新军除了有一镇由旗人控制外,其他的都由袁世凯小站练兵的部下段祺瑞、冯国璋、王士珍等作为一镇统领。这些人对袁世凯忠心耿耿,可以说这五镇新军成为袁世凯的私家部队了。袁世凯以后纵横政坛跃身为中华民国大总统也全靠他一手编练的新军。

  日期:2012-02-13 22:34:20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