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在外企 - 我做会计好多年》
第1节

作者: LG漫步时光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08-10-5 23:49:53

   偶尔来到天涯的会计板块,看到一些帖子是关于个人会计职业发展方面的,有的发贴者希望能进四大却又无门,有的总结出拿高薪的经验是会计+英文,还有的还在准备各种会计方面的考试以求获得向会计更高层次发展的敲门砖。各有各的经验,各有各的教训,很多说的都是很有道理的。做为一个在外企这个圈子里断断续续呆了十多年的“老”财务工作者,从一个出纳混到财务总监,我没有经验也算有些教训,也许对会计这个职业里的后来者,会有一些借鉴的作用。我是觉得,一个学会计的人想要在会计这个职业中混得好,光有会计技术是不够的,就像一个人光有智商是不够的,还必须有情商一样,而作为一个会计他的情商就是会计技术以外的一些“软”的东西,比如经验、思维方式、处事方式、外语的掌握程度等等。

  我不是一个聪明的人,比起我十几年工作中遇到的很多牛人,我的智商只能算是平庸,情商也不能算非常高,所以现在混的只能说是:“比上大大不足,比下将将有余”。不过6位数的年薪,怎么也能说明我的经验教训应该还是会有些可借鉴的东西。
  不过,我的这些经验教训只适用于那些自认为是凡人的,如果你是一位有着远大目标,要奔向百万年薪,自认为是牛人的人,那就别看了。
  还要声明的是,我这个纯粹是个人的一些感悟,不是要写个职场背景的小说之类的。很多事情是想到了就写,没什么逻辑的,大家别当小说看了,但也不是纪实文学。有些事情时间久了,我也不保证记忆的准确性了。但我的感悟和想法是真实的。
  我是90年代初毕业于北京市属一所财经院校,专业就是会计学。大学毕业那年赶上外交部系统一个单位招收毕业生,在那年月过四级还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那时我们班50个人只有10个过了,所以只有我们这10人被推荐去招生考试,当时考完后觉得难度一般,就是语文和英语,英语考试只不过是给一篇文章让你念,然后回答几个问题,因为确实太简单了,我对答如流。大概又过了一段时间,大概半个月,学校通知了3个人被录取,包括我,其他两个人都是班里的尖子生,其他没被录取的不是因为学习不好,而是英语的确一般,这让我第一次感觉到英语在找工作中的重要性。

  我在大学里,成绩并不是很好,当时学校规定4门课不及格就不给学位,而我有3门都不及格,其他的也都在六七十分。但一直到现在我都没有认为是因为我的智商不好所导致的学习成绩不好,当其他同学都在图书馆中用功的时候,我也在图书馆,不过是在看小说,我不能说是小说能提高我的情商,但的确有一些帮助。
  我的父亲是做外语工作的,所以他一直向我强调外语的重要性,在那个读书无用论的年代,我确实没有重视这个问题,不过也在他们的压力下,我也被迫关注起英文,这时这点关注让我过了四级。和现在这个年代不同,不过四级就不能拿学位,那个年代托福上500都是不错的了。
  当时大学毕业还是国家统一分配,很多同学都希望到大的部位大的机关,很多家里有路子的同学家里都是要递条子的,而像我这种没有门路的人通过考试轻易的拿到了外交部的进门票,让很多同学都有些眼红。那时候税务系统也在学校找人,但同学很多都不愿意去,现在想起来,人在很多时候眼光很重要。
  接到外交部那个单位的录取通知后,我四处打听,通常进入外交部的应届毕业生,学会计的一般都进入部里下属的类似三产企业中先锻炼一、两年,工资都是不错的,据说(后来证明据说都不可靠)能达到500左右,当时毕业能拿到80就不错了,所以我对这份工作还是充满期待的。
  但另一方面,那时候毕竟还年轻啊,心里还是有些想法的,90年代初外企在北京还不多,心里也还是想去试试。通过父母的朋友介绍知道一家外企制药公司在招会计,这家公司在目前也是排名世界前三的制药企业,当时在国内刚开展业务不久。所以尽管拿到了外交部的录取通知(用现在话讲叫offer),我还是去这企业面试了。
  还记得面试前,俺妈带着俺去买了西装,200大洋,看起来不错其实料子很一般。面试时已经是5月份了,但我还是忍着春天的阵阵热浪,穿上了俺妈对俺的期待奔赴战场了。通过了这些年面试别人的经验,对刚进职场的后来者说一句,当你实在拿不定主意穿什么去面试时,那就穿西装吧,这个是最稳妥的。不要随便学那些IT人,用不修边幅的外表来表明自己的牛x。 不管怎么说,给面试官留下第一眼的好印象-这很重要。

  明天再续

日期:2008-10-6 12:05:00

  今天是国庆后长假第一天,忙了一上午,从八点半开始2个小时面试了3个人。到了现在才有点时间。本来想接着昨天写,但上午因为面试,有点感想,写出来和大家分享一下。
  做会计的人,尤其是刚毕业不久的大学生,现在好像都很喜欢往“四大”里面跑,觉得在里面呆几年,也算镀了点金,对将来事业的发展有好处。应该说想法是正常的,只不过我觉得“四大”不是适合每一个人的,而且随着四大在国内这么多年的发展,他们的光环也早已不似当年那么闪耀。因此,做为一个会计相关专业的毕业生,没有必要大家都在一棵树上吊着。有时候,你哭着喊着非要进四大,等到你真进去了,也许这反而是你事业发展上的一段弯路。

  闲话不说,还是说我今天的面试吧。我们公司是一个外资软件企业,母公司是上市公司。在我们这个细分的行业里的排名,无论从销售额还是市值,在全球都能排进前五。但我们的软件的应用范围是绝对和微软那样的东西不能相提并论的。所以,公司从规模看,其实还是个小公司。在国内的范围看,也是中小企业的规模而已。
  今天招聘的,其实不是我们公司的职位,是我们下属一家关联公司的。这家公司是初创企业(start-up),到目前有20多人了。考虑到公司的发展,决定给这家公司招聘个财务经理。以前这家公司的帐,都是我们给代做的。所以这回招聘,我也友情赞助了一下,帮忙从会计角度看看应聘者。
  3个应聘者都是我们比较熟识的一家猎头给推荐来的,全是目前正在四大工作的人,这个是关联公司管理层特别要求的。其实我对这个要求很不以为然。这个下面结合每个面试者再说。3个人中,两个是普华的,一个是毕马威的。毕马威的那个,去年刚毕业。普华的一个工作了2年,另一个工作了3年。
  我问了那个毕马威的人,他为什么只做了一年就要离开。他说他不喜欢审计这个行业,做了一年觉得很不适应,不是怕累,只是他受不了那种很程序化的工作方式。我相信他说的话。从我和他聊的内容看,这个人还是很聪明的,对很多事情的看法还是挺有见地。但确实在四大,你第一年是不太容易学到太多的真东西,更多的你接受的是一种训练,是把你训练成能在四大这个体系里面工作的人。很多毕业生甚至是英语专业和计算机专业的,一点会计基础没有也进了四大。他们还要通过这一年二年的基础训练,迅速掌握会计的基础知识。所以,这个应聘者,会计专业毕业,又想马上干点事情的人,我觉得是很难会适应四大第一年的工作。他不一定是好高鹭远,我是觉得他的性格确实不适合做一个审计人员,但同时,我觉得他也不适合做一个会计人员。性格是一方面,另一方面他才工作了一年,以他的经验,应付不了一个财务经理的工作。我不明白我们这家猎头公司怎么推荐他了?!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