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道酬勤:别在“习以为常”中走向平庸!》
第3节

作者: 职业规划鱼
收藏本书TXT下载
  有人曾对我提出这样的疑问,李老师,自己每天也在关注职场,但是感觉收获甚少,有时候怀疑是不是该继续关注。我对他说,在感情世界里,一方的付出不一定换来另一方的青睐。但是在职场的世界里,一个人只要认定方向和肯付出,始终会有回报。只是有的回报短期可以看到,有的则是需要长期努力才能换来,而长期努力换来的回报往往更弥足珍贵。相反,自己职业发展的问题,你一天不关注,没有问题。两天不关注,也没有问题。如果天天都不关注,那么将会有很大的问题。因为职业发展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你自己不进步,那么别人进步或追赶的话,时间久了,则很容易让你成为一个很底层的员工,等到意识到困惑的时候才想如何发展,那么真正实施的难度则会非常大。

  对于自己到底想要什么,相信很多人很难一下回答出来,毕竟现实是复杂多变的,个人很难从冗繁的事物中辨伪存真,找到自己最为看重的东西。并且一个人想要什么也会随时间和地域而发生改变,可能今天想的东西到了第二天就会发生360度的转变。
  日期:2012-02-14 10:31:03
  曾经问一位咨询者想要一种什么类型的工作,他说他不知道,也没仔细想过,然后他问我,李老师,您觉得我该过什么样的工作呢?听完他的回答,我给他举了个例子,假设,你在街上拦下了一辆的士,上车后,的士司机问你想去哪,你回答,师傅,我也不知道或没想过我该去哪,您觉得我该去哪呢?我想那个的士司机听完后一定会哑口无言。他们之所以不了解自己的一些想法,主要是没有关注和留意过个人特点,自然在平时就不会去归纳和总结,而头脑里多年以后还是一些杂乱的信息碎片。

  据自己观察发现,一个人大部分时间内在关注什么,养成了什么样的工作习惯,往往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他每天在想什么和对什么方面感兴趣,自然也随之积累相关的知识。
  日期:2012-02-14 13:53:26
  一个人如何发掘自己到底喜欢什么?这个主要采取两个方式。一方面是对个人内在因素的探索,可以借助一些测评来开拓自己的思维,也可以问下周围人对自己的看法或意见。另一方面是对外在因素的探索,主要是在有限的时间和能力范围内多去尝试和了解不同的行业、职业信息,接触多了,可以大致知道自己相对喜欢什么。毕竟喜欢是个比较值,而不是绝对值。即使还不喜欢,那么至少可以知道自己不喜欢什么,然后用排除法进行择优选择。

  现实生活中,总有一些让人感到惋惜的故事。比如说,一个优秀的女人,因为命运的捉弄,遇到了一个多么坏的男人。也许这个男人并不适合她,对她也不好,明知道这样下去也不会幸福,但还是有很多人用各种理由来劝说自己,选择了习惯性的忍受和妥协。一般到故事最后,结局往往是她不得不饮恨离开人世,让人唏嘘不已。
  其实,很多事情是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一个女人遇上什么样的男人确实会受到命运因素的影响,但爱上什么样男人、离开什么男人及选择什么样的男人则是女人自己可以主动选择的事。所以,我们在为很多她们感到惋惜的同时,也会深深的觉得一个人之所以会出现太多的不满,其背后一定有着她很多的过错。可能是性格中的懦弱、犹豫,或者是胆怯。

  日期:2012-02-14 21:36:43
  同样,一个人遇到什么行业或工作机会也许有偶然的成分,毕竟老天总还是会爱好我们开一些玩笑。即使同一所大学的计算机毕业生成功应聘到一家公司,因为人员安排问题,会分到不同的项目组,遇到不同的领导及同事,自然在机遇方面会有所不同。但是,是否喜欢这个行,与同事及领导相处的能力,以及是否决定离开都是一个人能够决定的事。所以,在工作一年以后,不同志向的人选择了不同的发展道路。有的跳槽去了大公司,有的去创业,而有的则继续留在本公司。不管哪条路,都没有绝对的对与错,只是看这条路是不是适合自己,以及明白自己内心到底想要什么样的工作方式及工作内容。那么,即使自认为入错了行,也可以通过在平时的工作中进行关注不同行业来寻找机会,而不是选择放弃。因为选择放弃关注,将意味着永远没有机会,最终的结果就是庸庸碌碌及怨天尤人。

  日期:2012-02-15 09:10:51
  有个比喻说,每个公司都像一艘行驶在大海中的船舶,而老板则是船的船长或掌舵人。通常来说,老板关注什么东西,那么该家公司的发展战略就是什么,他决定着公司的方向及速度。同样道理,对于职场人而言,我们每个人都有一艘属于自己的船,也许有的人只是一叶扁舟,甚至是简陋的草船,弱小且无力阻抗暴风骤雨。但是,如果只是贪恋港湾的安逸和宁静,不去到大海中锻炼和成长,那么将永远只能是一个小船,只能在安静的环境中羡慕别人。

  舒舒服服过辛苦日子,辛辛苦苦过舒服日子。人们在最惬意的时候,也是最容易放松警惕的时候,但往往可能是下一次失败的开端。所以,如果你目前对于职业已经进入了习以为常的模式,无法从工作中找到自身的价值。心中更应该多一份未雨绸缪之心,少一分享受安逸之意。因为,你在关注什么,就决定了你是什么,而千万不要继续在习以为常中度日,因为继续走下去只能是深渊!

  日期:2012-02-15 10:32:29
  2、【认识成功:成功可以复制,但很难粘贴】
  成功!成功!成功!
  现在全国各地都有大大小小的培训机构,而最为热火朝天的便是《成功学》方面的培训课程或讲座,打着助你“实现人生价值”、“开发个人潜能”、“三个月赚到一百万”、“有车有房”、“三十五岁以前退休”的旗号,成功学已经泛滥于职场和网络,上进人群迷失在多款提升课程和短期培训班里,成功学大师满天飞,成功学培训蔚为大观成产业。 在成功学的逻辑中,如果你没有赚到“豪宅、名车、年入百万”,如果你没有成为他人艳羡的成功人士,就证明你不行,你犯了“不成功罪”。不仅培训的费用价格不菲,培训时间仅短短几天,可算是成功速成班。从参加培训的人群来看,他们大都是一些尚未毕业或毕业不久的年轻人,成功学以名利为药效,误导急于走捷径成为人上人的年轻人投身其中,投机成瘾。

  在这个急功近利的年代,到处都宣扬着成功唯物论,弥漫的一夜暴富的心态也对成功学的推广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大街小巷的书店或书摊随处可见的名人传记或如何教你成功的书籍,十元一本。同时,我们细心观察发现,总有一些年轻人蹲在在火车站或者汽车站的候车大厅的某个不起眼的角落,捧着一本某名人的传奇经历或经典语录在埋头苦读。看他们孜孜以求的身影,自己心里不由的想,如果他们真的把这些书当做金科玉律来看的话,最终的结果很可能是离自己的职业梦想越来越远。但很多人还是为之趋之若鹜,天真的认为只要读完了这些书就能让自己的眼界和境界提高,更加接近成功。

  日期:2012-02-15 13:19:36
  曾经遇到过一位年轻的咨询者,高中毕业2年多,当初觉得上大学没什么用,所以就没去上,准备走一条属于自己的成功之路。崇拜的人是唐骏,希望也成为打工皇帝,并且已经把他的那本《我的成功可以复制》很多遍,对于成功的理论也是侃侃而谈。在高中毕业的两年间,参加过两次成功学速成班,然后大部分时间在家里自学电脑、经济管理、英语、做菜、健康、锻炼、创业等内容,也积累了不少知识,但还没有什么突出成果。目前每天还在坚持学习,也热爱学习,他觉得自己坚持学习就一定会成功,知识增长了,能力也会增长。这段时间正在家自学《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我问他,成功学课程的作用大吗?他告诉我,在培训过程中和培训完后的几天内都是信心满满的,对于未来也是充满了希望,但是现在自己一点信心都没有,不仅一事无成,目前也陷入困境,因为虽然每天看似很忙碌,也很努力,但似乎离成功越来越远了,自己也越来越没有信心了,到底我的成功之路该怎么规划呢?

  日期:2012-02-15 16:01:51
  职业梦想很大,现实的大部分人却如此渺小。因为他们不得不面对学历不高、专业不好、能力不足和生活压力等现实的问题。大部分的人受生活和社会阅历的限制仅仅是停留在一种“成功信念”之中,想实施可以不知道怎么实施,放眼望去,那些例子中成功人士的背景和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机遇也是可望而不可及的,所以并不具备太多的参考价值。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