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是怎么样被“烧”掉的》
第17节作者:
e路狂飙 也许有人认为,笔者是在胡说,在那样的地段,商务餐也是很大的一块。谈到这里,也确实是,公司业务往来上的招待,单次消费额大,利润高,是比较不错的一个方向。奈何园区当中都是些大企业,商务招待自然要找条件好一些的酒店,比如周围的天外天烤鸭、鼓浪屿海鲜等等,横着竖着数怎么也数不到你这种饭店来。这位朋友后来自然也拓展过商务餐市场,效果并不明显。直到此时,他终于明白了为什么这么好地段,自己没花多大力气就盘到了一家饭店,心里只能傻笑。
笔者家乡位于内蒙古中部地区,距离北京不到400公里。县城政府前面,几年前修建了一个中心广场,成为人们日常休闲娱乐的好去处。到了夏季夜晚,周围各种小吃店生意特别红火,露天大排档到处都是,也都是人头攒动。朋友M看在眼里,馋在心里,总觉得这地方是个风水宝地,可以聚钱生财。于是他看中一个店面,租下来开了家忘忧地带烧烤店,房租一年12000元,他觉得还算合适。在他想象当中,每天流水上千应该问题不大,5张台面,平均每个桌子日循环4次,每拨人消费50元很正常。餐饮一般对半毛利,每月下来可获利15000元,去掉4个员工一个月3200元的工资,和1000元的房租,还可以净赚万把元。当他真正做起来,才知道自己计算有误。一般这样的地方只有晚上才热闹,来上一拨人边吃边聊,坐上两个多小时再正常不过了,晚上十点之后很少再有人来,实际上每张台日平均循环两次,每天流水500元左右,毛利250元上下,每月还得考虑3天左右的阴雨天,算下来月均获利6700多元,去掉人员成本还有3500多元,再刨去1000元的房租,最起码还可以净赚2500多元。在一个小县城,这个收入也基本算过得去。
日期:2010-09-03 22:36:10
哪里知道这样算,还是有问题。那个地段虽然夏季非常热闹,但也只有五一到国庆短短五个月,其他时间晚上基本没有什么人。奈何他在外地呆了十多年,早已习惯了常理,没有太多考虑这些细节。国庆长假一过,他什么都明白了,房租每月1000元的算法存在很大缺陷,因为一年有效经营时间仅仅为五个月,每月房租应该是2400元!自己无意当中房租成本少算了1400元,每月纯利润仅仅1000元多一点。如果再算上简单装修和用具购置,一年下来基本白忙乎,当然这些东西还是可以通过下家转出去的。冬季他还打算做做火锅,但由于客流量实在上不去,最终只好作罢。
谈到这里,笔者还可以讲一个比较有趣的现象。北京通州区近些年来房地产市场空前火爆,很多在CBD甚至是中关村上班的白领都选择在那边置业定居,白天数以万计的人群如潮水般涌向市区,晚上又如潮水般涌回通州,不少小区集中的地方,白天人都很少,晚上却是人山人海。于是有人将通州戏称为“睡城”,即晚上睡觉的地方。正是在这种特定的背景下,通州一些小区周围的饭馆,中午并不营业,而晚上热闹异常,情况恰好与上地信息产业园区那边相反。
——
日期:2010-09-03 23:42:28
(补上)如果哪位朋友真的想开店,我建议最起码要考察两个星期,双休日、早中晚、季节、工作日和淡旺季等因素都要有所考虑,抽样上也要避免偶然性,只有这样,才能对项目整体上有一个较为准确的把握,规避掉很多风险。
——
日期:2010-09-04 17:36:44
如果大家理解了上面的内容,也就很容易明白为什么很多服装品牌的专卖店会以“店中店”的形式开到家乐福和沃尔玛的卖场中去,而且还是一家挨着一家;也很容易搞明白为什么在服装城和饮食一条街生意会更火。北京东直门内大街被称为“簋街”,含义就是饭馆一条街,也有人将此讹解为“鬼街”,据说是因为那里越晚人越多,越晚越热闹,越晚生意越好。这个笔者倒是没有考证过,但那里确实有特色的饭店非常集中,晚上领着外地来的朋友去逛逛,吃吃饭,也算一件雅事。
我国市场经济发展到现在,这本应该算是一个常识了,但还是有不少创业者对此类现象视而不见、充耳不闻。几年前去呼和浩特和朋友小聚,晚上一起出去吃饭,由于对周围环境不熟,就直奔一条街而去,心里想着肯定能找到几家饭馆。那天也是点背,足足走了半个小时,才找到一家饭馆,也是那条街上惟一的一家饭馆。那家做的是川菜,装潢算不上高档却也雅致,饭菜色香味都还不错,正是周末吃饭时间,本应该坐的满满当当,但客人却寥寥无几。我们随口问了下服务小姐,说是已经开业三个月多了。朋友是位大学老师,对此不得甚解,笔者在叹惜之余,就边吃边聊,以此为由头说了很多话题。
日期:2010-09-04 18:21:56
还有一次,笔者陪老婆逛街,看到在服装店和饭店比较集中的一条街上突然冒出来一家卖瓷砖的,而别的卖瓷砖、灯具、涂料、木门的都集中在很远的另一条街上。我们当时就感觉这家店的老板以前肯定没怎么做过生意,要不就是煤老板和做传销那种类型的,该店面用不了三个月就得关门,后来果不其然。
笔者某次在家乡买菜,在路边偶然听见两个摆摊卖菜妇女之间的对话。她们大致意思在说,卖菜也是有讲究的,你一个人跑到大老远的旮旯去卖,一天下来也买不了多少钱,要是大家在路口一个摊位挨着一个摊位地去卖,好像是竞争激烈了,但到了晚上算下来还是不错的,她们两个都有切身体验,都走过弯路,吃过亏。我一听心里就乐了,谁说受教育少就见识差,这个社会永远是实践出真知,产业集群这么高深的概念被她们两句话就讲明白了,书读得多不一定有用,关键还是要明理,古人讲得一点也没错。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