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原来可以这样学——比教科书精彩好看》
第19节

作者: 月映长河
收藏本书TXT下载
  以庄子的才华,完全可以不用穷困潦倒到这个田地,楚威王曾经要拜他为相,可是他拒绝了,同样还是以讲故事说寓言的方式。楚国两个大夫来招聘他上班,他却对人家说:听说你们国家有一种神龟,能活三千年,身上的龟甲被你们大王供奉在华丽的庙堂,有这回事儿吧?那你们说这只龟是活着在泥巴里打滚好,还是死了留下皮囊享受别人的顶礼膜拜好呢?两个大夫毫不犹豫地回答说,当然是活着好!庄子接口道,那两位大人请回吧,我继续在泥巴里打滚吧!这就是庄子,这就是庄子的生活态度,这就是庄子的智慧,这就是庄子拒绝人的方式,多么精彩,多么透彻!

  日期:2011-12-26 15:06:07
  --102--
  可见庄子的无为与老子的无为有所区别,老子的无为是看透了社会,尤其是看透了政治,庄子的无为是看透了人生,看透了生命,老子基于社会,庄子基于个人,无为在这里被推向一种无数人穷其一生都在追求,却又常常难以企及的人生目标——自由!
  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两者皆可抛!有人曾说,人无自由,宁愿去死,可见自由是何等重要,自由又是何等珍贵,自由这个概念被引入中国是近代以后的事情,西方近几百年的历史概括起来可以说就是一部追求自由的历史,可是在两千多年前,庄子就已经将自由诠释和实践到如此高的境界,着实让人叹服。
  日期:2011-12-26 15:24:07

  --103--
  庄子能够看破红尘,并不是他悲观厌世活腻了,而是因为他看透了世间的一切,这才达到大彻大悟的最高境界。他认为这个世界上的一切都是相对的,所谓功名富贵,所谓大小高下,所谓有为无为,都是一种虚幻的概念,重要是人内心真实的感受,这种感受虽然不能当成饭来吃,也不能当成衣服来穿,更不能当成钞票来消费,可是它却能够让你感到一种极度的自由与舒适,仅此而已。他主张人人淡定,没有尔虞我诈,认为“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庄子的潇洒才是真正的超脱,不是装酷的做作,这种无忧无虑,了无牵挂的情怀,可以看成是一种隐士的风采,可是历史上真正的隐士不多,就像真正的勇士不多一样,有些隐士只是奇货可居,装腔作势哄抬价格,真正的目的是待价而沽,庄子绝不是这种人,而这种超然于物外的绝对自由的精神状态,无数人仰望而不可得,往往得其形而遗其神,唯有数百年后不为五斗米折腰,悠然南山中,采菊东篱下的陶渊明,方才尽得其精髓,尽得自由之神怡。

  人生若得此二三子与游,夫复何求!微斯人,吾谁与归?
  日期:2011-12-26 15:59:04
  --104--
  16.韩非子:作法自毙第二人
  老子的“无为”说到底还是“有为”,到了庄子这儿就成了真“无为”,儒家和墨家都讲“有为”,但都还比较温和,讲究的是以德治国,法家对这个不感兴趣,极力表示反对,他们推崇的是以法治国,如果说儒家和墨家是“劝人为善”,那么法家就是“惩恶为善”。

  法家一派可谓是源远流长,春秋时期有管仲,战国时期有李悝,有吴起,有商鞅,可是法家真正的掌门人却另有其人——战国末期的韩非子。
  思想家们凭借着各自的智慧,真可谓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老子是观沧海于一粟的智慧,孔子是观社会于一瞬的智慧,庄子是悟人生于一笑的智慧,墨子是看众生于一体的智慧,韩非子则是参政治于一目的智慧。
  法家学派的人注重权谋,因为他们要帮助老板富国强兵,如果不精通权谋,不懂政治是行不通的,但是法家学派的这些牛人大多“不得好死”,结局一般比较凄凉,往往不是死得冤,就是死得惨,比如商鞅,比如韩非,好比溺水身亡的往往是游泳高手一样。这种反差是巨大的,法家多英年早逝,可是儒、墨、道三家那些牛人们一个比一个活得长,短一点的六十几,长一点的有九十几,在当时算是老寿星了。商鞅死于变法,而且死于自己制定的那些变法措施,韩非死于权谋,死于他教给别人的那些权谋,等于是间接自杀,今天想来仍然不禁让人感慨万端。

  日期:2011-12-27 10:20:53
  --105--
  韩非子约生于公元前280年,卒于公元前233年,孟子死后他才出生,是荀子的嫡传学生。他是韩国的贵族,而且是贵族中的贵族——王族,也就是韩王的庶子,嫡长子继承制决定着他不可能实践自己的政治理想,也没有舞台去实践自己的权术谋略,尽管他喜欢并精于此道,但是他的兄弟却不想用他,太有才华的他被视为潜在的政敌,韩王虽然没有雄才大略,这个道理他还是知道的,为了维护自己的权威,优越感,还有王位,他必须把韩非晾在一边晒着。

  这是韩非的悲哀,对一个既有才华又有雄心壮志的人来说,最痛苦的事情莫过于英雄无用武之地,这就好比一个绝世美女走上街头却被人视而不见一样让人心生绝望。美女无人欣赏还可以顾影自怜,韩非却空有一身才华只能长吁短叹。因为他处在一种极度的尴尬之中。
  日期:2011-12-27 14:25:00
  --106--
  他与师弟李斯学的都是帝王之术,这门课程的内容主要就是如何成为一个成功的老板,自己做不了老板的,那就思考如何帮助老板成为一个成功的老板。李斯是楚国人,自己做不了老板,楚国也不用他,他还可以到秦国去发展,可是韩非却做不到,他既当不了老板,却又不能出国帮助别的老板,虽然他不是韩国的老板,但他也是韩国老板的后代,总不能帮助别的国家来打败自己的国家吧?家族式的古代版“爱国主义”限制了他的发展,这是韩非的不幸。

  日期:2011-12-27 14:28:13
  --107--
  于是韩非只好顾影自怜孤芳自赏聊以自慰,他把自己多年来学习心得和钻研的成果逐一写了出来,这是他宣泄理想的一种方式,没有读者,无人欣赏,如果非得要找的话,恐怕也只有一个人——他自己,但他仍然坚持以最好的状态来完成自己的理想,没有战场,纸上谈兵也是不错的。他是不敢拿给自家兄弟看的,他写的这些阴谋诡计,弄不好会给自己惹来杀身之祸。韩非不能像李斯那样出门找老板去游说,靠着能把稻草说成金条的滔滔雄辩为自己赢得一个施展才华的舞台,就算他有这样的机会,他也说不出来,因为他有一个先天的生理缺陷——口吃。

  日期:2011-12-29 14:07:16
  --108--
  说话结巴这个缺陷被很多人深恶痛绝,其实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口吃有两种,一种是说不清楚,心理上有障碍,翻来覆去就那么几句现词,这类属于傻瓜型口吃;另一种是语言跳跃性特别强,思维太快,舌头跟不上,这属于绝顶聪明型口吃。韩非子就是第二种,他的思维累倒了舌头,说了半天听不明白,茶壶里煮饺子,有货却倒不出来,自己明白,别人糊涂,大家都干着急。说不出,那就只好写,韩非的舌头笨拙无比,但是笔头却犀利无匹,这种犀利来自于思维的穿透力,来自于权谋的杀伤力,举天之下,无人能敌,可以勇冠三军,可以杀人无形!

  韩非的文章写得太好,终究还是有识货的读者,给他带来了机会,韩国的国王不喜欢他,并不代表秦王就不喜欢他,赢政看到这个文章后,兴奋得连连叫好,他没想到天下还有这等杰出人才未能被他所用,于是禁不住大声叫道:本王要是见不到这个人,这辈子就算白活了!于是赢政不惜用武力威胁强逼韩非入秦。
  日期:2011-12-29 14:23:05
  --109--
  韩非到底写了些什么,能够让秦王赢政为之如何疯狂?
  当然是韩非的这些话说到赢政的心坎里去了,并且引起了他极大的共鸣与敬仰。赢政是一个有理想有抱负的老板,他的理想是兼并其他六个公司,自己一统天下开独家店,这是一条前人没有走过的路,也是一条无比艰难崎岖的路,要想完成这个伟大的理想,自己必须要掌握一门独门绝技才行,这门绝技正是韩非书中的中心思想——帝王之术和富强之法。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