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菩提心非常有益处,值得我们不怕任何麻烦,努力以赴。它是通往大乘道的门户,凡是发了菩提心的人,就称得上是圣者佛陀的儿女。具有菩提心,甚至光荣得超越了阿罗汉,阿罗汉已经解脱轮回,是了不起的圣者,但是还没有努力迈向佛果位。这些较低层次的阿罗汉,具有不可思议的神通,以及其他卓越的成就,但是,具有菩提心的菩萨,比阿罗汉更值得供养。
菩提心最大的益处,显现在实际的修行上。菩提心使得所做的每个修行活动更有力量,更有效果。譬如,抱着菩提心喂狗一把食物,比起不具菩提心的布施全宇宙的珠宝给每一位众生,带来更多的益处。因此,在修行的道路上进步得多快速,走得多长远,不在于供养的东西,或受供者的地位,乃至我们所依循的特殊法门等。相反地,和其他所有事情一样,最重要的是我们的心态。由于菩提心是最高超的动机,使得我们的作为强势有力,远超过普通的自私发心。
日期:2009-07-08 10:29:04
在三转法轮中,佛陀强调一切众生无有遗漏的皆具有佛性。这个法恰使第二次转法轮时的空性教法平衡,它指出圆觉之心更近于智慧的一面。如果万法皆空,那么什么会是菩提心或善巧方便的基础呢?
两种空性见地:自空与他空
在中观学派中,有两种空性的见地:“自空”与“他空”。只要看一张桌子之类的例子,就能理解“自空”,因为当我们分析它时,我们无法发现任何东西就是桌子本身。桌子仅仅是由不同的东西安置在一起,并赋予一个名相罢了。在那名相之外,一个所谓的桌子并不存在,任何被判定为客体的对象物,都不是什么实存的东西,其状态全是完全的空性。但无论如何,这并非究竟的见地,否则果真如此的话,现在怎么可能有佛陀的事业活动、圆觉之心的展现,或佛陀的贡献与特色呢?
想了知究竟见地,我们必须进一步进到“他空见”。除了实际的术语外,此见地并不特别关切“空”或“非空”。事实上,“他空”意谓着佛性是染污的空性,而且造做、染污的人本身也是空性的。
总而言之,在初转法轮时,佛陀教授了“苦”及其原因的相对真理。但如果我们仅仅只持续以此教法,就有堕入常见的可能。在第二次转法轮时,佛陀教授了空性——万物没有实存的本质。当这方面被太过强调时,我们就变得执着于空性之概念,而落人断见之虞。这种极端实际上要比常见更加危险。
全文见我博客
日期:2009-07-08 16:04:41
思维一切众生次第的数目:
地狱众生犹如夜晚的星星,而饿鬼众生如同白天的星星;饿鬼众生犹如夜晚的星星,而旁生众生如同白天的星星;旁生众生犹如夜晚的星星,而人类如同白天的星星。
在人类中,不信佛教、恒造恶业的数不胜数,而信奉佛教的极其稀少。比如在汉地一个大城市里,人口有几百万、几千万,其中信佛教的却寥寥可数,尤其能如理行持人身难得、寿命无常等正法者,更是绝无仅有。我如今已获得珍宝人身,并遇到了殊胜的上师、殊胜的正法,自己也对三宝生起了信心,这是十分难得的缘分。因此,一定要精进修法
日期:2009-07-08 20:32:09
谢谢~~~
她又讲了她老乡的一个神奇故事。也是睡觉时,梦中有一只狗讲话说,过了你门前这条河,再翻两座山,会有一个房子,院里会拴一只狗。我们前世是夫妻,你就好了,今世还是人身,我就跑去做畜生,你去看看我吧,我好辛苦!
此女醒后很惊异,不相信这是真的,但她还是按那狗说的图线走,真的找到一个院子,里面用铁链拴着一条狗!她走过去,抚摸那狗,狗用舌头在她脸上舔啊舔啊!主人出来很奇怪也很生气,说我们家的狗逢人必咬,已经咬了很多人了,所以用铁链拴住,你是谁呢,狗为什么不咬你呢?她和那主人进到屋里,讲了事情的经过,那主人就把狗放开了。她回家的时候,那狗跟着她翻了两座山,过河的时候,那女人说你还是回去吧,主人家单门独院的,还需要你看着呢。狗就听话地坐着,看着她离开,走远。。。
日期:2009-07-08 20:57:16
虽然没有任何人愿意遭受苦痛,每个人都希望得到快乐,我们的举动却仿佛自己是世界上唯一重要的人。无始以来,我们就只为自己着想。但是,这种态度带来什么后果呢?当然不是更高的精神成就。它只会令我们做出侵略与自卫的不善业,以致至今仍经验这些恶业带来的后果,因此,必须要明智的利用自己宝贵的生命,以及所接受的教导,首先从爱惜他人开始。
日期:2009-07-09 09:33:51
有些人或许认为,佛法完全是东方文化的产物,其实不然。当我们提到“文化”时,通常是什么意思呢?文化实际上只是相对思想下的产物,是某一特定国家或是人们共有的幻觉,因此,与佛法的智慧真理连一点关系都没有。如果把这个名词稍微引申一下,可以说,佛法是我们自己进化的慧识下所产生的文化。但是,这个名词一般并非如此使用。
当某人说佛法有文化上的限制时,往往只是找藉口。他说:“法师是在教导他自己的文化。对我来说,那是外来的,我这个人修不来”。人的心永远在找藉口,只要观察一下,有时候你觉得自己好像糊里糊涂,你不但不去找出迷惑的原因,反而认为:“噢,我今天不可能修什么法了”。这是很常见的反应,不是吗?其实,这显示一点也不懂佛法真正的意义。
佛法的智慧不是任何人的文化,佛法教我们如何从任何表面的幻觉之下,撷取内在的了悟。
日期:2009-07-09 09:52:36
你如何以佛法慧识开始一天呢?与其跟随自我的直觉的呼唤,不如小心的醒过来,留意内心的感觉以及心识的状态。然后,设定发心,让它带领你度过这一天——“我今天活着的目的是什么?它一定比吃饭来得重要。如果我活着就只是为了吃饭,这种生存是没有价值的。今天最好发菩提心,回向步入解脱与成佛的安和之道,以利益所有如母有情。”接着,坚定的下决心——从此刻开始,直到入睡,我要恒时觉知自己身体、语言、意念上的每个活动。把自己的心安住在平和的境界。
早晨培养出这种心念,就不需要整天不停的提醒自己这种动机,你不必认为:“我要变成虔诚的人,所以必须做好人”。早晨培养的真诚动机与大决心,使你平和的度过一整天,即使你碰到生气的人对着你大吼,也能够不为所动。这并不意味着压抑自己,或是强制平息自己的忿恨,你的自制自然而平静,来自深切认知烦恼的根源以及恶业的弊害。
但是,不要只因为我或其他任何人这么说,就相信了。要自己审查意念与感觉如何进入内心。如果每天都这样做,我确信你将发现用佛法自制,是非常实际的方法。
日期:2009-07-09 10:28:12
一位禅僧向赵州请教:“怎样参禅才能开悟?”
百岁高龄的老赵州像是有什么急事,匆匆忙忙站立起来,边向外边走去边说:“对不起,我现在不能告诉你,因为我内急。”
刚走到门口,赵州忽然又停止了脚步,扭头对禅僧说:“你看,老僧一把年纪了,又被人称为古佛,可是,撒尿这么一点小事,还必须亲自去,无法找到任何人代替。”
日期:2009-07-09 11:00:28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