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跨国IT公司销售员到副总裁的历程:问鼎》
第13节

作者: 幽梦春晓
收藏本书TXT下载
  大家听了都纷纷点头。王行长还特别站起来仔细端详样品。霍力不失时机地将样品搬过去,凑近他,特别为他演示。霍力又拿起打火机,在样品上烧,霍力摸了摸发烫的样品,样品是全金属的,当然毫发无损。又递给一位科长,科长摸了一下,忽然换了个话题问:“那你们的零件更换是否简便?王海公司的产品,维修起来就得总花上半天时间。”霍力听后,心里暗暗庆幸,多亏他提了这个问题,恰好给霍力提了醒,维修方便是史蒂夫的强项。霍力心想,是不是马处长仔细看过资料,又特意和下属讨论过,才特别提出来的吧? 于是,朝马处长和那位科长一笑,接着说:

  “史蒂夫的产品维修操作非常简便。通常情况,只需更换一个部件。普通人只需要培训十分钟,即可。” 见大家都集中注意力朝这边看,霍力就边说边做,动作干净利落地演示维修全过程。大家看完,彼此交换了一下眼神,都满意地点点头。随后,霍力和戴博士又相继回答了他们提出的几个问题,会议接近了尾声。
  王行长忽然问:“你们的价格比希罗如何?”问得正是史蒂夫的弱点。德国生产成本高,霍力的产品通常要比对手高出20%。霍力对这个问题早有准备,他本不希望在会上谈到价格。但是,又不得不谈,就说:
  “您可以看到,我们产品的材料和加工工艺有很大不同。因此,价格差异是显而易见的。根据你们的应用,虽然也可以勉强选别的产品,但是,如果选我们的产品会更长寿,维修更容易,最终会更为您省钱。从长远的效果来看,我们产品的投入产出比更高,对您会更有利。因此,主要看您是否只在意这次的采购成本,还是注重综合的投资回报率……”霍力还要继续说的时候,王副行长打断了他:“请直接告诉我你们的价格,价格是我们考虑的要素。”霍力看对方态度变得强硬,不好再拖,就说:

  “可能会贵一些,但是具体的金额,我需要和德国总部的技术部门联系,很快就会清楚。请问我们最晚能到什么时候,向你们提供这个价格?”
  “当然是马上,越快越好。”王副行长说。
  “那好,我们会抓紧,德国总部的工程师通常需要一周时间。”霍力故意拉长了报价时间,试探对方。戴博士正要更正霍力,却被霍力用目光止住。
  “那可不行,我们马上就要决定。”王副行长显得有点着急。手交叉抱在胸前,故意不看霍力,转头看着马处长,那眼神像是说:“你们看,这家公司行动多慢,不符合我们的要求。”
  看到王副行长着急,霍力心里暗喜,这是客户感兴趣的表现,马上问:“为什么你们那么要得急呢?”

  马处长见霍力没完没了地问问题,也替霍力着急,马上接过话说:“行里正在改革,我们要抢在上半年清产核资前完成设备采购!”
  霍力点点头。霍力刚才用了试探性的提问,如果客户真的着急的话,就表明他们已经初步认可了史蒂夫的产品性能。但霍力还必须确定客户下一步的计划,他希望促使客户自己说出来。
  霍力拿出手机,翻出日历,装作在看,又问:“那你们愿意支付空运的费用吗?因为,对于这种有特殊要求的设备,公司的交货期至少要三十天,我觉得船运恐怕来不及了。”
  “那你需要和商务部谈,我们会把要求告诉他们。”王副行长没有直接回答,而有些不耐烦地说。
  霍力心里又添了几分兴奋,如果能和商务部谈交货的问题,项目就差不多有眉目了!霍力尽量掩饰着内心的兴奋。看到王副行长在看表,霍力觉得不能再提问了,就顺着对方说:“既然领导有要求,我们再难也会努力去做。我晚上就和德国联系,争取最快时间答复您。有关技术方面,您几位还有问题吗?”霍力希望收尾了。

  马处长先在王副行长的耳边小声嘀咕了几句,就最后总结说:“我们还需要再研究,研究。我们感谢你们提到了高温问题,请先按我们的要求报价吧。”说着起身送客。霍力跟在戴博士身后,和与会者一一告别。到门外的时候,又和马处长寒暄了几句才走。霍力才走了半小时,王海一行三人,也走进了会议室,开始和客户的交流。那是马处长不想让同事觉得自己偏袒史蒂夫,而特地安排的。可是,霍力他们还是抢先交流了,这样让客户们已经先入为主了。

  在回宾馆了路上,戴博士问霍力:“德国可以很快报价,你为什么说要一周?”
  “这样可以试探客户的诚意和他们的日程安排。”霍力说。见戴博士对交货期的问题还有些不解,就又解释说:“我的问题是想知道下一步我们还会和谁打交道。”戴博士恍然大悟,销售提问原来是需要技巧和斟酌的,就又问:
  “你觉得咱们下一步怎么办?要不要会会那个王行长?”

日期:2008-9-10 10:20:30

  霍力说:“我觉得王副行长的职位高,能见自然好。不过,他可能更关心全行的业务和运营成本,而不是技术细节。技术上他会听马处的意见,可能不愿意单独见我们。我刚才离开之前,问过马处,他告诉我商务部负责这个项目的人叫小丁,我觉得倒是应该见见他。另外,我们应该听听马处长对今天交流会的意见,以便确定怎么报价。”

  “好,今晚我们分头活动,你去联系马处长,问问交流会的结果。我去找小丁,怎么样?”戴博士问。霍力没想到戴博士要主动出击,马上说:
  “好!”
  霍力也试着和王副行长约了一下,以表示礼貌。果然王副行长,推说工作忙,让霍力和马处长联系。马处长在电话里告诉霍力,王副行长对史蒂夫的产品基本认可,但觉得希罗的方案也能接受,最后的关键落到了价格!王副行长说如果价格相差不多,就会选择史蒂夫。马处长又说现在已经全部交给商务部处理了,出于公平,商务部会要求霍力和王海同时做一轮报价。马处长最后向霍力交代,他该做得都做了,希望霍力成功。霍力连声说,感激,感激。

  晚上,戴博士也回来了。霍力把自己这边的情况和戴博士说了,又问他商务部小丁的情况。戴博士告诉霍力,小丁暗示要好处。霍力正要细问,戴博士看了看表,说要赶紧和德国的技术部联系,沟通技术参数,顺便会提给好处的事,等总部指示后,再谈,说完,就回自己的房间了。
  从天津回到北京的第二天,德国总部才把报价传来。戴博士告诉霍力,这次的价格是史蒂夫有史以来给出的最大折扣,霍力看了看价格,觉得虽然希罗的价格可能还会低些,但两家差距不大,心里踏实了许多。戴博士却战战兢兢的,他知道报价只有一轮,史蒂夫只有这最后的机会,他忐忑不安地把总部的报价,连同额外增加的到德国培训的机会,一同发了过去。过后,戴博士又亲自打电话给小丁,特别强调会单独安排小丁去德国和欧洲相关的客户那里培训。

  第二天一早,小丁忽然打来电话,说史蒂夫公司的价格远远高于希罗,按一轮报价规则,本来应该已经输了。但是,小丁出于好意,想帮史蒂夫,于是,再多给史蒂夫和希罗一次报价机会。说如果史蒂夫不降价,就会丢掉这个项目。小丁的来电,让霍力和戴博士一时摸不着了头脑。
  霍力不停地在楼道里踱来踱去,想找支烟抽,怎奈办公室里谁也没有。他想来想去,觉得小丁话里有诈。马处长说过,只给双方一轮报价机会,为什么小丁还要加了一轮呢?这样,希罗也可以借机调价,小丁怎么说单单为帮史蒂夫呢?霍力和小丁不沾亲带故,凭什么帮史蒂夫,这不是犯了采购的大忌吗?显然是假话。现在,两家的价格都到了底,都不可能再降价。即使小丁觉得史蒂夫的好处不够,但是,王海那边的空间也很有限。史蒂夫的胜算还是很大的。

  霍力把自己的分析告诉了戴博士,戴博士却将信将疑,打算再请示史蒂夫。傍晚,又给小丁打去了电话,答应多给小丁安排一个到德国培训的名额。还按霍力的意思,向小丁要关于要求厂家再次报价的书面通知。小丁在电话里支支吾吾的,始终不提书面通知。聊了半天,小丁终于亮出底牌,说他对出国培训不感兴趣。戴博士马上明白了,推说要和德国老板商量,要等等才能答复他。小丁给霍力和戴博士出了一道难题,再报什么价格?再给多少好处?才能确保赢单呢?


日期:2008-9-10 11:17:04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