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包里的盐(让你40天成为管理及改善行家)》
第27节作者:
云外明月 刚才---自己是自私的,路人是自私的,她是诚心的、热心的。这种诚心的人应该很少了,但竟然就在自己身边,相比之下,惭愧呀。
他有一点点动心了。
尤优还在被刚才的委屈包围着,在刘海哪里的委屈还没有完,又碰上今天这档子事情。想到这,她不禁又想起那个让她伤心的人。
“刘海现在在哪呢?”尤优很久未和刘海联系了,而刘海也未主动联系过尤优,两人处于冷战之中,极度深寒。但也许,如果刘海认错,哪怕只是象征性的认错,她还是会原谅他。
“想什么呢,怎么不说话。”尤优发现舒克在那里发愣。
舒克回过神来,看到尤优满脸的忧郁,没有了平时的笑脸,却也显得楚楚动人,有一点异样的感觉在涌动。
“没想什么,想着工作的事情呢,明天要如何展开”,
“你的脸色怎么这么不好,有什么心事吧”
尤优没回答,她怕被舒克看穿了。
日期:2010-08-01 22:20:30
停了两天,不好意思,这两天去外面驾游去了,明天又要忙一天,哎,首先请大家谅解,同时作为补偿,那就今天多上传点吧,
这张写的是双方确认最后改善细节方案,红蓝手法有头脑风暴法、德尔菲法,投资回收期及资金的时间价值等,浅浅一带,望大家共勉。
第31集
第三章第一次正式咨询
第一节细节改善方案确认
第二天上午,两人赶到饭店里,林老板笑容满面迎了出来。
“好,你们来啦,这次改善要拜托你们啦。。。不过,你们让我好破费呀,每人每天x千块,真是好快的刀。。。
哼哼,舒克他俩没有接这个茬,而是问要不要最终确认改善方案。
客户要不要修改还是正式确认最终的改善方案至关重要。良好的设计就是成功了一半,所以方案设计太太太重要了。
方案设定一般有多种风格,这关系咨询的角色,我们来说下这个事情,还是以炒菜来打比方做说明。
咨询一般有4中角色:问题解决方案提供者,解决问题伙伴,独立的问题解决者,公司管理者。
如果是第1种(问题解决方案提供者)那就简单了,设计方案,你照着做去吧。我们可以叫大师傅炒菜式的- - -大师傅炒好菜你就吃行了而没有必要知道这个菜是怎么炒的,配方如何,你只要知道给你炒菜的师傅很有名,你信任他就行了。实际中就是他调查完了,自己闷在屋里做方案,完了以后你照着做就行了,至于规划的过程你就不用管了。这种方式是高屋建瓴的,比如高盛公司为希腊做的金融改革设计方案,美国为戈尔巴乔夫时候的苏联的休克疗法。在这里吗有战略规划等领域通常就是这么做的。实施人都是很大牌的比如麦肯锡。
但现场改善的很少这样,你想,人家辛辛苦苦创立的家业,一是自己的心疼,二是自己也不是外行。全部交给别人而自己当木偶那心里不安呀,这时我要审核你的方案和过程。这时候咨询公司就是第二种角色- - -解决问题伙伴。我们可以叫共同做菜式- - -师傅炒菜前,你跟师傅说,我不吃香菜,口味偏辣,菜品切成细块,不用蚝油,做的过程你还要指点。。。那做每一道菜就是你和师傅之间的一次良好拟合。反映到实际中,一些人力组织领域的方案,IT系统REP的呀,还有现场型的呀多是这样的。就是客户需求为主,客户会跟你一起研究讨论,你要对自己的方案进行调整直到客户满意才行。
第3种就是客人来了直接下厨,我自己做不用你管,我自己做自己吃,这就是独立问题解决者,好理解吧。
第4种就相当于客人来了次数多了,老板一看,你评论和动手水平都高,这么着,你来做厨师吧,大概就是这意思。
象我们这里碰到的就是第2种情况。所以最终方案和实施细则的话还是要双方再讨论一次。
林老板召集了各部门的负责人过来开会。
这种会议不想都知道肯定是推广介绍的会议。你作一揽子新变革而中层不清楚那肯定什么改善也推动不了,所以说这个启动会议很关键。但林老板还是想开成个民主会,一些措施细节还要大家多提意见。
舒克从背景和问题点开始说,开始大家还都寂静无声呆呆听着,但改善措施全部宣布完毕后会议现场开始有了不同意见,且不同意见越来越多像是要开了锅,大家七七八八从各自的立场出发提了好多建议。
本文的副标题是几天成为改善专家,改善是难推动的,因为改善的难点往往不在于和对手竞争而在于和自己较劲,要改善就要先否定自己,这对于一般好面子的我们来说是难以接受的,如果说这一步承认错误还仅仅是面子的话,那么下一步改善点就会碰到各方的实际利益,屁股决定立场,这已经不是境界的问题了,而是利益的问题,冲突在所难免。
在这里我们不能不说,改善不是方法的变化而是境界的变化,是立场的问题,是心态的变化。它首先是刻骨铭心的自内而外的过程而不是相反。
既然改善损害到某方利益,那就有冲突,怎么协调和决定,这时候最“公”的人也就是老板的态度至关重要。各部门都有自己的私的而只有老板是最公的,所以改善就是老板的事,天经地义,你不主动没有别人主动。
舒克见大家意见杂乱无章就让尤优把意见都写在旁边的白板上,一条一条列好,这实际就是头脑风暴法,林老板同意,他实际是引蛇出洞看大家的立场。
头脑风暴法是无限制的联想和讨论,意在产生新的想法,可以在找问题找方法等阶段用,它可以尽量激发大家的想象力,和“少数服从多数”方法比,它可以激发产生更多的灵感和意见,而避免在群体决策时候少数优良想法被压制的可能,可以提高决策的质量和大家的参与度。头脑风暴法会议原则有5点,第1是禁止批评和评论,象某些会议常见的领导说“我提点个人意见。。。这不好吧”等等都不能说,第2是想法数量越多越好,第3是鼓励对别人已的意见进行补充,延续,改善或综合,这一步是该方法的核心,第4是要独立思考,不要交流意见,第5是可以天马行空自由发言。
它唯一的缺点是由于意见太多,分散性大,不收敛需要仔细梳理所以出结论较慢。这不会议进行了一个多小时,意见越提越多,且互相矛盾不想关的很多,舒克他俩的头有点大,想这样的话发展下去今天肯定得不出结论。林老板你到底想要什么呀?。。。
这时候尤优走过来向舒克建议用德尔菲法来收敛结论。舒克一拍大腿“对呀!”,马上跟林老板去建议,林老板同意“你们玩着花样整吧,我没意见”,说吧笑眯眯坐在旁边看着会场。
舒克开始准备,现场风向立刻180度变化。
德尔菲法也叫专家调查法,是一种背靠背的调查方法。在头脑风暴法中每个人都自由发言,大家都知道是谁说的,而在这里,与会人被分成几个组,互相不知道别人的观点,所以是背靠背的。具体是这么实施的。先找一名会议主持人,再由主持人确定与会人,而与会人之间不知道谁与会,第2步将由主持人将会议主题给各位与会人,让他们在互不见面的情况下自做出解答。第3步就是收回各方的意见进行汇总、统计和整理,然后将统计和汇总结果连同第2轮的意见表再次给与会人,让他们能在能在看到第1轮所有人的意见后在别人的启发下提出新的想法,再将意见回收。第4步重复第3步,这这里由于与会人看了大家意见,而大家意见将会对自己的意见有影响,所以新的个人意见会趋向于共同意见。后面是一次重复,每一次共同意见都会对每个人产生影戏,而使每个人意见趋向共同会意见,所以最后意见很趋同,主持人再汇总出大家的意见做出结论。由于这个方法有匿名性(与会人不见面),收敛性(最后意见会趋同、收敛),反馈性(每个人的意见都会影响他人)的特点,所以也是一种很好的意见汇总方法。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