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越争霸----人性的较量》
第19节

作者: 小学―未毕业
收藏本书TXT下载
  现在吴楚的局面和当时中日两国的情况非常相似,对于一个曾经以及现在还是霸主的楚国而言,他们有着强烈的民族优越感,而他们的爱国热情也将在这个国家遭受危机的时候被完全激发来。
  孙武正是看到了这样一点,所以孙武建议阖闾是扶植一个能听从自己的楚王,简单的说就是傀儡,现在吴国有一个合适的人选,那就是太子建的儿子熊胜,这个人有着楚国王室最纯正的血统,而且楚王的位子本来应该是他老爹的,传下来自然也就应该是他了。
  他当楚王楚国人应该没什么意见,伍子胥有恩于熊胜,吴国有恩于伍子胥,更重要的是伍子胥也想灭了楚国,楚国也间接的害死了熊胜的父亲。

  以我们事后诸葛亮的看法来说,孙武的建议无疑是最合理的。

日期:2010-07-26 01:51:05

  然而一向英明的阖闾拒绝了,阖闾认为宁愿得罪楚国人也不能寒了伍子胥的心,不然以后伍子胥还怎么死心塌地的为吴国服务啊。
  最终还是不顾孙武的劝阻毁了楚国的宗庙。
  伍子胥想起此时楚平王还在坟墓里躺着,觉得还不解恨,虽然费无极的尸骨早已无存,至少楚平王的尸首理论上还是能够找到的。
  但是还有一个现实的问题必须要考虑,那就是古代帝王为了安全起见,总把自己的王陵修个隐蔽的地方,而且更值得一提的是,那些工匠大多也成了殉葬品,总之一切都是为了安全。
  楚平王也不例外,墓葬里有多少陪葬的好东西先不说,单说楚平王生前所做的坏事也足够拉出去枪毙五分钟了,为了死后能安眠,这也是他必须考虑的问题。
  伍子胥找了很久都没有找到楚平王的坟墓,直到一个老人的出现。
  楚平王的埋葬之后杀死了所有的工匠,但是却有一个人逃了出来,而这个老人是唯一逃生的那个人,怎么逃出来的不知道,或许是冥冥之中注定的天意,终究要让这两个人的恩怨有个了断。
  很快伍子胥见到了楚平王的尸首并达成了自己的心愿:鞭尸。
  鞭尸了,平王变成了一堆肉泥,凄惨无比,不知道生前的他想到死后的际遇会做何感想。

  在伍子胥看来这一切都是平王罪有应得。
  伍子胥老泪纵横,多少年了,从公元前522年到公元前506年,自己念念不忘的正是这个老兄啊。
  报了仇,伍子胥心里反而不是那种想象中的喜悦心情,伍子胥以45度角仰望天空,回想着自己这十六年的遭遇。
  为了报仇从楚国一路辗转跑到吴国,又帮助阖闾夺得王位,一直等着报仇的机会,在这个过程中等死了费无极,等死了楚平王,而自己还是一路踽踽独行,带着仇恨一路奔跑,终于到今天鞭了楚平王的尸首。
  大仇得报。

  如今大仇已报,心愿已了,没了除了仇恨,自己还有什么,伍子胥的身体突然空了一样没了力气。
  原来一直支撑自己走下去的是仇恨。
  自己的父兄真的能安息了吗,伍子胥突然想到这样一个问题,一个又让伍子胥陷入了无休止纠结中的问题。
  我所做的一切,只为今朝手刃仇人。
  仇人死的那一刻,我得到了什么。
  我的亲人复活了吗,我所忍受的痛苦呢?
  原来,这十六年自己默默的支持,只不过是减少了自己心中的仇恨与痛苦罢了,伍子胥跌坐在地,可是如果没有这十六年的经历自己又如何会想通这一切。

  成长是需要代价的,伍子胥又成长了。
  这让我想起了天龙八部里出现的一个画面,当慕容博被扫地老僧杀死的那一刻萧远山突然失去了生活的目标。
  此时的伍子胥需要一个继续支持自己走下去的动力。
  这段宿怨了了,另一段也才刚刚开始。
  终于伍子胥再次踏上了这块土地,以一个胜利者的姿态。

  但从这一刻起,他再也回不去,为了自己的恩怨,导致楚国破亡,无数人家破人亡。
  这一刻,伍子胥的悲剧在这个国家集体上演,他们的仇找谁报。
  仇报了,都报了,只是自己再也回不到这个国家了,就一心一意为吴国服务吧。
  将我的一生献给这个国家吧。
  伍子胥又重新为自己找了个目标,并用自己的生命践行了自己的诺言。

  知遇之恩最难报却。
  仇报完了,该报恩了吧。

日期:2010-07-27 22:30:21

  说完伍子胥,还有一个人有必要说一说,那就是逃跑了的昭王,伍子胥在攻下楚都之后,第一个想到的人是超昭王,父债子偿,所以伍子胥得知昭王逃走后立即派兵去追,就这样,吴国的兵一路追,昭王一路跑,路上不仅遇到了强盗,还遇到了仇人,险些丢了命。
  当然这个仇人并不是自己结下的,而是自己的老爹给他留下的,看来他老爹对他确实不错。
  被土匪以及吴军追的走投无路的情况昭王在斗巢的建议下决定先到云梦古城避一避风头。
  楚平王在位的时候杀了斗怀的父亲斗成然,原因是斗成然有功于楚国,但是后来居功自傲贪赃枉法,国有国法家有家规,就这样被平王杀了,平王念及斗成然有功于楚国,便放过了他的家人,封的儿子斗辛为郧公,即云梦古城的地方长官。
  斗成然有个儿子叫斗怀,一直想为自己的父亲报仇,而现在昭王逃到了这里,无疑对斗怀来说是个好机会,他的想法和伍子胥一样父债子偿,杀了昭王为自己的父亲报仇。

  他的两个兄弟斗辛以及斗巢发现并制止了,但有这样一个人在昭王的身边无疑是在昭王身上装了一枚丨炸丨弹,指不定什么时候爆炸呢,所以昭王又在斗辛和斗巢的护卫下逃到了随国。
  当然吴国的军队也一路尾随而来,要随国交出昭王。
  为此昭王的哥哥子期还非常担心,由于他和昭王长的非常相像甚至有几次提出了自己充当假楚王的策略。
  然而让人出乎意料的是,随国人没有交出楚王,当然不是也为随国人多么有骨气也不是楚随两国的关系多好,随国和楚国当年同为诸侯现在变的这么弱和楚国有着脱不掉的关系。
  当年随国在楚国的东面,而且当时随国实力比较强大,自然就会影响想称霸的楚国势力东进,随国就像一道屏障阻碍了楚国东进,所以楚武王对随国几次征伐,终于导致了随国的弱小,以至于后来依附于楚国。

  随国没有交出昭王的原因很简单,在吴国伐楚通牒之后随国国君让人卜了一卦,卦象表明现在交出昭王对随国不利。
  就这样这一卦就了昭王一命,后来昭王成了楚国的中兴之主,同样也使楚随两国的关系大大增好,以至于在春秋争霸以及战国纷争中继续生存下去,一直到战国末期。
  要问算卦准不准,那看运气吧。
  当然吴国不会就此罢休,准备攻打随国,刚好此时在楚国以昭王的名义召集散乱的大臣以及士兵的子西听说昭王在随国便匆匆忙忙的赶来了。
  有了援兵显然随国又多了些底气。对于吴军来说千里行军离开国土到楚国来作战,现在既要把楚国掌控在自己的手里又要攻打随国,显然有些力不从心。

  就这样吴军放弃了攻打随国。

日期:2010-07-29 02:08:00

  仇恨这东西很难化解,除非当事人死了
  囊瓦还活着,这注定会让一些人感觉不爽,那就是唐侯和蔡侯。
  虽说跑了和尚跑不了庙,当唐侯和蔡侯拆了囊瓦的庙之后觉得不解恨就又想起了跑了的和尚。
  上面说到囊瓦跑到了郑国,而郑国又害死了太子建,旧仇新仇就恨就一起报吧。
  囊瓦没了昭王的好运气,或许是老天想了想,再让这个人留在世上也没什么用处了,还是让他死吧。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