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在外企 - 我做会计好多年》
第19节

作者: LG漫步时光
收藏本书TXT下载
  预算的表格都是总部统一发下来的,全是excel的格式。我们自己呢,也要做一些所谓的工作底稿,然后把底稿的数据汇总就可以填表了。现在大家用excel, 都知道用公式用链接什么的,很多都是excel的高手。但我刚到BBB那个时候,能把excel用的很好的人可不是很多。其他地区的财务主任都反映填表很痛苦,因为填完之后,如果有更改,是很麻烦的事情。我则没觉得,我一拿到总部的表格,就和我的老板NJ商量,然后我自己设计了底稿的格式,再把底稿和总部的表格做链接。现在看来连个大学生都会做的事情,在当时对很多人还是有些难度的。而我做了,提高了我们预算的效率。在我们和各部门pk的过程中,一个数字的更改,立刻就在我们预算的大盘子上看到了影响。哈哈,我老板很满意。他和香港那边那个主管的关系不错,NJ没来北京的时候,在香港工作过几年,和那个主管――就叫他NK――算是不错哥们儿。我的表现NJ估计也和NK谈过,所以过了半年,NK对我也越来越客气。


日期:2008-11-14 14:43:00

  在BBB呆了半年,就到了年底评估的时候了。
  不知道现在四大是怎么做评估的,至少在我在AAA工作的那会儿,系统的评估体系还没建立。我们每个人的年度评估是怎么做的,我到现在也不知道,总之那会很不透明。我第一次接触系统的绩效考核和评估,则是在BBB了。我后来和摩托罗拉、IBM、三星这些公司的人接触过,了解了一些他们评估的方法,发现BBB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确实做的相当地全面了,可以说其他大公司做的事情BBB都做了,而且有些事情比其他大公司做的还要早还要专业。

  尽管这个帖子是给会计们看的,但我还是想说说人力资源管理方面的事情,主要是考虑现在还在初级岗位的朋友们,能够知道一个公司是怎么评价判断一个人,有利于大家工作中有的放矢;而对于即将走上管理岗位的朋友们,也可以了解一些基本的知识,毕竟,你往管理的职位上走,对人的管理是非常重要的一关。
  下面这个图,是从网上找的,忘了原画者的名字了,在这里表示一下感谢。
  这个图是比较简单的,有些公司还会根据具体情况把横竖坐标的意义做些改变,或者把这个图复杂化,但基本的精神也就是这个样子的了。

日期:2008-11-14 14:45:00

  基本说来,就是一个公司的员工可以分为四类人,A类是能力强工作态度也好,这些人是公司需要保留并给予提拔的;D类能力弱一些但态度很好,这类人公司其他也需要,可以踏踏实实地工作,当然要给予适当地专业培训;B类的能力比较强,但态度不好,这些人需要引导,要用其所长,但他们的态度有时候会影响他们的业绩;C类人嘛,可能的情况下,让他们离开公司吧,估计新劳动合同法下来,C类人是最高兴的了。


日期:2008-11-14 16:28:00

  大家可以对照这个图,估计一下自己在目前的公司是属于哪个象限内的,或者你认为你的老板认为你是哪个象限的。这个你弄明白了,你就知道你在这个公司有没有前途了。当然,这个对每个人的定位不是绝对的。你在这个公司属于A类,有可能在另一家公司就是D类。
  最近看到很多帖子,都是大家在讲找工作的辛苦,尤其是在经济不景气的大背景下。找工作自然不是件容易的事情,所以如果现在手里有工作,不要轻易就辞掉,不管是为了考证还是为了什么别的原因。换工作前,也自我评价一下自己,想换工作,有的时候是客观条件不好,人呆得不快乐没前途;但也有些时候,是觉得自己在公司没发展,为什么没发展呢,估计一下自己的老板是把自己放在哪个象限里面,也要考虑一下你换了工作就一定会是A类员工了吗?

  而BBB的评估的实质,我认为就是通过评估,不光评价了一个员工上一个年度的业绩,也对员工进行了一个分类,发现有潜力愿意和公司共同发展的人,抛弃那些能力差又特立独行的人。
  BBB的评估从12月底开始,大概持续一个月,到1月底就结束了。评估表是统一的格式,后来这个格式我在很多家公司都见过,不一定都是抄袭BBB,大概大家所用的HR consulting都是那几家吧――Watson Wyatt、 Hewitt、 Hay、 Mercer,这在HR这个圈子里,是不是相当于我们会计的四大呢,这个我不是很清楚了,但基本上外企要是找人力资源顾问公司,大概就是这几家了。

  评估表大概是四个大部分,这个是根据我个人的理解来分类的。一个是软指标的评估,一个是硬指标的评估,一个是员工发展计划,最后一个是评估方和被评估方的汇总意见。
  我定义这个软指标的“软”,是认为这些指标其实是很难量化的,存在争议,不同的人的评价是不同的。软指标又可以分成三部分。一部分是对公司价值观的认同。一部分是对员工管理能力的评价。再一部分是对员工专业能力的评价。这个软指标的评价,对员工的升迁是比较重要的,尤其是管理能力和专业能力。
  硬指标,就是业绩指标了。销售人员看销售额就行了。财务也可以有硬指标,比如对财务助理这个级别,就是记账的错误率就可以当成一个指标。而我老板NJ给我的业绩指标之一就是保证北方区80%以上的子公司获得免税的优惠,这个后来让我吃了很多苦头,后面再说。
  不管是软指标、硬指标,评估完了,就可以找出员工需要完善和提高的地方。而评估表的第三部分就是针对员工的情况,给出一个员工未来的发展计划,就是缺什么补什么。在BBB这个东西还真不是糊弄人的,人事部门会把这个计划放到你的个人档案里,不是人事档案,是公司给每个员工建立的档案。如果你属于A类员工,就根据这个发展计划培养你。我大概是属于A类中偏下的吧。评估时,我跟我老板说,我英语不好,自学又没环境,希望公司能给机会。老板就问我的mobility,就是我能去异地工作的流动范围有多大。BBB有四档,global,region(大概就是在一个洲),domestic,然后就是local,代表你哪儿也不想去。我就选择了global。2年后,根据我的表现,公司真的给了我机会,去澳大利亚的BBB工作一年,可惜因为我的选择失误,我没去成,这个后面会说到。


日期:2008-11-16 22:39:00

  BBB的评估,每个员工和自己的直接主管面谈。我的评估是NJ给做,而我则要给在北京和沈阳的财务助理做。给沈阳那个做,我还得飞到沈阳去,加上飞机票和一晚上的住宿费,这个评估的成本挺高。可这种大公司它有钱啊,它不在乎,就是要这么个排场,比较有病。如果在今年这个经济形势下,估计这种评估也不能用这种高成本的方式进行。

  坦率地说,这种评估对脸皮薄的人比如我吧,是个不小的考验,因为你得对你平时很熟的一个人拉下脸来,说他或她的缺点,尤其是平时关系不错的人,这个还是很折磨人的。当然对于脸皮厚的人,这个问题就不大,对上对下他都什么话都能说出来。但是你必须做这个事情,而且不能糊弄,因为评估的分数是不能随便给的,这个和下年的升职和当年的奖金都是有关系的。

  评估的总分高,你当年的奖金自然也就高了。而如果你的软指标也比较高,你就有了升职的机会,不管是那种所谓的“行政职务”还是“专业职称”。奖金是一次性的,而升职带来的工资的增长则是长期的了。所以不论是为了这个一次性的奖金还是长期的这个工资增长,每个被评估者都是会在评估中为自己努力争取的。当然,如果评估者给的分数,和被评估者的期望基本符合的话,问题就不大;如果差别比较大,就看PK是谁赢了。

  其实有的时候,评估者压低分数,也有无奈的因素在里面。这是因为每个人的评估结果是按他的分数最后归为A、B、C、D、E五档,这5档分别代表了Outstanding、Good、Satisfy、Meet the requirement、Need improvement。如果你被评为E,第一代表你就没奖金了,第二代表你该知趣地辞职了。这5个档的分布大概是A有5%,B有10%,C有40%,D有40%,E有5%。如果一个人被评为A或B或E,他的直接主管要在评估表里特别说明为什么,有什么事实做为证据。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