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扯西拉——我的人生感悟和经商心得》
第3节作者:
弘律 如果我们愿意花点时间在这个问题上仔细思索一番的话,我们就发现我们每个人几乎无时无刻不生活在群体思维的笼罩之中。我们真的愿意去赚钱吗?很多人也许有更喜爱的事业,但是却不得不放弃自己喜爱的事业,而顺从大众的价值观,去赚钱,因为这个社会总是把尊严毫不吝啬的赐与有钱人,他们不但物质丰饶,同样也掌握着世界的发言权。我们真的愿意来到城市生活吗?也许很多人更愿意生活在中世纪的田园牧歌中,但是遗憾的是,如果我们继续留在村子里的话,我们会遭人嘲笑,整个舆论氛围非常不利于我们进行独立思考和自由选择。我们都或多或少的受到群体思维的驱赶,不得不从事着被人们视为体面的工作,放弃自己内心真正的爱好。
为什么我们如此脆弱,摆脱不了群体对我们的控制?人群中只有少数人能够走出群体思维的圈子,成为独立思考者,他们是被神祝福了的人,因为他们选择了他们真正想要的生活,选择了他们真正愿意从事的事业。
日期:2010-05-31 22:18:51
在群氓乱舞的时代,要想从群氓中走出,成为一个独立特行的人需要付出很大的代价,包括亲人的谴责,自我的恐惧和忧虑,朋友的离弃,我们身边的势力无不在劝说我们跟着社会大潮前行,但是我们的内心却一直在挣扎,始终想摆脱这种社会大潮。今天,我们这个社会中绝大多数人都或多或少的有一些抑郁症和强迫症的倾向,我们中的很多人生活得很不开心,整天郁郁寡欢,同时又一直在强迫自己顺从点,再顺从点。劝说自己忘记自己的梦想,忘记自己的爱好,投入到火热的经济浪潮之中,争取经济上的巨大成功,因为经济上的巨大成功才会给我们带来尊严,带来财富,带来朋友,带来异性的青睐。
日期:2010-05-31 22:27:48
看文章的阁下,有勇气在这个问题上进行一次深刻的自省么?有勇气对自己来一次洗心革面吗?有勇气承认自己就是乌合之众中的一员吗?有勇气来检视一下自己思想中到底有多少渣滓是来自于自己所参与的各种群体的强力灌输么?有勇气对自己所在的各种群体大声说不吗?有勇气像一个真正的独立特行者一样,从人群中走出,进而冷静而又理性的旁观这个世界并进行真正独立的思考么?有勇气在一个群氓乱舞的时代,对着舞台上疯狂的大伙儿说声拜拜,孤独的走上一条自己喜欢的道路么?
我认为一个人不管自己此生将选择从事什么样的一种工作,选择什么样的一种目标来为之奋斗,选择什么样的一项事业,在选择之前,都有必要坐下来问问自己:这究竟是不是我自己最想干的事情。如果是,那就勇敢的往前走。如果不是,而仅仅只是因为整个社会舆论都在劝说我们这样做的话,那么就有必要停下脚步再冷静一段时间。跟一个自己不喜欢的配偶在一生会令一生的幸福和快乐大打折扣,从事一项自己并不喜欢的工作,选择一项自己并不喜欢的事业,同样会令自己的幸福和快乐大打折扣。
日期:2010-05-31 22:41:13
我们没有必要成为群氓之一,更没有必要成为这种群氓文化的助推因素之一,在洪荒未开的年代,人和动物没有两样,人们要抵御自然灾害,抵御其他物种的侵犯,确实需要有这股群氓的精神,共同拿起武器来,对付我们的敌人。就是到了今天,我们仍然有必要在某些问题上学习我们的祖先,团结一致,对威胁我们生存和发展的恶势力说不。但是在另一些领域,在人生道路的选择上,在人生观和世界观的选择上,则应高度警惕群氓文化对我们的副作用。
这个世界上永远只有5%不到的人才能取得所谓的成功,也就意味着假如大家都去追逐同样的目标的话,那么最起码还有95%的人将会终生活在失败的阴影笼罩之下。造物主把我们送到这个世界上来,是让我们来接受这种失败带来的屈辱和挫折感的么?是让我们用我们灰暗的人生去映衬那5%的成功者的辉煌和灿烂的么?我们每个人天生都是一朵鲜花,但是我们却在现实中成了陪衬人家的绿叶和杂草。又有多少人的内心不时刻被痛苦吞噬呢?儿时的玩伴衣着光鲜的在人群中风头正劲,人人都在奉承他,向他祝酒,托他带上自己走上致富之路,而我们自己却受到冷落,在一旁尴尬无比。相信这样的场面我们不少人都会遇到过。
是谁将我们一生的精彩抹杀掉?是谁让我们从天鹅变成了丑小鸭?难道不是这个价值取向高度一元化的社会?难道不是这个社会中可怕而冷酷的群氓文化?难道不是我们自己脆弱的内心?假如我们的精神更强壮点,我们完全可以选择放弃自己的弱点,在自己最具特长的领域去发展,也许这个领域是艺术,也许这个领域是科学,也许这个领域是宗教,也许这个领域仅仅只是休闲,但是不管是什么,我们都可以在我们真正擅长的领域体会到创造的乐趣,体会到淋漓尽致的快感,体会到人生真正的激情。但是我们中有很多天生的艺术家、科学家、宗教家、旅游家、博物学家统统都臣服于大一统的群体心理,臣服于一种冷漠而又强大的群体势力。并在这种臣服之中体会着痛彻肺腑的苦难。
日期:2010-05-31 22:59:22
罗素先生说,多姿多态的人生才是幸福的人生。罗素先生一再强调,趣味才是我们真正应该重视的。孔夫子也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德鲁克同样说过类似的话,德鲁克说一个人只有在自己感兴趣的领域才能取得真正的成就。巴菲特说,兴趣是人生最好的导师。我们生活在一个值得我们悲哀的国度,在我们这个国度,无论是政府,抑或是学校,还是我们的父母,都是典型的功利主义者,他们不惜扼杀我们的兴趣,好让我们心无旁骛的去学习他们认为是重要的知识,去考出好成绩,进好学校读书。但是当我们步入一个崭新的环境中,满怀希望的想在这个新环境中发现点新的东西的时候,我们不由得要失望而归,因为新的环境和我们过去呆过的任何一个环境一模一样,同样是功利主义至上。在大一统的社会里,想找一只白色的乌鸦真不容易。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群氓文化几乎与我们每个人与生俱来,现代人的童年时光越来越短暂了,从幼儿园时代开始,就要考虑将来就学的问题,考虑择校的问题,考虑考试成绩优秀的问题。从幼儿园时代开始,我们就学会了用竞争的方式去与人相处,去抢占大家都想要的名次资源。多么的沉重的人生,我们的心里就像灌满了铅一样,负荷重重。
认识到这一点之后,我们是要在对这个社会的谴责中度过?还是要对自己的不幸的悲叹中度过?抑或是在绝望中度过?我认为都不是。我们首先要与现实世界来次大和解,原谅这个现实世界运转的身不由己,原谅承担着教育我们的责任的师长和社会们的种种过错,因为不去原谅这一切,我们实际上永远都无法平静,我们的内心总会充满了怨恨,这怨恨将会影响我们一生,它使得我们总与幸福和快乐有着一步之隔,因为我们内心深处无法安静,一直有一只深受委屈的羔羊在那里嚎叫。同时这怨恨本身,也不利于我们摆脱外在世界的影响,从而步入自己的内心世界。
在成年的过程中,人人都需要一场自我的救赎,将自己从过去的阴影中救赎出来。重新找回自己的爱好,找回属于自己的天地,摆脱群氓文化的影响,真正的去主宰自己的人生。一个人,倘若有了独立思考的意识,有了一切为自己,一切靠自己的独立精神,那么就真正的步入了“而立”的状态。而立者,才能真正的去做一番事业。
日期:2010-06-01 06:30:44
爱并奴役着
存在主义大师萨特有句经典名言:他人即是地狱。不管那个人是爱你的还是恨你的,只要他出现在你的生活之中,你的人生就或多或少的要因他而改变。
我一直希望能够寻找出群体现象的根源,至今仍然没有找到答案,或者说它的根源可能并不止一个。我个人认为爱是其中之一。尤其是在中国这个儒家传统氛围相当浓重的社会里,爱确确实实是通往奴役之道的一条。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