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包里的盐(让你40天成为管理及改善行家)》
第20节作者:
云外明月 今天篇幅较小,主要讲了三点。一是产能过剩,已经在上面说了就不重复了。二是工厂中与BOM性物料相对应的费用性物料的相关问题,包括使用中领用管理,标准单耗等。三是上面两个要素引起的浪费现象。
OK,今天内容到此结束,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对照看一下自己的工厂是不是也有类似问题。
日期:2010-07-19 21:18:51
下面该去仓库了,仓储方面的内容好多,这里部分罗列一下
第23集
再去仓库:
他们是很艰难挤进仓库的,因为门口被两个口袋挡住了路,其中一个是味精,另外一袋是不常见的调味品肉蔻和杏仁。
尤优问保管员,保管员说“味精经常用,但量不会大,这个50kg的袋够用2个月,不过要经常领用,每天领用吧”。那个肉蔻和杏仁的袋子,虽然是25kg的,但因为用的少至少可以用4个月,它一个星期可以领用一次吧。本来不该买这么多,但上次有个活动上卖得特便宜我们就买了,当时想反正不会霉坏”。
尤优转头对舒克说
“这个安全库存真有问题呀,4个月的库存”,舒克补充,
“还有两个问题呢,除了上个问题,第二是放置layout,不常用的为什么放在最外面影响走路,应该放在里面,这里应该放最常用量最大的米呀什么的,第三就是大包装应该拆成小包装,这样每次领用的批量固定了,将会减少浪费,同时这也符合5S中第二个S的最基本的三定原则的“定容”原则呀”。。。
再问“你这仓库的周转时间多久?”。
听了这话,保管员的眼神有些发直,舒克忙改口问,
“这仓库的库存金额有多少?”
“全部算起来有120多万吧”保管员想了想,
“月营业额90万,库存200万,周转时间70天,。。。哎,你查着是多少天好?”
舒克问尤优,
“15天”,尤优头也不抬地说。
再往里走,在冷柜里,发现冷柜里放的物品很杂,辣椒蘑菇和冻鱼放在一起,干货与冷冻品放在一起。
“这个(仓储)放置怎么没有归类,这么混乱呀”,
保管员没有回答。
再看盘点记录,是2个半月前的,盘点人竟然是保管员和范大厨指派的一个厨师头,尤优觉得这时候脑袋有点转不动了(受打击了)。
盘点对象是仓库,在盘点时仓库管理员应该回避的,否则就是自己查自己,运动员兼任裁判员,这是流程设计的问题。
“嘻嘻,自己查自己,这不成了足协了”。
下面接着看,
舒克再了解原料是怎么采购的,保管员来劲了,唾沫横飞
“采购是老板娘一个人去,他就是采购,每次顶多再叫两个小伙计,看好了就让人送过来,他亲自过秤,他说是多少斤我就记录多少斤,我从不亲自过秤,财务部就认可多少斤,财务从来不查。。。哎,俺们老板娘称称的水平那叫一个高,就算菜贩子带来的称,经过老板娘的手,30斤以内不多不少,60斤的话能称少10斤,100斤能称少20斤。。。但人家也不是吃素的,发现了就不给我们送了,这不,给我们供菜的这两个月都换了4,5家了。。。”
一家厂如果想长久经营的话要谋求跟供应商的共赢,这样关系对待供应商是短视的行为,具体我们在第三部改善中介绍。
再看台帐时,发现许多物品是不全的,象刚才他们亲眼见厨师小吴拿走了两瓶蚝油但现在没有记录,当然更没有签字,问时,保管员说
“我会记录的,现在正是忙的时候,他们炒菜来不及签字,过会儿忙时候过了,我让他补签,不会漏的。。。”。
“那以往会不会有漏的呢?”
“不会,相信我好啦。。。”
一阵儿无语后,舒克问,
“我们有没有规定每种菜或者耗用品要最少库存呢?”
“啊,最小库存吗,这个有,干辣椒20斤,餐巾纸30斤,盐20斤。。。”
“那餐巾纸在那里?。。。”
“在这里”
“啊,没有30斤呀,才这么少。。。”
“这个是,我知道,那个,那个最小的量订的不准,我心里有数,反正如果少了影响前厅营业,那我是问,怎么样都行。。。”
保管员脸通红,结结巴巴,满嘴冒泡,舒克替她着急,便打住了。
“这是什么”尤优指着几包衣服问,
“这是以前我们的工作服,后来员工反应不舒服就不用了,还库存150套”
“那以后有机会用吗?”
“应该不会用了吧,反正我是不会穿,太难看了”
“那就是呆滞了,怎么不处理呀? 这样的呆滞还有吗,就是比如说2个月内用不到的。。。”
“我觉得这堆烤箱用的发热管好像该算,因为供应商会负责修的况且这堆发热管可以用2年了,它放在这里半年了都没有用,应该算呆滞吧,那还有。。。”
“这种呆滞的有多少”,尤优问,
“账上有,要算,但都是2个月以上不用的才算呆滞吗?”保管员一头雾水,
“当然不是啦,每种的呆滞规定时间应该不同的,比如干贝的呆滞期可能就只能算10天,防爆灯泡的可能就是1个月,而空气锤可能3个月不用才算呆滞,因为它本来用的就不多。。。”
在本节里,我们随主角的脚步走了仓库,了解了仓库库存,周转率,库存水位(最高及最低水位),仓库设计及Layout,最小领用量,领用频次,仓储归类,盘点流程,台帐记录,呆滞管控等问题。
但本部分到目前的蓝色色调已经很重了,不想展开讲了,具体相关部分我们在第三部中在细谈吧。
日期:2010-07-20 21:49:57
这几期的太冷冰冰,太技术了,今天加点不太冷的
第24集
晚上的时候有两个小故事,一桌客人离席埋单了,服务员过来收拾,台布裹包前,尤优眼疾手快抢出了一个小东西,是一个食雕,原来是一道高档菜的装饰性食雕,非常漂亮,看起来是用一颗大号的红心萝卜雕的一个双龙盘柱,三寸多高,两条龙鳞甲分明,摇头摆尾张牙舞爪神气活现盘在柱子上,尤优不仅赞叹出声,真是太精美了,就问服务员,服务员说
“我们这里一位食雕师傅张小亮做的,配菜装饰用的,光雕这一个要用至少3个小时呢,是我们这的一绝呀”,
尤优问“这么仍了多可惜呀,反正客人也没有动”
“用一次不扔了还留着干嘛,只有很少高档菜菜配这个的。。。”
“是不是配了雕刻后菜的档次和价格就提高了。。。”
“是呀”“为什么不多做些雕刻”
“哎呀,这雕刻速度慢呀,你以为模子里刻出来的,一天雕不了几个”
“那这雕刻留下多用几次不就行了,难道他3个小时后会打蔫吗。。。”
“这好办,但你晓得吧”
这时服务员一幅神秘秘的样子
“我告诉你一个人呀,雕刻的师傅不愿意这么做,现在雕刻少,你想现在20桌只有一个这雕刻,那这雕刻就特有面子,点菜的客人更有面子,师傅也有面子,基本上每个点雕刻的客人都要和这个师傅握手合影留念呢,那师傅脸现在跟258万一样拽,你想如果各个桌都有食雕,客人也没多少尊贵感,师傅也没多少尊贵感,师傅才不愿意呢,反正他是拿固定工资。。。啊,明白了吧。。。”
尤优无语。
原来这个张小亮是为数不多的林老板推荐来的厨师之一,主要做食雕和冷食。他自恃身怀绝技不原拉帮结派,也不愿意带徒弟。但同时,林老板和范大厨对甘师傅都蛮尊重,他在这里做的很逍遥。
象这种吃技术饭的人在工厂里虽然不多,但还是有的。
在再后来第四部里,在林老板的苦心经营下,当范大厨的队伍被分解时,张小亮成了首批被分离出来瓦解范大厨队伍的一员,当然这时后话。
第二个事发生在晚上快打烊的时候,每当这个时候也是所有服务员们最期待的时刻,因为过一会儿店就可以关门了。忙碌了一天,该是休息的时候了。
服务员小丽今晚刚好与男友有约,小丽估摸到这时候不忙了,她可以下班至少也请假也方便。所以就跟男友约了这时候。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