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觉醒来,回到了17岁》
第18节

作者: 发面大包子
收藏本书TXT下载
  所谓的名牌就是大名鼎鼎的的确良,一种风靡全国的衣服面料,禁拉又禁拽,禁洗又禁晒,在棉布风行多年又要布票的年代,就成了社会上衣着的最高的标准,按后世的话叫“时尚”。
  老娘王芳早已眼馋了好久,期望着给他们父子三人做套衣服,奈何每年一人一尺六的布票,攒了两年还没够。
  姜斌听的多了,因此也是暗暗记在心里。
  看着一脸泄气的弟弟,姜斌有心不忍,摸摸索索,从口袋里掏了两张一毛纸币递给了姜满。
  一看到有钱拿,可把姜满乐坏了,兴奋的扭头就跑出了院子,不知要疯去哪里。

  8月初的一天,姜斌独自一个人在办公室值班,正好看书复习,发现校长推着自行车到了门口,将车放下后走了进来。姜斌知道,他这天去公社开会,就起身向他打招呼,“回来了?”
  “回来了,姜老师,明天咱们去看电影吧?”校长笑嘻嘻的说道。
  “看什么电影?”
  “这个电影可不得了,刚刚解禁。现在地区电影院放,给各公社分票。咱们公社教育组分到一些,给了咱们学校两张,我跟你去。”从校长的表现中,姜斌知道这两张电影票可不简单,刚解禁的电影给你看,这是一种政治待遇。
  姜斌还是有些好奇的,到底什么电影能让校长这么重视。

  在追问之下,校长伸出指头,说一个字点一下:“红、楼、梦!”
  姜斌有些小激动,他知道有一部越剧《红楼梦》早就拍成了电影,但一直没看过,包括上辈子他都没看过,估摸着上辈子没这么努力,值班的也少,因此错过了吧。现在电影解禁,发下宝贵的两张票,他当然想着看一下,也是一种时髦不是,更重要的这也是对他的认可。
  “好,我去。”姜斌喜滋滋的答应。
  转天,为了看这部电影,姜斌特地跟支书的儿子福根借了自行车,去淮阳地区,三十多公里的路程,与校长同行,一路上谈天说地,倒也没费多少时间。
  越剧版的《红楼梦》是一部用心打造的经典之作,后世看过无数国外大片的姜斌还是不得不由衷的称赞一句。客观角度,无论是剧情、服化道、还是演技、唱腔,都是上上之选,特别是王文娟、徐玉兰的出演,真的是把人物的神给表现出来了,无怪乎会成为几代人心中的--红楼梦!
  不过,真正让姜斌感到震惊的,却不是电影。

  今天,他们骑车路过一家旅店的时候,发现一个中年女人竟然烫了头发。重生以来,这是他第一次见识烫头发,让他甚至都有一点恍惚,彷佛走错了时空。
  电影结束,姜斌特地找了个藉口,跟校长请了个假,他想逛逛淮阳地区,验证一下“烫头发”是个例,还是经济的“春风”已经吹进了这座海边城市。
  大街小巷、里里外外,反正没去过的地方,姜斌骑着车都转了一圈,虽然再也没有发现“烫头发”的其他案例,但是城市的空气中好像真的多了些不一样的味道。
  路过街角,偶尔能看到卖瓜子的老头、换糖的小贩,甚至遇到一个人物上前询问着是否要兑换各种票,倒是令姜斌惊讶的很!
  对于验证的结果,他是开心的,商业是一个城市的活力,越早的萌芽,机会也越多!他期待着更多的人,一起创造机会。

  除了骑车逛游,到了地区,怎么能错过去书店的机会,这儿可比镇上的书店大多了,姜斌一头扎进去,都有点不想出来。
  当寻摸到资料区,角落的几本书让姜斌高兴的差点跳起来--《数理化自学丛书》。
  经历过的人都记得,七十年代未,这可是难求的好书,个个都梦寐以求,可以这样说,谁能得到完整的一套,基本上谁就能考上大学,前提当然是好学的那一种学生。
  姜斌居然能见到这套书,当然非常兴奋,可就是这样一套奇书,此刻居然只能摆在最角落的地方,想起当年宣布高考的那一刻,有多少人愿意倾其所有,只为看一下这套书而不可得。如今,姜斌再不用寻寻觅觅这套书了,书店里唯一的一套,唾手可得。
  《数理化自学丛书》全套17册,价钱一套不到20元,那可是姜斌一个月的工资,可这一次他连眉头都没皱一下。
  这套书里面对大学以下的数理化知识讲解的淋漓尽致,比十万个为什么还详细,还配有大量的相应习题、答案,并且都是经过大量的有经验老师反复论证而得出来的,严谨度跟新华字典差不多。
  而且还有最大的一个优点就是例题多,分解步骤较细,每单元后的习题很多,书后有答案,一些难题还附有解答提示。
  这本书简直太完美了,简直就是为高考量身定做。
  上一辈子,姜斌也只是听过这套书的大名,众人都传只要你由头到尾认真的看懂一遍并且习题都做了一遍,考上大学是绝对没有问题的,可惜无缘一见,这一辈子怎么可能错过。
  提着这摞多年无人问津的书,在销售员诧异的眼神中,姜斌爽快的付完了钱,径直跨上二八大杠,悠悠的回了家。
  心里那个美啊!
  八月的夏天,淮阳大多是晴空万里,没有一丝云彩,太阳把地面烤得滚烫滚烫;一阵东南风刮来,从地上卷起一层层气浪,火烧火燎地使人感到窒息。路边的小草都抵不住太阳的爆晒,叶子都卷成了细条。
  每当午后,人啊总是特别感到疲倦,就像刚睡醒似的,昏昏沉沉不想动弹。就连树上的小鸟,也都张着嘴巴歇在树上,懒得飞出去觅食了。
  不过,夏天消暑倒也简单,姜斌家早早的在院门前搭了个凉棚,作为遮荫之用。

  吃饭时,一家子端着碗到房子山墙巷口和邻居们一边吃着饭一边聊着天,巷口拉风,是乡亲们纳凉的好地方。
  每天早上,王芳还会给一大家子煮一锅绿豆茶,就着自家腌制的萝卜干和菜地里刚摘的黄瓜凉拌,吃着棒子面饼,早餐喝碗凉透的绿豆茶,会让人精神一整天。剩下的绿豆茶装在瓷盆内放在水缸用凉水浸着,中午还可以喝。
  最近两月,姜家的日子是惬意的,因为“副业”的缘故,极大的改善了生活,不知不觉间已经挣了两百多元,近千斤的粮票。姜斌除留了百十元的本钱,其他的全给了老娘王芳存着。
  第一次把钱交给老娘的时候,吓得老娘疑神疑鬼,以为他干了啥违法犯罪的事情,介绍信都翻来覆去看了多遍,好容易多番解释,才胆战心惊的收下。等到采购了多次,什么也没发生,才稍稍安下心来。
  手里有钱后,王芳做的第一件事儿,不是改善吃食,在老娘心中,那玩意吃完了,还不都是一坨,可不划算,而是找村里的婶子们换了一堆布票,硬是给家里人人凑了一身的确良。这可是王芳的心病,念叨了好几年,终于达成了,特别是姜斌这一身,扎扎实实的花了大成本,准备的是穿到开亲的。同时,这也算是达成了姜斌的小目标。
  有了这个打底,老娘才又着手改善家里的伙食,富强粉、猪肉,以前年节都不敢想的东西,硬是在平常夏日搬上了姜家的餐桌。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