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长安------心中的盛唐》
第10节

作者: 电波青年
收藏本书TXT下载
  然而还没等连伊把礼行完,一位歪梳着云鬓稍年长些的女子便打断了连伊。那女子刚才被建宁王以皇姑相称,是玄宗的第十三个女儿信成公主。这信成公主斜眼瞅了瞅连伊,极为不屑,一脸没好气地对广安王说:“儒儿,以后少把不三不四的人带到这儿来。”
  连伊一惊,哑口无言。
  而那平日在外嚣张惯了的广安王李儒,此刻却非常乖巧,待他应了句:“是是,公主”后,便把连伊扯到一旁。一旁另一位被称为寿春公主的女子,倒是满面和善。她让连伊坐在自己身旁,淡淡对她说:“我与你过世的嫂嫂挺相熟的,以后可以常到我府上玩。”

  连伊望着寿春公主,心中很感激她为自己解围。可她还是满团疑惑,到底是哪里冒犯了信成公主。
  日期:2012-01-22 13:40:00
  原来前些日子,信成、建平两位公主和杨家争起了一片沃田。争来争去闹到圣上那儿,最后不但两位公主没争来地,还被圣上追回了从前御赐的大内物品。尽管这已经够颜面扫地了,信成公主却还更倒霉些,她的丈夫驸马独孤明竟然因此连官职也丢了。此时的她一腔怒火,也不怪得对连伊恶言相向。
  然而,连伊并不知道这些。其实在连伊那般年岁,即便知道了原委也会觉得不服气吧。只不过服不服气这一回事,在恢宏长安城中,又何其不是桩笑谈。
  连伊于是小心翼翼,在寿春公主身旁不敢多言语一声。倒是二十出头的寿春公主像是个热心肠的女子,片刻之后又开始叮咛广安王:“儒儿,别忘了待会儿外面消停下来,悄悄去给皇姑母(玉真公主)请个安,刚才她老人家先来这边时还问你哪儿去了呢。”
  “哦,知道了,谢谢小姑姑。”广安王面对寿春公主似乎比信成公主随意的多,像是很相熟的样子。
  于是又两曲过后,广安王便要起身往外去。连伊在这里坐得不是滋味,也想起身。谁知寿春公主却对她笑呵呵的说:“妹妹,跟姐姐去前面看看那些赋诗作画的如何?”
  连伊听到公主殿下称自己为妹妹,顿时一惊,慌乱中连忙想行礼谢罪,却被寿春公主拦了下来:“见外了,我与你过世的嫂嫂情同姐妹,你自然是妹妹。”
  连伊抬头望寿春公主笑得真诚,竟一瞬间满是感激,真如同见到家人一般。于是下一刻她跟着寿春公主来到外面,是多么想一睹那文人墨客们的风情长安。

  外面诸位早已经喝开了,果真有人行文走笔,有人泼墨成画,在大殿内聚了一处又一处。而大殿上厅帷幔之中,玉真公主半卧着,神态悠然望向殿下,她面前的舞池霞披如云,梨园子弟摇首摆尾,舞步纷繁。
  而连伊因跟着寿春公主,所到之处众人纷纷侧目行礼,与刚才自己在厅中大不相同。
  直至走到一位仪表堂堂的青年身后,公主才停下脚步。公主这时有些暧昧的凑到男子身边,问:“看什么呢?”
  哦,公主,”男子看是寿春公主,也并没多礼,倒是一把把公主揽进了怀里:“颜真卿在题字呢。好笔法呀。”
  公主这时转头召唤连伊过来,介绍道:“这是我的夫君,吴澄江。”
  连伊连忙向驸马行了礼。吴驸马听公主介绍过连伊后,也如公主般友好,说:“刚你哥哥也在这儿来着,这会儿去哪儿了?”

  “不碍事的,我自己在这儿玩会儿。”连伊笑笑,便转眼去看那人群中央题字的先生。
  只见那题字的先生正在蘸墨待发,似乎刚题完一张,再要起笔。
  挥洒之间,五言绝句跃然卷上,原来是王维的《鸟鸣涧》:
  人闲桂花落, 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 时鸣春涧中.

  众人惊呼好笔法,喧闹之中那诗文竟显得如此宁静。颜大人题完十分恭敬道:“在下还是最喜王右丞的山水之作,虽不十分应景,但还望献于公主殿下。”
  旁边有侍立的宦官于是上前取及卷书,快步至上殿呈与玉真公主。
  片刻之后,小宦官回来:“赏——绢绸十匹。”
  连伊在一旁看着这一切,觉得既新奇又有趣,然后远远望向上殿,见玉真公主正与一位老者相叙欢言——那就是王维大人吗……
  恍神片刻,只见另一位大人接过了颜大人笔墨,墨香依然。
  连伊终于不再像刚才那般局促,于是转身跟寿春公主说想一个人殿中四处看看。

  于是在这如梦般明眸的夜色中,她欢欣而悄然地穿梭于各人群间欢嚣,时而举杯短饮,时而在笑声后窥上一瞥。她好奇而快乐,一会儿看这边吟诗成画,一会儿望那边花舞剑扬,直至脸上微红,夜色已深。
  这便是儿时向往的长安夜色吗?——少年人梦想成真之时,你是否也懂得那种雀跃。
  脸色微醺的连伊来到一处僻静些的桌台上,提起笔轻轻蘸了些墨,也想写些什么:
  夜长安
  不眠客,不夜楼。

  觥筹依旧,良辰伴美酒;
  乱笔散墨,醉梦痴语留。
  似是琼台幻景,仿若仙榭唱游;
  酒一盏映月,诗一行忘忧。
  曲意阑珊,剑舞刚柔;

  繁华不熄,绮梦长留。
  待到她笔停落墨,却不曾想身后已有一人驻步观瞻。
  那悠然的声音在下一瞬间飘至:“姑娘好文采。”
  ……
  原来是李泌。
  连伊的脸瞬间红了起来,而众人因李泌在此便都靠拢过来,目光从四处聚集至连伊身上,她顿时觉得呼吸都困难了起来。

  下一瞬间杯酒迷离,醉意正浓,这从益州千里而至长安的少女,竟应声倒地——那红唇微启,嘴角仍留取三分笑意。
  ……
  而不远处另一个华服少年,也望着她,却无人了然。
  ……
  王可伟先生的《夏夜》

  日期:2012-01-22 15:13:56
  (十五) 嵩山论政
  连伊睁开双眼的时候,四周静得出奇,她一阵安心。
  身下被子很柔软,帷幔外阳光在偷偷蔓延,还有一旁香炉正袅娜地吞吐,微香四溢。
  下一个瞬间,她眼前浮现出昨夜片段,猛然坐起,头些许微痛。
  原来,是自己的闺室。

  静坐了片刻,连伊却怎么也想不起昨夜倒下之后的事情。
  “兰儿……”
  她张口唤来了丫鬟。
  随即,那个叫兰儿的丫鬟风风火火领着两个小丫头进了来。
  “小姐,您醒了?小姐下次还是不饮酒的好,这一倒下去都午后了。”兰儿一边帮连伊洗漱更衣一边打趣着她。
  连伊倒是有些发呆,可能还没醒过来,便任由丫鬟们摆布着。
  待梳洗完毕,兰儿召唤丫头们去布置早食,自己却抱来了一卷书轴。

  “小姐,这是今天清晨回来的时候公子留下的,说是什么颜大人为你题的,还说公主殿下都过目了,赞好的很,还赏了咱绢绸呢,您还记得不?”
  兰儿边说边展开卷轴,只见连伊昨日所做《夜长安》跃然纸上,一旁是颜大人的署名,还带上了章仇连伊作的字样。
  连伊看见着实兴奋了起来:“三生有幸,三生有幸……可是,怎么什么都不记得了……”
  “都不记得啦?!不愧是咱小姐呀,”兰儿似乎对于打趣连伊乐在其中:“您这回这么出风头,估计大小姐得乐坏了。”
  但连伊虽忘记许多,心里却似十分清楚因由,如若不是李泌前来观瞻,又怎会有人注意呢,她心中不禁一阵感激。

  用过饭食后,连伊又仔细观摩了一阵颜大人的手笔,有些爱不释手。要不是兰儿提醒她得去哥哥那儿请个安,她估计能对着那书法坐上一个下午。
  于是连伊推开房门,在夏末日光里,步伐轻盈,心情惬意。
  待转了几个弯来到哥哥院中,有小厮上前禀报连伊:“公子早上回来的时候带回位客人,这会儿又来了几位,正在书房闲聊呢。”
  “客人?”连伊有些好奇,要是平日,她估计会转身回去再找个时间来,可昨夜过后她却对哥哥的客人开始充满了兴趣。
  于是她叫仆人们都不要作声,自己蹑手蹑脚地从后门钻进了书房,来到一展花鸟屏风后。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