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介绍
为什么你不知道美联储是私有的中央银行?
为什么美国总统遇刺的比例高于美军诺曼底登陆一线部队的伤亡率?
为什么房地产贷款增加越快,你手中的人民币就越不值钱?
为什么美国的国债和MBS是在给中国人民“打白条”?
……
自1694年英格兰银行成立以来的300年间,几乎每一场世界重大变故背后,都能看到国际金融资本势力的身影。他们通过左右一国的经济命脉掌握国家的政治命运,通过煽动政治事件、诱发经济危机,控制着世界财富的流向与分配。可以说,一部世界金融史,就是一部谋求主宰人类财富的阴谋史。
通过描摹国际金融集团及其代言人在世界金融史上翻云覆雨的过程,本书揭示了对金钱的角逐如何主导着西方历史的发展与国家财富的分配,通过再现统治世界的精英俱乐部在政治与经济领域不断掀起金融战役的手段与结果,本书旨在告诫人们警惕潜在的金融打击,为迎接一场“不流血”的战争做好准备。
随着中国金融的全面开放,国际银行家将大举深入中国的金融腹地。昨天发生在西方的故事,今天会在中国重演吗?
(一)
他们眼中的货币
他们眼中的货币
“只要让我控制一个国家的货币发行,我不在乎谁制定法律。”
梅耶.罗斯切尔德
“我坚信银行机构对我们的自由的威胁比敌人的军队更严重。”
“如果美国人民最终让私人银行控制了国家的货币发行,那么这些银行将先是通过通货膨胀,然后是通货紧缩,来剥夺人民的财产,直到有一天早晨当他们的孩子们一觉醒过来时,他们已经失去了他们的家园和他们父辈曾经开拓过的大陆。”
美国第3届总统托马斯.杰弗逊
“银行想要杀了我,但我将杀死银行”
美国第7届总统安德鲁.杰克逊
“我有两个主要的敌人:我面前的南方军队,还有在我后面的金融机构。在这两者之中,后者才是最大的威胁。我看见未来的一场令我颤抖的危机正在向我们靠近,让我对我们的国家的安危颤栗不已。金钱的力量将继续统治并伤害着人民,直到财富最终积聚到少数人手里,我们的共和国将会被摧毁。我现在对这个国家安危的焦虑胜过以往任何时候,甚至是在战争之中也是如此。”
美国第16届总统林肯
“(现代)银行原本就是不公正的,它带着罪恶降生。银行家们拥有着地球。剥夺他们的一切,但留下创造储蓄(Deposit)的权力,他们只需要动动笔,就能创造出足够的储蓄来赎回他们丢失的一切。但是,如果剥夺了他们创造储蓄的权力,一切财富的好运都会消失,也包括我自己的,它们(创造储蓄的权力)应该消失,因为这将带来一个更幸福和更美好的世界。但是如果你们愿意继续成为银行家们的奴隶,并为你们的被奴役支付费用,那就让他们继续创造储蓄好了。”
约四亚.斯坦普爵士 英格兰银行行长,英国第二富豪
“列宁曾说过颠覆资本主义制度最好的办法就是使其货币贬值。通过连续的通货膨胀过程,政府可以秘密地、不为人知地没收公民财富的一部分。用这种办法可以任意剥夺人民的财富,在使多数人贫穷的过程中,却使少数人暴富。没有任何手段能像它(通货膨胀)这样如此隐蔽和可靠地来颠覆现政权了。这个过程潜在地积聚了各种经济规律中的破坏因素,一百万人中也不见得能有一个人看得出问题的根源。”
凯恩斯,1919
“在没有金本位的情况下,将没有任何办法来保护(人民的)储蓄不被通货膨胀所吞噬,将没有安全的财富栖身地。这就是那些福利统计学家激烈反对黄金的秘密。赤字财政简单地说就是没收财富的阴谋,而黄金挡住了这个阴险的过程,它充当着财产权的保护者。如果人们抓住了这一核心要点,就不难理解有人对金本位的恶意诽谤了。”
格林斯潘,1966
“如同自由一样,黄金从来不屈居于低估其价值的地方。”
莫里尔,1878
中国青年报 破译金融世界的“达芬奇密码”
谁是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真正的掌控者?或许,这个疑问不足以引发每天为生计奔忙的凡俗大众们的兴趣和探究冲动。而你可能不知道,这种忽视,恰恰就是那些“真正的掌控者”所乐见的。
“看不见的手”
150年前,隐秘的欧洲金融权贵罗斯切尔德家族保留着一句名言:“绝大多数的人民在智力上不足以理解这个系统(支票货币和信用货币),以及这个系统所衍生出的资本和巨大优势,他们将承受压迫而毫无怨言,甚至一点都不会怀疑这个系统损害了他们的利益。”多年之后,罗斯切尔德家族的子孙,几乎控制了所有发达国家的货币发行权,掌控了全球金融命脉,成为“大道无形”的幕后操控者。
严密的家族控制,完全不透明的黑箱操作,像钟表一般精确的协调,永远早于市场的信息获取,彻头彻尾的冷酷理智,永无止境的权力欲望,和基于这一切之上的对金钱和财富的深刻洞察,使得罗斯切尔德家族在世界两百多年金融、政治和战争的残酷漩涡中所向披靡,建立人类历史上最为庞大的金融帝国。而已经广为人知的美国摩根家族、洛克菲勒家族财团,其发家史的早期,都与罗斯切尔德这个名字存在或明或暗的联系。
正是这样一些素有渊源的“国际银行家”们,从美国建国时期刺杀林肯争夺货币发行权,到成立私有化的美联储、废除“金本位”,到一次和二次大战幕后贷款两边下注大发战争财,再到战后策划石油美元、引爆第三世界国家的债务危机,对日本、东南亚、俄罗斯等国实施金融突袭,终于向着他们构建“世界新秩序”的目标一步步靠近。美国第3届总统托马斯·杰弗逊曾警告说:“如果美国人民最终让私人银行控制了国家的货币发行,那么这些银行将先是通过通货膨胀,然后是通货紧缩,来剥夺人民的财产,直到有一天早晨当他们的孩子们一觉醒过来时,已经失去了他们的家园和他们父辈曾经开拓过的大陆。”不过,他的警告相对于罗斯切尔德的家族遗训,显得那么微不足道——“只要控制了货币发行权,我不在乎是谁制定法律。”今天,当年的“新大陆”早已被金融财团所控制,而“国际银行家们”扩张的脚步并没有停止。与他们相比,所谓富豪榜上的那些首富们、索罗斯等“金融骇客”、如同占星术士般神秘的前美联储主席格林斯潘等人,不过都是前台表演的演员,一定程度上,他们只是些为幕后操控者辛勤服务的马前卒。
马克思预言的现在进行时
一本通俗易懂的金融史著作,足以掀起广大普通读者强烈的求知欲望。长期以来,囿于专业性门槛的束缚,全球金融、货币发行之类的问题探讨,似乎总是少数“专业人士”的专属领域。《货币战争》一书,打破了这种无形的“垄断”,它告诉人们一个古老的箴言:天底下从无秘密,不过是有人故意隐瞒事实,而有人闭上了眼睛。
对罗斯切尔德家族及“国际银行家”群体的揭秘,对于理解现代金融史有着重大意义。这是在真实生活中展开的生动世界,而不是枯燥的教科书里抽象的教条。通读此书,你不得不承认,那个冥冥之中的“上帝之手”是存在的,他并不虚幻,而就躲藏在人们的钱包里——国际银行家们才是拥有“看不见的手”的主宰者,他们组成了真正统治世界的“精英俱乐部”。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