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瀛花影:七个故事连缀起一部日本版女人宫斗大戏》
第16节作者:
无翼的天际 大和百济联军见双方兵力悬殊,欲与大唐船师正面合战。几回下来,唐军依然坚阵而守,大和战船苦攻无果。不知觉间,大唐船阵豁开一个缺口,悄自左右夹船绕战,大和船军以为有机可趁,还趁势而入。
须臾之际,大和船舰便全数被包围于内,舻舳不得回旋。唐军弩张箭发,射出点燃的火羽箭,大和战船瞬时赤炎连天,加之战船彼此紧靠,火焰蔓延,顷刻便呈联营之势。船上官军无处逃散,赴水溺死者不计其数 。余者为求生路,竟不顾一切地攀上唐军舰船,却大多被斩了性命。
大火燃烧三夜,浓烟弥漫在整条白江之上,遮得日月无光。大和战船的断桅残杆散乱于赤红的江水之上,顺着水流渐漂至海上。一些浮木上偶尔还可见一二死去的兵士尸身,或被烧焦了皮肉,或溺水而亡,却依然不肯放开怀中紧抱的浮木,形状凄烈。
百济王子丰璋在乱中乘船逃亡高句丽,此役之后,百济城破国亡。
(待续)
日期:2012-02-13 20:16:24
第二篇 白凤女帝
6.鏖兵(3)
大和的残部狼狈渡海而归,中大兄皇子率众迎师。想想当初发兵之际的雄壮昂扬,再看此时的凄惶,坚忍的皇太子到底流下清泪。尽举国之力的三年鏖战最终以彻底的败亡告终,他无颜面对先祖与亡故的母亲,亦无法向大和国的芸芸百姓做出交代。中大兄皇子忧思抑郁,日日将自己关于长津行宫的祭殿中,由巫女在侧,诵些安抚亡魂、平息怨怒的祝文,方才慢慢回转过来。可眉间面上,再不见当年的雄壮英武之气,朝中人见之,无不叹惋。
大海人皇子亦变得肃穆沉着。往昔,他只是沉溺于那花鸟歌诗织就的幻梦中,嬉游吟咏,如今睽得现实惨烈,着实心中震颤。他本崇尚神道教义,又参详过西陆轩辕黄老之说,以为人之生死皆自然道法,一世飘忽,万般忧闷烦恼皆是自扰。可是他的肉身依然被牢牢地缠缚在这纷繁现世之中,心灵也便无法逍遥。
鸬野皇女闭上眼眸,在心中描摹着那“烟焰涨天,海水皆赤”的惨烈之状。父亲的黯然、丈夫的喟叹都使她觉得万事灰颓。人命如蝼蚁,生生死死,原不是能自由掌控的。可是,她还得拼起精神气力活下去,看着怀中新生不久的小皇子,她将下唇咬出了深深的痕。
在中臣镰足的全力维系下,大和朝廷在兵败之后并未发生权谋之变,朝中虽然不满中大兄皇子的穷兵黩武,但一时也没有更合适的嗣主即位。回到飞鸟皇廷后,中大兄皇子依然没有登基,而是继续以皇太子的身份称制。中臣镰足又建议其令大海人皇子辅政,将一些棘手的政事交由大海人皇子处理,以消解朝中对皇太子的不满。这一次,中大兄皇太子采纳了中臣镰足的建议。
大海人皇子在中臣镰足的辅佐之下开始着手政务,他白日里走访禁中各司、寮,晚间批阅畿内及各地上表,时而畿外各道的属国豪族来朝,中大兄皇太子亦是命大海人皇子接见,这使他回到飞鸟之后竟一刻也不的闲暇。每每星夜未眠时,总有大田皇妃在侧,轻轻为他披上一件衣裳。
不久,中大兄皇太子由大海人皇弟宣布三项新政:将大化五年制定的冠位十九阶增为二十六阶,广选贤良之士入朝为官,并在重视冠位的同时给予豪族一定的特权地位,在对外战败的政治劣势下对豪门权贵做出一些妥协让步。
皇太子称制六年春二月,大田皇妃病卒于飞鸟御所,时年二十五岁。留下七岁的大来皇女与五岁的大津皇子。大海人皇子深深哀痛,虽然不曾情深似海,她到底陪伴了他十余年,他却始终没有给过她什么。鸬野皇女提出要把姊姊膝下一双儿女接到自己的殿阁,大海人皇子却拒绝了,而是交由自己的皇兄、也即两个孩子的外祖中大兄皇太子抚养。
(待续)
日期:2012-02-14 21:08:12
【背景分享】战役篇:白江口之战
“白江口之战”(日本称为“白村江の戦い”),是中国唐朝与新罗联军,PK日本与百济联军的海战,发生于公元663年,战役以唐、新罗联军的彻底胜利和百济的灭亡告终,可以说改变了东方的政治格局。
《日本书记》卷二十七对这场战役有详细的记叙:“大唐军将率战船一百七十艘,阵列于白江村。戊申(27日),日本船师初至者,与大唐船师合战。日本不利而退,大唐坚阵而守。己申(28日),日本诸将与百济王不观天象,而相谓之曰:‘我等争先,彼应自退。’更率日本乱伍中军之卒,进打大唐坚阵之军。大唐便自左右夹船绕战,须臾之际,官军败绩,赴水溺死者众,舻舳不得回旋。”
《旧唐书·刘仁轨传》史载:“仁轨遇倭兵于白江之口,四战捷,焚其舟四百艘。烟焰涨天,海水皆赤……”
白江口之战奠定了七世纪以来东北亚地区的基本格局:百济的灭亡使高句丽失去了南面的屏障,5年后的668年,唐朝和新罗的联军灭掉了高句丽。大唐帝国开始了对朝鲜半岛的统治,因而对唐来讲,白江口之战是大唐经略东北和半岛的第一个里程碑。对新罗来讲,白江口之战奠定了它统一朝鲜半岛的基础,是最大的受益者。而对日本来讲,白江一战使得它的势力彻底被逐出了朝鲜半岛,使其感受了本国落后的社会形态和唐朝先进的政治、军事、文化之间的差距。之后,日本朝廷接连派“遣唐使”赴华,对唐朝的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进行了深入的学习研究,将唐朝的律令制度、学术文化陆续传入日本,才有了之后唐风靡靡的平安时代。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