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继续在轮回中流转,将不断经验不满足与苦恼。思索一下,目前这个身体,带给我们多少烦恼。我们必须喂养它,给它衣服穿,费心照顾它,以维持健康。我们必须在田野或工厂里做工,赚钱养它,并建造房屋为它保暖。经过一天辛苦的工作,身体十分疲劳,我们的心也因而感到沮丧。然而,不管多么保护自己,身体还是会生病或受伤。即使没有人愿意和这个带来不适的身体绑在一起,似乎没有任何方法,可以让我们脱离它而生存。这种无法自由选择的情况,就是轮回的本质。
日期:2009-07-07 09:32:00
我们不能靠自杀赢得自由。这种出于绝望而不善巧的行为,只会使人转生到另一个染污的身体中。因此,我们一定要斩断自己的业与烦恼,正如犯人切断捆绑他的绳索一般。只有依靠这个方法,才能使我们从非自愿的转生中得到自由。斩断系缚的动机,出自深入了解以及惧怕所有轮回转趣的苦,不只限于这一世所体验到的苦,这种惧怕是有益的。因此,必须广泛又深刻的禅修出离心。
日期:2009-07-07 09:40:07
有许多理由说明,我们的眼光必须尽量广大。我们每一分钟都制造了成百个带来业果的行为,由于业行的轻重和出现的频率不同,我们会投生到不同的转趣。只要留意心中沸腾的瞋念,就可以略知我们平常造下的地狱业报。要是我们死亡时,心念被根本烦恼压抑、扭曲,这种纷乱的意识能量将会引生什么样的身体呢?当然不可能是圆满的人身!
进一步来说,即使我们运用有限的眼光,也可以看见除了人类之外,还有许多生命形态,其中包括许多与我们不同型态的人生。同时,我们也没有什么理由肯定,动物或神经错乱者的痛苦不会降临自己身上。因此,彻底的出离心必须包含所有的转趣,从我们能想像的最低劣的恶趣,直到最高的善趣。一再如法地审察、禅思,我们便能够发展彻底的出离心,对于现在仍处于可怕剧苦中的不幸众生,也会滋长大悲心。尤其在我们正迈向修行的更高阶梯时,大悲心非常重要。
释迦牟尼佛教导我们,有三种比人道更低劣的转趣——地狱道、饿鬼道及畜生道,每一种都是其中的众生自己创造出来的业报。依据各自不同的业,三恶道的苦或许发生在某个特定的地方,特定的身形,或是在内心深处。不管是哪一种情况,这份痛苦对受业报的众生来说,十分真实。
透过深入洞察三恶道的不幸情况,应该会发心出离那些使人转生到三恶道的恶行。我们宁可趁现在还有机会行善业,消除恶报,从禅修中尝一下剧苦的滋味,也不要对恶道完全无惧,直到有一天发现自己陷在其中。那时,做什么都太迟了,只有遥遥无期地等待苦厄消逝。
日期:2009-07-07 09:55:46
六道轮回中最底层是地狱道。出于残酷的动机伤害其他众生,便造下经历地狱苦的业。导致我们转生在地狱里若干主要的不善业,包括打斗、杀戮与强奸等。地狱道不是极冷就是极热,而转生在地狱里,通常都要停留一段难以置信的漫长时间。根据一项记载,降生在一个最不恐怖的热地狱里,也要停留九十亿年。
生在地狱,每一分钟都充满了痛苦。有些人被迫与业力创造出来的敌人战斗,每一次死亡之后,又会重生,继续战斗。我们所可能经验到成百的刺枪插入身体的痛苦,根本不能与这些不幸生命所受的痛苦相比。
一旦进入地狱道的愈低层,所经验到的痛苦更强烈,生命的长度也倍增。在热地狱的最底层,就是无间(阿鼻)地狱。在这个地方,我们的痛苦没有间断,身体与燃烧的热火已经无法区分。
日期:2009-07-07 10:03:15
天道是六道中的最高层,它有几乎像梦境般的快乐。这些骄傲的众生住在珠宝的宫殿,耽溺在各种声色的享乐中,然而,因为他们被这些欢悦分心得太厉害了,不再努力造更多善业,而把前生所累积的善报用光了。当他们死亡的时候,只剩下恶业。因此,大部分的天人都立刻掉落入恶道。
天人的生命到达最后一个礼拜时(据说,这一个礼拜大约等于人间的三百五十年),心理上经验到比地狱生命所遭受更多的瞋恨,他知道自己将要死,并且能够看见将要转生的恶趣。昔日的同伴,其他那些神与女神们,看见了他死亡的征兆,拒绝与他交往,使他落得孤单一人。他的光彩、曾经美丽一时的花冠凋谢了,等待着他从荣耀的生活中堕落。
日期:2009-07-07 10:24:50
修行,次第的、循序渐进的修行
一般说来,要先了解皈依的涵义
然后皈依三宝
然后在师父的指导下
闻思修行
日期:2009-07-07 10:35:55
惟有佛法,才能引领我们摆脱轮回
其它的一切外道之法没有这个能力
若是邪教,则更可怕
日期:2009-07-07 22:04:31
菩萨圣众的利生事业是极多样,极宽广及甚深的。他们会依照众生不同之祈愿与需求去示行,菩萨会传授佛法予需要的人,提供食物予饥饿之人,施予衣物给受冻的人,并对病者给予药物,若有需要,菩萨亦可能以动物相化现。菩萨也能化为必备之善缘成就建桥、筑屋、造船等等,总之,菩萨会以其智慧与慈悲来帮助解除众生之苦,不论众生处于何处!
正如同寂天菩萨所示:
对无依怙之众生,愿我成为他们的护守!
对于道上迷失的众生,愿我成为他们的响导!
对想渡越的众生,愿我是船是路或是桥!
对需要灯火的众生,愿我是灯火!.....
不论是在精神面或是世俗面,诸佛菩萨亦以四种事业来帮助众生:
1、「息」事业:藉此力量帮助众生消除平息痛苦并去除造作痛苦的烦恼。
2、「增」事业:藉此力量帮助众生增上资粮,功德以及心的体验了悟。
3、「怀」事业:藉此力量更加发挥成就利众之巨大事业。
4、「诛」事业:藉此力量可因于慈悲之故,在特定之情形环境需要下以忿怒之法利众。
怙主卡卢仁波切曾将此四种事业力量精融于《解脱巨舟》之回向文中:
(一)愿我如佛一般之回向力,褪去众生一切疾病与痛苦。
(二)愿生命功德、力量及体证如雨季将末之河水般涛涛具力。
(三)愿我具力主宰三界一切,以利众生护佛法。
(四)愿忿怒真言迅奋如焰火,以能具力解脱顽强敌。
摘自:台湾自生遍在佛学中心2009春季刊
日期:2009-07-08 09:38:37
宗喀巴大师用以下几句话,来联结出离心与菩提心:
光是彻底出离轮回的心本身,
而没有发起菩提心,
并不构成证得佛果的圆满安乐因。
宗喀巴大师说,要想达到成佛的无上目标,出离心之中一定要包含菩提心,也就是发心为利益众生而证佛果。有些人误以为,不需要具有出离心,就可以修真正的菩提心。其实,这是不可能的。他们或许认为,菩提心听起来像是愉快的修行方法,不需要放弃什么东西,而出离心似乎比较严苛、困难。不幸,事实并非如此。发展菩提心要经过许多渐进阶段的禅修,必须相当认真投入。不仅是思维善念而已。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