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种胡人安禄山不仅会发毒誓,而且他还很会讨玄宗皇帝的欢心。应该说,安禄山之所以能够取得唐玄宗的信任,在于他有一项独门绝技,那就是装憨卖傻。比如说有一次,安禄山看见太子了,他竟不拜,旁边的人都在说他,他却说“臣愚蠢,只知道有陛下,不知道有太子。”玄宗一听,非但没有责怪他,反而很高兴。
后世的人怕是没人不知道唐玄宗与杨贵妃的那点爱情往事了——后宫佳丽三千人,三千宠爱在一身。安禄山见皇帝如此宠爱杨贵妃,于是便拜年轻的杨贵妃为干妈,虽然他比这位大美人还大上十几岁。
此后,当安禄山每次进宫觐见的时候,总是先拜杨贵妃,后拜唐玄宗。玄宗感到很奇怪,于是安禄山就说了,番人先母后父。玄宗听了很高兴,因为他觉得这样憨直的番将能够让自己放心,于是就更加大胆地把东北边防重任托付给他了。
第二,开元之治的繁荣,让玄宗皇帝飘飘然起来,自我感觉十分良好,他开始穷兵黩武、好大喜功了,所以他每年都不惜动用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用来四处征战,这样也就养大了安禄山这只憨态可掬的猛虎了。
钱穆先生在他的《国史大纲》中就说了:“安禄山的势力,是唐室用中国财富豢养成的胡兵团。此种胡兵团,只允吸了唐室的膏血,并没有受到唐室的教育。他们一旦羽翼成长,自然要扑到唐朝的内地来。”
最后,安禄山的成功,其实还与一个人有关,这个人便是唐天宝年间的奸相李林甫。唐玄宗时,有一个不成文的惯例,那就是有些朝廷重臣往往会被派到地方上去担任节度使,如果他在担任节度使的过程中,干得比较出色的话,那么就很有可能被调到朝廷里担任宰相。为了能够保住自己的相位,李林甫给唐玄宗出了一个馊主意,他对越来越老年痴呆的唐玄宗说,让那些目不识丁的胡人专任地方大将、节度使,而安禄山就是个胡人。
毫无疑问,像安禄山这种目不识丁的胡人,即便在地方上干得再出色,也没有可能入朝为相的,这样,李林甫大人的宰相地位就稳如泰山了。
在这里,大家千万不要误会,李林甫可不是为了帮助他安禄山的。虽然说李林甫很坏,但像安禄山这样的杂种胡人他是看不上的。安禄山想拍他老人家的马屁都拍不上,没办法,人家瞧不起。非但如此,安禄山还非常惧怕这位老奸巨猾的李林甫,自己的那些个雕虫小技可以瞒过别人,瞒过那个越来越糊涂的唐玄宗,可是休想瞒过李林甫。充其量,安禄山不过是只小狐狸罢了,可李林甫那可是只久经沙场的老狐狸。所以,每当安禄山见李林甫时,他总是感到很紧张,明明是大冬天的,他却总是会汗流浃背。
应该说,李林甫在世的时候,小狐狸安禄山还不敢轻举妄动,可当天宝十一年,李林甫死后,安禄山便无所顾忌了,新上任的宰相杨国忠他根本就不放在眼里。
以上便是安禄山得以手握重兵的原因了,再根据他的逻辑,既然有这个实力当皇帝那是要当的,于是他就造反了,以诛杀奸臣杨国忠为名,纠集二十万雄兵反唐。
日期:2012-01-20 23:24:22
刚开始的时候,叛军势如破竹,先后攻占了东都洛阳和京城长安。
玄宗皇帝带着杨贵妃狼狈出逃,准备前往四川成都避难——
渔阳鼙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
九重城阙烟尘生,千乘万骑西南行。
在逃到距长安只六十公里的马嵬坡时,愤怒的禁卫军包围了唐玄宗的行宫,先把杨国忠给杀掉了,并屠杀了他的全家。紧接着,禁卫军要求李隆基处置杨玉环,万般无奈之下,李隆基只好命宦官高力士将她绞死——
马嵬坡下泥土中,不见玉颜空死处。
君臣相顾尽沾衣,东望都门信马归。
归来池苑皆依旧,太液芙蓉未央柳。
芙蓉如面柳如眉,对此如何不泪垂?
没过多久,李隆基的太子李亨在灵武郡宣布继位,遥尊逃到成都的李隆基为太上皇。当时的李亨并不能集结多少兵力,他的二十万精兵都死在了云南。无奈之下,他只得向回纥汗国乞援,付出的报酬是:收复长安时,长安城中的所有美女和财产,任凭回纥将士烧杀奸淫和掳掠回国。恰在这个时候,在长安刚登上皇帝宝座的安禄山因眼病而双目全盲,心情极其烦躁,动辄杀戮。最后,当他要杀掉他的长子安庆绪时,安庆绪反而先杀了他。
公元757年,回纥兵团收复长安,在李亨的儿子李豫一再地要求下,回纥终于答应等收复洛阳时再行烧杀抢掠。李豫的理由是,如果回纥兵团在长安即行烧杀掳掠,那么洛阳人民必定恐慌,势必将为安庆绪死守。后来,洛阳被收复时,那些日夜盼望政府军的人民,却等来了一群衣冠禽兽,他们发现这支军队远比安禄山的叛军凶残。回纥兵团毫不客气地在洛阳奸淫掳掠、无恶不作。
最终,安禄山的叛乱由于他的大将史思明在范阳投降而告结束,历时三年零五个月。
然而这还并没有真正的结束。唐肃宗李亨并没有广阔的心胸去容纳这个过去的叛将,准备秘密的将史思明杀掉。可惜后来阴谋不幸泄露,史思明再度起兵叛变。他循着安禄山南下的旧路线,渡过黄河,再度攻陷了东都洛阳。幸运的是,史思明也重蹈了安禄山的覆辙,当他凶残地想杀掉他的长子史朝义时,史朝义也反过来杀掉了他。这时,唐王朝的皇位已由李豫接任,是为唐代宗,他仍然沿用他父亲李亨的条件,再度向回纥汗国乞援。
公元762年,回纥军团又一次地收复洛阳,洛阳也就再一次地惨遭了恶运。昔日繁花似锦的东都,再遭浩劫,从此一百年间,一片荒凉。让人感到无比气愤的是,唐朝政府的军队也效法回纥,兵锋所至之处,也都成了人间炼狱。
史思明之子史朝义于公元763年自杀,第二次兵变也宣告结束,历时四年。
安史之乱自公元755年开始,至唐代宗宝应元年结束,前后长达八年之久。中国历史上的第一盛世,就这样在战乱中灰飞烟灭,大唐帝国从此一蹶不振,再也没有恢复元气,那让后人每每称道的大唐盛世也一去不复返了。
春望
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人们常说,读史使人明智,焉不知读史更使人垂泪!
日期:2012-01-21 13:10:28
第三篇:凭君莫话封侯事,一将功成万骨枯
泽国江山入战图,生民何计乐樵苏。
凭君莫话封侯事,一将功成万骨枯。
——唐?曹松《己亥岁》其一
多年以前,包括现在,我都有一个梦想,那就是作为一名统帅,最好是古代的将军,领着千军万马,在残阳如血的黄昏,在鹰击长空的原野上,在万马奔腾的铁蹄声中,神情刚毅,指挥若定,剑指胡虏,攻无不克,战无不胜,去实现那每个男人心中可能都存在的将军梦。抑或者悲壮一点,在四面楚歌中笑谈生死,马革裹尸还——
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
请君暂上凌烟阁,若个书生万户侯。
——唐?李贺《南园十三首》之一
即便是像李贺这样的文弱书生,也有这样的想法,可见将军梦是很多人都拥有的,又或者说是英雄梦。李贺一生体弱多病,在仕途上也极不得志,最终死时年仅27岁。无论是他死于抑郁也好,还是死于疾病也好,总之,他的内心也渴望做个英雄。宋朝的秦观也是以忧郁多情而著称,不过此君早年也喜好兵法,究其原因,想来也无非是有早一日可以做个将军,退而求其次也得做个军师之类的,西汉的张良、三国的诸葛亮、明初的刘伯温,等等。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