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是怎么样被“烧”掉的》
第4节

作者: e路狂飙
收藏本书TXT下载
  H君十年前毕业于某名牌大学发动机专业,刚踏入职场,就到某大牌汽车杂志任职,月薪15000元。H极富朝气和进取心,想实现超常规发展,每月发完薪水,半个月之内保证花完,主要用于交结大大小小的官员,其认识的朋友有不少来自各大部委、行业协会和超大型企业,其中也不乏挂着处长头衔的。时间久了,大家自然要搞一些项目运作,捞些外快。奈何官员们缺钱,也不太愿意冒险挪用公款投入,一起合作项目只说是给你政策,帮你疏通关系,前期投入你自己去找,项目要做的大一些,要短平快,最好数百万上千万,搞得小了没意思。该君听了之后自然也是热血澎湃,心中窃喜,掂量了一番也是,只要能做成功这么一个项目,就能实现自己干上一单就能提前退休的愿望,到时候如范蠡一般,泛舟四海。

  要命的是,前期投入的钱哪里来,需要大量人力物力如何解决,项目越大需要的配套资源也就越大,更何况还要求短平快,短短几个月之后就能分肥。这样一来,官员自己倒是安全了,可项目运作起来的难度太大。搞一个几十万的项目吧,H君自己倒是也无所谓,往往是官员那边瞧不起。这十年下来,H君搞了好几个项目,也与不同的官员合作过,但非常遗憾的是,项目都没有运作起来,自己一次次为了提前退休的理想,忙前忙后,受着苦,流着汗,最终还是于事无补。


日期:2010-08-14 02:53:36

  H君的例子可能有些极端,但在我们生活中如下现象并不少见。有某某官员股份背景的项目开业,先是举行了非常隆重的开业仪式,并请当地党政官员和社会名流来捧场,并全程录像,还在地方媒体上大作宣传。在项目规划上,动不动要搞一个上下游一体化,一站式服务,在当地创一个什么什么记录,三年内要达到何种程度,五年内要达到何种程度。装修方面也极尽奢华。似乎只有这样,才够气派,项目的前景才广阔,运作起来才能赚到大钱。整个气氛下来,哪里是平民百姓在搞创业项目,分明是政府机关在搞活动,或者大型企业在炫耀自己的霸气。

  这些体面的背后,是无比宝贵的创业资金被集中消耗。在项目导入期,本来产出就少得可怜,即使以节俭型导向进行投入,事先准备的资金都可能不够用,而在这些只为体面的事情上投入过多,只会加重资金方面的压力,并不能够产生相应的产出,还可能会导致真正需要资金的地方更加缺钱。在创业初始阶段,最为重要的事情还不是发展,而是生存下来,这在相当大程度上需要资金这一项目的血液来保证。换而言之,在项目导入期,我们根本就没有任何浪费资源的权利。与机关、事业单位和大型企业


日期:2010-08-14 03:00:14

  (补上)与机关、事业单位和大型企业赢得起也亏得起不同,普通创业者在创业初期,赢得起但亏不起,一旦资源浪费了,很有可能会由于失血过多而死亡。

日期:2010-08-14 03:25:27

  当然,也不是说所有的官员运作项目都存在问题,关键的一点还在于某个特定人员的思维模式和结构,与经商特别是创业所需之间的匹配程度有多大。如果两者匹配程度较高,无论你是什么身份,都比较适合创业,倘若匹配程度较低,也无论你原来是什么身份,创业都会遇到比别人多很多的问题,也更容易烧钱。
  虽然从个案上我们并不能排除个别官员思维与环境的契合程度较高,但从统计学结果来看,这种比例还是非常低的,毕竟一个人的思维模式非常容易受到他的经历、背景尤其是职业环境的影响,几乎没有例外。因此,与官场中人合作项目,还是要慎之又慎,否则是自讨苦吃。同时,这里在逻辑上也内含了另外一个道理,就是正在走仕途的,如果选择创业,虽说未尝不可,但必须在更多方面去奋勇补课,使得自己思维模式更为适合经商。


日期:2010-08-14 03:28:48

  在创业过程中,最为关键的是,打铁还要自身硬,选择合理的盈利模式,锻炼自己优秀的经营能力至关重要。人脉资源,借势营销,固然很好,但还是切忌舍本逐末。如果将大部分精力放在了与一些官员发展关系方面,更是大错特错。创业初始阶段,与其拼命去搞定官员,还不如拼命理清业务模式,搞定市场。除非你创业之初就资金非常雄厚,并搞的是房地产、采矿、路桥、水泥、钢铁、化工、环境工程等重大项目。除却这几种情况,真的没有必要给自己找麻烦,忙来忙去一场空。

  除了思维习惯不利于创业之外,与官员走得太近,容易产生重大政治和法律风险。君不见,每个因贪渎倒台的官员背后,都会牵涉进去一批与之密切配套的商人。目前社会错综复杂,我们为了生存,自然不得不与一些官员打交道,灰色往来不可避免,但还是需要有一个度,不要为了暂时的暴利不择手段,最后把自己也搞到班房里去,钱赚得干净一点为好。

  ——

日期:2010-08-15 10:28:05

  (005)
  铁律之五:任何成熟行业,都有自己不同的周期,都有大大小小的成功者。任凭风吹雨打,不盲目跟风,不随意转行,坚守住领地,是创业者应当遵循的一大法则,这似乎是最笨的一个办法,但又是走向成功非常有效和成本较低的一个方式。
  从表面上看,什么热门做什么,最为省心省力,是聪明人所为。但大家几乎都忽略了一个极为重要的现象,那就是每一次新的选择都意味着重新投入,每一次放弃都意味着血本无归,这样极易导致资源的高度分散和浪费。对于资金本来就不太宽裕的创业者而言,不断更换项目,无异于一次次失血,是非常致命的。如果将在不同项目上沉没掉成本集中起来,继续在原有项目上追加投入,则可能早就度过了导入期,进入了飞速发展阶段。有的朋友总是不断抱怨自己命运很差,做一个项目,不行,再换一个,不行,连续换了五六次,还是没有从失败的泥淖中挣扎出来。都说是天道酬勤,但自己比别人辛苦多了,也努力多了,尝试过不同的方向,但总是功败垂成,岂非命欤?!事实上,并非老天跟你过意不去,而是你跟老天过意不去,因为你这样做违背了成功的规律,自然要受到惩罚。


日期:2010-08-15 11:35:44

  大多数人做项目,其实选择的都是成熟和传统领域,模式也是常规的一些模式,在大方向上不会有太多问题,主要是如何与市场磨合与早日度过导入期。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将资源集中投放在该项目上,努力坚持下去,就容易形成聚焦效应,成功的概率也大大提高。当然其过程也是非常考验一个人毅力的,看着钱一点一点被投入进去,各方面都持续做了一些改良,但效果都不是太明显,员工情绪波动较大,来自不同方面的质疑声不绝于耳,创业者的内心不免备受煎熬,心理底线一次又一次受到冲击,几欲放弃。

  行百里路而半于九十,固然令人遗憾,但接连不断行百里路而半于九十,更是令人遗憾的事情。这最起码说明你是愿意投入的,同时还是有办法持续投入,只是为了紧急止损,投入到自认为更有前途的项目上,说白了,就是这山望见那山高。事实上,绝大多数项目在导入期内都是满路荆棘,疼苦万分,不要天真的认为下一个项目运作起来,要比现在这个顺利和容易。条条大路通罗马,任何一条路,坚持下去都能到达,但也确实存在一些曲折和顺直的差别,如果我们“不幸”选择了一条更为逶迤的路,选择走下去还是要比退回去重头来过好得多。浙江有位朋友,原是某乡镇的领导,1992年之后下海经商,在接近二十多年的时间里,搞过石化、保健品、饮料、采矿和白酒等七、八个项目,每个项目都过了导入期,但都在盈亏线上挣扎,每个项目坚持下去,还是有做大机会的,但他总是感觉赚钱太辛苦,不断寻找高利润和来钱快的产品。为此,转战大江南北,跑遍长城内外,江湖上的朋友倒是认识了不少,但终究是一个不太成功的商人,还赢得了“行行通”的美誉。


日期:2010-08-15 15:08:56

  试图通过不断更换项目,来取得创业成功,不但容易造成资金上极大浪费,无效投入倍增,还有一个巨大的隐性危害,就是创业者的能力无法得到真正提升,老处于“半罐子醋”的低水平轮回状态之中,而自己却浑然不觉,历经沧桑倒是真的,但未必干练老到。这又是其事业发展道路之上的一大杀手。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