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觉醒来,回到了17岁》
第13节

作者: 发面大包子
收藏本书TXT下载
  这个年代吃好还是比较难的,那就讲究一个吃饱,姜斌打了两个馒头,一个菜,馒头是真实在,感觉直径得有十五公分,够吃是肯定没问题了。
  胖子也照样来了一份,同时,给老郑也打了一份,三人的饭一共花了四毛五,外加三两粮票。张俊的病号饭当然不能是馒头,在医生建议下,张斌和胖子特地买了份粥。

  没那么多餐盒,四人的早饭无法都带回去,胖子和张斌就地解决了自己那一份。菜是茄子,青菜,不是什么美味,但是就着馒头,两人吃的津津有味,可比家里的棒子面饼好,一点也不拉嗓子。要知道,农村长大,一年到头,只有逢年过节的时候能吃到细粮,粗粮顿顿吃饱就不错了,因此食堂的这俩馒头也算改善伙食了。
  两人三下五除二,很快结束“战斗”。回到病房的时候,张俊还没有醒,村医老郑接过吃食三两口咽下了肚,混了个饱。他是这儿的主心骨,倒也不敢远离,把车把式留下的草席稍稍一铺,就在病床边和衣而睡。
  临睡前,还不忘交代,如果张俊醒了,立马叫醒他。
  胖子也被安排到隔壁空床上休息,下午再来接替。姜斌端了个凳子,一个人守在床边。
  自杀的人心里都有些“病”,而张俊这个病大家都知道,此时却无能为力,所以在病人清醒后,一定要稳住情绪,慎防再度自杀。
  没到九点,张俊清醒了过来,姜斌也叫醒了村医老郑。大家担心的事情都没发生,喂饭,上厕所,他都没有任何的抗拒,只是沉默不语。
  两天的时间,就是在这样的陪床中度过,几个人连医院的大门都没出去过。
  第四天的中午,车把式老张头依约而来,车上还多了会计。这个年代,医疗是免费的,不过不是大家所理解的免费,而是个人免费,单位出钱,相对应的这一笔也只能由村里来出,会计来也是解决这个事情。
  办理完出院,这一次没有那么的匆忙,车把式的驴车,拉这几个人还是绰绰有余。

  村里离县城六七十里地,白天两个多小时准到,因此也不捉急,车把式架着驴车慢悠悠的赶着。一路上,老张头倒是个健谈的主,出来这两天,村里忙的很,脱粒的工作基本上已经完成了,接着就要扬场,晒粮了,等交完公粮,今个丰年说不定每家每口也能落着百十来斤的口粮。
  老张头说着村里的境况,不时也瞄一瞄张俊,人老成精,琢磨着张俊的反应,看到他也在认真听着,适时的安慰两句,会计和村医老郑时不时的也插两句嘴。
  就这样一路上,聊聊停停,依着鬃毛锃亮的健驴在土路上吃力地跑着,老张头时不时扬扬鞭子,驴儿似乎很有灵性,摇着欢快的尾巴,四蹄又加了把劲儿……
  日头刚刚偏西,驴车慢悠悠地进了村部,支书正好在不远处指挥社员们翻晒粮食,看到一行人回来,三步并着两部就奔了过来。
  “没事儿就好,没事儿就好……”说着话,支书还不忘指挥大家把张俊架进屋子,一行人又是一阵忙碌。

  村医老郑抽了个空,拉着支书地胳膊,进了另一个房间,嘀嘀咕咕的汇报了半天。
  不大一会儿,吊着旱烟的支书皱着眉,踱到了张俊房门口,安排着给大家放个假,一个人进了房间。
  终于可以回家了,胖子和姜斌也是一阵轻松,几天没洗澡,身上都馊了。走出门的两人,正商量着准备下河游个泳,就听到一阵嚎啕大哭传来。
  沉默的张俊,终究是在支书跟前卸下了心里防线,声嘶力竭的哭声中,不知藏了多少情绪,人啊,总是难过情关,也许哭一下,排解心里的苦闷也挺好!
  六点不到,盼娣家的院子里已经有了烟火气,除了三个小子还在酣睡,家里其他的几口人早早的起了床。
  院子不大,北屋是三间土房子,屋顶没有片瓦,了了的铺了一层的混着泥浆的茅草,瞅着有些坑坑洼洼,看得出铺房顶的是个生手。两边各有一座更加低矮的偏房,西边的住人,东边的兼作厨房,也叫锅屋,人稍高一点,进门就得弓着腰才行。
  此时如果站在院子中,往锅屋里瞧,只会看到黑漆漆的一片,这就是土房子,因为矮小,连光都很难照进去,整天摸黑的干活。
  不一会儿,伴随着一阵急促的干咳声,一股浓烟从门里飘出,锅屋的破旧木门,吱呀一声,开的更大了。只见盼娣急匆匆的跑了出来,大口大口地喘着气,等到喘匀了,一头又钻进了锅屋!
  “大丫头,是烟囱倒烟了吧?呛着了没?拿火钳子掏一掏,透透气,火塘里别放太多草。”老王头的瞎眼老娘马氏,虽眼睛看不见,但耳朵倒很灵光,听着大孙女的动静,一阵干着急。
  “奶,没事的,马上就好,您别担心了。”盼娣生怕奶奶担心,赶紧应和着,接着使劲儿掏了掏火塘口,果然有了好转。

  “奶,好了,已经不倒烟了。”
  “好~~好。”听到孙女的话,奶奶放心的连连点头说好。
  马氏也是个苦命的人,丈夫英年早逝,就留下五个孩子,当时最大的老王头也才16岁,看不到希望的日子,每天以泪洗面,不到两年就哭瞎了双眼。如今,基本上已经丧失了劳动力,每天只能安坐在北屋的大门口,不过,倒也闲不下来,搓些两分钱一斤的麻绳也能填补一份家用。
  半个钟头不到,盼娣就做好了一顿早饭,她一边使唤着妹妹去叫自留地里忙碌的父母,一边张罗着弟弟们起床,作为老大,总有自己的一份责任在……

  早饭倒也简单,稀饭加裹了青菜的糠团子,小碗里还有少少的几个棒子面饼。糠团子就是推磨剩下的麸子或玉米皮之类的,三斤才能换一斤粗粮,很是粗糙,难以下咽,而且热量很少,不顶饿,吃完再干活,没一会儿就又饿了,就算是裹了青菜,味道也好不到哪儿去。如果棒子面饼拉嗓子的话,糠团子简直就是拉胃、拉腚、拉肠子。
  夏日的早晨,还透着丝凉爽,乡人更喜欢在户外吃饭,盼娣一家就把餐桌直拉拉的摆在了院子中。老王头踏着饭点,进了院子,匆匆洗完手后,搀扶着瞎眼老娘马氏也上了桌。
  “三个小子上桌没?”还没开餐,马氏倒是先惦记了她的三个宝贝孙子。
  “奶,我们坐好了。”听着马氏的询问,三个小家伙齐声的回答着。
  早餐开动,姐姐们很自觉的把几个棒子面饼推到了奶奶和弟弟们手边,已是习以为常,而奶奶总坚持与其他几口人喝稀饭,吃着裹菜的糠团子,时不时的还嘀咕,人老不中用,吃粗粮都是浪费。
  稀惶的生活啊,总是不经意间折磨人。

  “爹,过几天交公粮,我跟您一起吧。”吃饭间,盼娣突然起了头。
  “一车好几百斤,哪是你拉得动的。”老王头知道盼娣的意思,去拉车交公粮能多挣点,一天顶两天的工分。可每年交公粮是个辛苦活,得拉着板车去几十里外的公社,哪是女人能干的。
  “爹,就让我试试,我跟来娣两人一车。”大概是盼娣心里发了狠,要给这乱糟糟的生活使使劲儿。来娣也在一旁敲着边鼓,一天挣两天的工分这种事儿可不多,分粮的时候,可是按工分,谁不想多挣点。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