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在外企 - 我做会计好多年》
第16节作者:
LG漫步时光 我不忍对他说我一年多前就每月不止3000这个数了,我更不忍对他说,从我这个已然是外人的眼里看,他根本没有和LLZ竞争的实力。也许我留在餐馆,因为我只是到基层锻炼的,我还可以上调到外交部,去驻外使馆过舒服日子。但对他们这些人,在这个餐馆的日子,真的是很无聊了,看不到更好的前途,也许真的要这么混下去吗?
在餐馆拿了证明,带了钱,我又去了局里。交了钱,拿了封了口的档案。当我走出局里大楼的时候,7月夏天的阳光热热的照在我身上,我觉得我仿佛是终于摆脱了一个羁绊,终于可以轻装上阵了。
日期:2008-11-5 21:30:00
BBB是个有悠久历史的公司,名副其实的跨国公司,光在中国做生意,也超过100年了。可能也因为此,公司有点保守,从职位上看,给的都比较低了,而且管理人员本地化做的也不好。我前面说了,那个时期离开AAA的很多同事,都是去做财务经理,还有做到总监的,而能力还算可以的我,到了BBB不过就是个会计主任,也就是会计主管了。在我来到BBB的时候,整个中国公司没有一个经理级的大陆人!另外,BBB的等级观念还是比较强。
BBB的层级也是跨国公司那一套,就是员工的职位和职级是不同。比如公司共有20个级别,1-8是普通员工,9-10是主管,11-12是副经理,13-17是经理,18以上就是总监和董事级(这里是举例,给大家明白个概念,实际比这要复杂些)。像我的老板NJ,是区域财务经理,和总经理LK,其实他是区域业务经理,大家都是经理,NJ是14级,那么LK就是15级,因为LK在BBB混得时间比较长了。有一些员工,比如BBB在香港的财务部有一个老兄,他的职位就是高级会计,干了10多年了,但他没有管理人的能力,于是他的工资是参考13级的经理的工资水平发放的,因为他的专业能力比较强。这就好像是在大学里,教研室主任、系主任、校长等等都是行政职位,他们不一定一定得是教授。很多资深的教授,却是什么行政职务都没有的。咱们国家以前的行政层级,和这个也是类似的。现在公务员是什么样,我就不清楚了。
我进BBB,职级就相当于10级,职员的最高级,但没到经理级,到了经理级就是一步登天的感觉了。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前面我提了,在BBB等级观念还是比较强。在BBB,普通职员出差,同性必须2个人住一个房间,而经理级的无论多贵的房价,保证是一个人的单间;职员每天的出差补贴,当时是每天100元,而经理级是200元;普通职员除了出差补贴,每天还可以凭发票报销100元的餐费,而经理级的,理论上你可以随便吃,没有限额,因为考虑经理级员工有交际应酬的需要;普通职员表现好的,可以每年去香港参加公司的年度晚宴,而经理级的,不论你的表现,你肯定可以去。其他还有很多福利,普通职员和经理级员工的差别也都是很大的。
也正因为此,BBB提供的职位都是压得比较低的,而你一旦表现足够好,升上经理级了,日子是比较舒服的,毕竟是大公司,后来我升到经理级后,感觉就像在国营企业了,这是后话。
日期:2008-11-6 20:17:00
下面就是我说了―――――
其实学什么好呢,会计还是金融,我觉得不是那么重要的一个事情。最重要的一个事情也是我以前回帖的时候说了很多次的话,就是根据你个人的情况所订立的你的职业目标是什么。如果你就是想有份稳定的工作,然后找个好老公嫁了,我觉得很多事情就简单的多了。当然,如果你还想趁年轻的时候做点事情的话,那么我下面的话也许对你有些帮助。
首先,你要确定的事情,就是你是不是那种所谓的“天才”――你是不是有突出的才华、冒险的精神、敏锐的目光、超出常人的坚定的意志、一直不错的运气,另外你有没有所谓的“背景”。如果你是这么个天才,你不要遵循我说的这些路走下去,你应该去尝试开发你的潜能,做些“大”事业。这些天才,有些可以参照的标准,比尔盖茨、巴菲特、丁磊、柳传志等等等等。
如果你不是这样的天才,那么你和我应该是一样,是个普通人。这个普通人的范畴其实也很宽泛,可以说包括很多超级大公司的CEO、CFO,那些90%以上的华尔街上的所谓投行精英,都是这个普通人的圈子里面的。所以,这些普通人要想混得好,大家要走的路基本上是一个大的方向,只不过有的人IQ高些,有点人EQ高些,这会让大家在这个大方向上略微有些偏差,但确实是一个同样的方向。
好了,下面说具体的了。你还是想职业有些发展的喽?那么我告诉你一个普通人职业发展中最关键的几个因素是怎么排名的吧,这个是我个人的意见,就是我要抛出来的“砖”了。职业发展中几个因素按重要性大排在前面这个顺序的话应该是:
*************************************************************************
教育背景>工作经验/ 个人能力 (这两个并列)>专业资格证书
(注意:运气也很重要,但不是个人可以控制的,所以不参加排名)
*************************************************************************
所以,我认为你家里人希望你去国外深造,是很明智的。教育背景这个东西,只有趁年轻的时候去提升,像我这四十的年纪,是不可能的。你会说,我可以去读EMBA啊。我跟你实话讲啊,那个根本算不上个学历,那个是骗钱的。你说长江商学院,最近大家看了蒙牛牛根生的事情了吧,你看看他在长江商学院的同学都是什么人你就知道,那里不是个学习的地方,那里是个富豪和官员们的交际圈子。你觉得柳传志有没有可能学习不好会拿不到那个EMBA的学位?!所以,在职教育,不是万不得已,就不要考虑了。还是趁年轻的时候读个好的名校是正道。
这样就提到读什么学校了。你家人让你去UK,我觉得不一定是个好的选择。因为这么多年来,去UK读书的很多人,都是家里花了很多钱,但什么都没学到。更牛的主儿,在英国混了几年,连英语还说不利落呢。所以,除非你去读剑桥、牛津再多加个伦敦政治经济学院这样的名校,一般的学校就算了。否则,回来的名声也不好。当然,英国名校应该不少,但你要上那种大家一提都能知道的吧。我在工作中面试过不少英国回来的人,基本上是十个当中有一个半是比较优秀的,三到五个英语说的还可以的了。大概有一半英语说的还没我利落呢,可实话实说,我的英语是很烂的。
你现在的大学连全国的排名都没有,估计和我毕业的大学有一拼了,都是“土鸡”大学吧。所以你的学历将来也会成为你一个短板,但你还有机会。退几步说吧,你出不了国,也得在清华、北大、复旦这些学校里再混个全日制的硕士,这样你的“血统”就改良了,至少在土鳖里面,你的学历是“上流社会”了。
日期:2008-11-6 20:19:00
你会问了,很多朋友也会问了,你干嘛把教育背景说那么重要呢?我们先把工作经验和个人能力放一边吧,这两个因素有时候作用会超过教育背景的,这个以后有机会再说。这里先把教育背景和专业资格证书做个比较吧。
我们先假定看贴的朋友们不是学会计出身的,比如都是搞电信行业软件开发的,然后你混到了一个大公司的董事会,这个公司计划要去海外上市了,要找个CFO了,你做为董事会成员,是要负责招聘和挑选的。这时有几个候选人,A 是国内土鸡大学的,也许有个CICPA的资格;B是清华大学的,学金融的;C是国内土鸡大学的,有个ACCA资格;D 是哈佛商学院的MBA。他们的工作经验和个人能力暂时不看,你第一印象会觉得想面试哪个人?你们要记住哦,你不是会计出身,你是个软件开发工程师出身的人。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