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是怎么样被“烧”掉的》
第15节作者:
e路狂飙 日期:2010-09-02 22:10:20
(018)
铁律之十八:商号、公司、品牌和项目名称与图形组合,以及VI体系,是和商誉、知名度和各种配套资源联系在一起的,并如同一个人的名字,一旦确定之后,就要保证其严肃性和稳定性,切忌改来改去,进而避免出现资源浪费。
在中国人传统意识当中,姓名涉及到血缘、家族甚至是辈份,如同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一般,是非常严肃的事情,因此便有了“行不更名,坐不改姓”的说法。即使当到了现在,如果一个人频繁更改姓名,最起码可能带给别人如下几个种类的印象,一是非常浮躁,与这类人打交道需要谨慎;二是此人可能发展很不顺利,或者遇到麻烦事儿较多;三是性格偏执和异常迷信,容易被人洗脑与误导;四是到处招摇撞骗,抑或干着很多见不得阳光的事情。
日期:2010-09-03 00:25:17
其实,作为项目和公司也一样,如果你频繁变动你的认知系统,也会给人留下很多非常消极的印象。商号、公司、品牌和项目名称与图形组合,以及VI体系,甚至网址、邮箱和电话号码等,一起构成了企业的认知体系,他们只有通过在各个方面、多个领域、诸多渠道不断重复和强化,才会变得颇具价值。企业认知体系任何部分的推广,哪怕是看上去很简单的一个400免费客服电话,都需要用时间、金钱和精力去沉淀,任何一次改动,所耗费的资源都是巨大的,而且企业规模越大、使用的时间越久越是这样。抛开别人的印象不谈,频繁改动这些企业认知元素,在相当大程度上就意味着前功尽弃,推广工作需要从头来过,对于创业者而言,更意味着项目处于极不稳定状态,资源本来就紧缺,现在又被极大浪费。
日期:2010-09-03 01:55:32
也正因为如此,如果原有体系不存在严重缺陷,或者不得万不得已的时期,原有任何要素都不要随意改动,即使改动,也要考虑过渡性和连续性,不能彻头彻尾两张皮,否则只能是跟自己过不去。
一位朋友营销背景出身,非常信奉精准定位,但好像对自己的感觉不是那么自信,做事情总是变来变去的,人家毕竟喝过墨水,见过世面,又有长达十余年的实战经验,有些大师风范,无论变成什么样,总能找出一大堆理论和细节依据论证其合理性,你听起来,还真的难以挑剔。他2005年开始运作行业网站,为了寻找跟行业的最佳结合点,他半年内对自己的网站调整了六七次,而且还不是微调,不光网站的名称换,就连网址、框架结构和背景风格统统换掉。每一次完成之后,他都会向笔者推销他的大作如何如何完美,怎样怎样切中市场要害。也许是本人愚钝的缘故,左看右看,上看下看,内容还是那些内容,并没有实质性变化,怎么也感觉不出其中精要所在。
然而他自己就惨了,每一次改版,都花费大量的精力,每天休息不到五个小时,半年折腾下来,人整整瘦了八斤。同时由于前期模式迟迟不能确定,下一个阶段的营销和推广活动根本无法进行,本来就准备不多资金,在基本什么事情还没干的情况,被一天天消耗掉。他自己倒是没什么,半年多下来还是有收获的,最起码对那套网站程序越来越熟悉,改动起来更加得心应手。但他老婆想的可就复杂了,一个大男人,上有老下有小的,天天宅在家里盯着电脑,阴阳颠倒,吃饭须人叫,睡觉得人催,人都快变成机器了,但钱好像还是看不到半点影子,房贷、车贷、生活费、小孩幼儿园学费每个月还是要雷打不动支出的,于是心理着急,未免时而不时地数落一番,夫妻关系渐渐紧张了起来。
但无论你着急还是不着急,很多时候结果都是一样的。创业本身就是非常困难和极具风险的一件事情,更何况他又这样变来变去,每次好不容易有些进展,后又一次次归零。他的网站项目一直到现在还在坚持着,但已经不抱多大希望,主要收入来源靠给一些企业当顾问和经管类杂志撰稿。他这样的例子实际上并不算极端,毕竟运营个人网站,顶多前期耗一些精力,并没有多大的资金投入,算不上什么烧钱。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