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法交流》
第48节

作者: 佛教徒居士
收藏本书TXT下载
  总之,大家在剖析自身时,应该清楚它到底有功德还是有过失。倘若不知道它的本性,一味地保养身体、贪爱身体,那不得不造种种恶业。如此一来,不说来世的果报,即生中也难免遭受惩罚。尤其是现在的某些贪官,欲望不断增长、无有满足,有时候看来,这个时代确实需要佛教尤其是无常、无我的教育,否则一直想着自己的利益,肯定会贪得无厌的。

  日期:2009-12-20 08:54:41
  是
  要努力,否则因缘不会平白无故的呈现
  要有原由不是?
  日期:2009-12-20 21:03:53
  生死路上只有独行
  不管你有多大的名声,不管你是多大的官儿,不管你有多少钱,不管你有多少粉丝,不管多少人需要你爱你,不管你有多留恋世间,不管你还有多少未尽的事业,不管你培养了多少弟子,不管你有多少世间学问,不管你出版了多少本书,……都阻挡不住死神的降临,也买不通死神通融通融。死神一到,放不下的也都放下了。尽管生前你有不少亲朋故友粉丝,门庭若市,死亡之路却只有自己独行,任何人都帮不上忙。

  金刚经言:“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万般带不去,唯有业随身。生前若是没有修行,死时则只能被业风吹到六道中继续轮回。
  想起一位古德说的话:“我看他人死,我心热如火。不是怜他人,看看轮到我。”是啊,无常每天都在身边上演,我们的心如火在燃烧,这不是怜悯他人,很快就轮到我了。以此扪心自问生死大事是否已经成办。
  日期:2009-12-21 16:14:09
   善男子,弥勒、文殊、观世音、普贤等而为上首如是等恒河沙诸大菩萨。若人于百劫中,礼敬供养欲求所愿,不如于一食顷礼拜供养地藏菩萨,功德甚多,所愿速得,皆悉满足。何以故?此地藏菩萨,于一切众生,能大饶益为如意宝故。此族姓子,若欲成熟众生故,能发坚固大悲伏藏,令满一切众生心愿。是故,善男子、善女人应当供养地藏菩萨。”

  自《佛说大方广大乘大集地藏十轮经卷第一》
  日期:2009-12-22 09:55:28
  有一个人父母死后,因没有为父母作佛事的资本而痛苦不堪,土美上师仁波切悯念他而降临说:“你如果想报答父母的深恩厚德,那就守持斋戒吧。”那人满怀感激之情说,遵命。于是受持了三十五次斋戒,以依功德使父母获得了解脱,他自己也得到了阿汉罗果位。这实在是让人感到稀奇。
  日期:2009-12-23 11:26:34
  颂云:“此身行善即是解脱舟,此身造恶便是轮回锚,此身一切善恶之奴仆。”我们这个身体若行持供灯、磕头等善法,它就是解脱之船,依此可离开烦恼和痛苦的生死大海,趋达解脱和涅槃的彼岸;这个身体如果造杀生等罪业,那么它就是轮回之锚,会让我们永远在恶趣中不能解脱。此身就像是一个奴仆,可以把家里打扫得干干净净,也可以弄得乱七八糟,所以,对于它的利害,我们不得不分析。人人都有一个身体,做任何事皆由它来实施,所以作为身体的主人——心识,必须以正知正念来守护,看身体到底在干什么,始终要有这样一种监督。

  日期:2009-12-23 21:29:29
  尊圣的第十七世大宝法王开示 —— 对人生的提示
  人生很辛苦,但抱着美丽的希望很好。希望大家要做一个很好的人,这是比较重要。宗教,只是一个名字,重要的是人性、品德、对生命尊敬,这是最基本的,没有这些就谈不上宗教了。
  做一个好人,有家庭的就做一个好父亲、好母亲。再怎么苦,不要把苦放在心上,苦就让它苦,世间最不缺少的就是苦了,不要再去抓着苦不放;苦就让它过去,我们需要更多的希望,勇气和光明,世界才有希望。
  人不是随便被生下来放在世界上的垃圾,有没有使命或价值,完全在乎自己。世界太黑暗,我们要做一盏小小的灯,带给人世光明。

  日期:2009-12-24 09:16:20
  关于积累福德的道理我们已经多次强调了,许多人也不止一次听了,可是真正能付诸实际行动的人却不多。去年我们宣讲了《供灯之功德》,有些道友请扪心自问:这一年以来,自己到底供了几盏灯?现在灯器和色拉油那么便宜,条件再差的人也不可能供不起十盏灯,但是有些没信心的法油子就是不去做。有些人甚至以“意幻供养”为自己开脱,其实,如果自己明明有真实供养的条件,却因为懒惰或者吝啬而不供养,这也是不合理的。

  日期:2009-12-24 16:52:03
  从反面来看,若是只想著自利,而侮辱他人、说谎、偷窃、杀生等,做各种违反戒律的事情的话,那么自己在团体中,即便别人不说什么,但是社会本身的自然观感,也会认定这个人是个卑鄙邪恶的人,大家都会避开这个人,不会想跟这个人交往。
  我们要是能自己做好,所处的环境能安稳,自己不会后悔,别人也会跟我们和颜悦色的互动,我们会被疼爱,人生也能获得欢喜与快乐,并且在愉悦中度过。
  日期:2009-12-26 09:38:27
  问:好生者得长寿,杀生者得短命,这是定理。但是为什么有些好生之德的人短命,而杀生者却长寿?
  答:报应有三种。一者今生受报,称现世报;二者来生受报,称来世报;三者多生多劫才受报,称后世报。好生却短寿,是宿世所造的孽,今生受到果报,如果就此开始杀生,则会愈短命;好杀生却长寿,乃是宿世所修的福报,现在在享福,如果能停止杀生,则福寿会愈长。

  问:有些人都有在戒杀放生,诵经持咒,但却没看见有什么好报?
  答:报应之快慢,要看因缘是否成熟。因缘未到而求速报,就好像刚播种就望著赶紧收成。人生在世,各种天灾人祸,或是疾病意外都是难免的,如果今生平安顺利没有什么意外发生,这就是福,你怎么知道没有福报在庇祐著你?
  问:就是要有现世报应,世人才会觉得害怕,如果延到下辈子才遭受到报应,一般人是不会相信的。老天爷为什么不让他们赶快受到报应?
  答:报应之快慢,都是自己的业力所招感。今生做善之人,如果过去世的罪业先来受报,则不能先报应他今生的善行;恶人过去世所修的福德既然先受报,就不能先报应他今生所造的恶业。如果一定要看到现世报应才相信,实在是愚夫愚妇之智。
  日期:2009-12-28 08:55:21
  近年来,汉地许多人为亡者助念时,缺乏一套系统完整的念诵仪轨。尽管历来高僧大德们对荐亡超度有诸多教言,但内容大多为持诵阿弥陀佛圣号,不一定能普泽不同根基的众生。鉴于此,本人翻阅大量经续论典后,编集了这一《助念往生仪轨》,其中皆为诸佛菩萨之金刚语,对亡者之利益,绝对真实无欺。

  要知道,在亡者临终的有限时间内,对其助念极为关键。《地藏经》云:“一切众生,临命终时,若得闻一佛名,一菩萨名,或大乘经典一句一偈。我观如是辈人,除五无间杀害之罪,小小恶业,合堕恶趣者,寻即解脱。”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