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背景是当时整个朝野无人可比的,窦婴不仅背景如此之牛,而且还是个混迹官场的老手,在汉文帝执政时期就曾担任过吴国的丞相,在汉景帝执政时期担任过太子太傅(就是那个被废了的太子刘荣的老师),如此显赫的职业经历,已经使得窦婴在朝廷中已经根深蒂固,权倾一时。
下面我们就还全面介绍和认识一下这位三朝老臣:窦婴。
【窦婴】
汉景帝执政时期的太子之争中,职务仅为詹事的窦婴曾插过一脚反对窦太后建议立梁王刘武为太子之事。
原本是窦氏门下嫡系的侄子的窦婴就此得罪了窦太后,于是遭到了窦太后的排挤,窦太后排挤的手法是赤裸裸地将窦婴从可自有进出宫门的名单中除名。
此时的窦婴也正嫌弃詹事职务过于低下,于是在遭到窦太后的排挤之后,直接就辞职不干,提前退休尽享荣华富贵了,惹不起你太后,我总躲得起吧!
时隔不久之后,吴楚发动了“七国之乱”给予了窦婴复出的机会。面临着七个诸侯一起造反的景帝一定是比较脆弱的,亟需有人能站在自己的战线上为皇家办事,于是景帝想到了窦婴并召见了窦婴让其复出在周亚夫下面统兵平叛。
工于心计的窦婴已经看透了景帝的心思,他没有立即接受景帝所递出的橄榄枝,而是继续拿身体有病,无法复出而谢绝景帝的提议。
窦婴之所以要推辞,倒不是因为他不明白这是一次极佳的建功立业机会,也不是藉此想要提高职务方面的要价,而是必须得藉此机会修复自己与姑母窦太后之间的关系,他在等窦太后出面说情。
事情果然如窦婴所料,窦太后出面说情了,让窦婴出山,帮景帝平叛。窦婴于是立即就身体康复,重回朝廷作为大将军统兵平叛,窦婴与窦太后的关系就此修复。
窦婴的这一招虽然修复了与窦太后的关系,但却得罪了景帝,若干年后他将为此埋单,当然这一单的代价并不高,仅仅只是稍稍影响了自己的仕途的发展。
在平息“七国之乱”战争中,大将军窦婴不仅赢得了显赫的军功,而且还借机网罗了一大帮自己的兄弟,于是在朝野中逐渐显赫,虽然只是个大将军之职,但是已经能与丞相周亚夫平起平坐了。
“七国之乱”的次年,也就是景帝四年(公元前154年),景帝立刘荣为太子,任命大将军窦婴为太子太傅。身为帝国接班人太子老师的影响力在朝野进一步扩大了。
但是,好久不长。
在随后的后宫争斗而引发的太子之争事件中,窦婴眼看着景帝已经动了废太子刘荣的心思,于是极力劝谏景帝。
但是无论窦婴影响力有多大,他的劝谏终究都不可能敌过长公主刘嫖和王皇后联袂做空太子刘荣的必杀技。
眼看着挽救太子刘荣无望,精明的窦婴选择了再一次辞职,离开后宫争斗和太子之争这场政治漩涡,窦婴再一次以身体不好为由,选择了辞职退休,隐居乡野再一次过上了尽享美女和美酒的田园生活。
才隐居了几个月的窦婴,当他获悉太子已经被废,王皇后和新太子刘彻已经被册封之后,他又出山了,回到了朝廷。
精啊!
这个人算是精到家了。
因为核心政治斗争已经结束了,自己身为前太子的老师,如果继续隐居,指不定哪天就会被继任太子和王皇后所斩草除根地灭掉了,所以该出山了,不能在乡野抱着美女和美酒等死,必须得出山继续发挥影响力,谋求新的发展。
在景帝晚期的那场太子之争中,窦婴是躲过一劫了,但是其时的丞相周亚夫却被景帝做掉了。于是,丞相位置空缺了。
此时,窦太后又开始在景帝耳边吹风,建议任命窦婴为丞相,以当时朝廷大臣们的影响力而言,没人比窦婴高,所以窦太后的这一提议应该说也不为过。
但是,窦氏的这一提议遭到了景帝的反对,反对的借口是“魏其者,沾沾自喜耳,多易,难以为相(魏其侯窦婴,容易骄傲自满,做事草率,难以担当丞相重任)”。
晕!
一向工于心计的窦婴绝非景帝所说的那样,景帝反对窦太后的建议真实理由有二:其一,当年景帝请窦婴出任大将军平叛时遭到了拒绝;其二,窦婴曾经是前任太子的老师,年幼的新太子才刚刚册封,怎么可以让前任太子太傅出任位高权重的丞相呢!
于是,踏实沉稳、与世无争的卫绾才有机会,阴差阳错地出任了景帝最后一任丞相,并一直干到了汉武帝刘彻接班。
尽管卫绾干上了丞相之职,但是窦婴在朝野的势力丝毫没有削弱,朝中的王公贵族等依旧依附于窦婴。
日期:2012-01-28 20:16:01
第三节 丞相是个高危职业(上)(续一)
当汉武帝即位罢免了卫绾后,窦婴基本上是顺水推舟地上了相位,成为了武帝的第二任丞相。
与此同时,即位之后的武帝在王太后(曾经的王皇后,臧儿的女儿,王氏)的影响下,册封王太后同母异父的弟弟田蚡(臧儿改嫁后所生育的儿子)为武安侯,并提拔为太尉。
于是,窦太皇太后的侄儿窦婴和王太后的儿子田蚡就成了一对政治搭档,一个分管政务,出任丞相;一个分管军事,出任太尉。他们之间将演绎出一场精彩的争斗大戏。
好在窦婴和田蚡都同属儒家派系,所以他们共同推荐了信封儒家学术的赵绾出任御史大夫,以图加强儒家阵营,抗衡黄老之术派系。
但是,出人意料的事情发生了。
建元二年(公元前139年),因赵绾惹怒了窦太后,致使武帝的第二任丞相窦婴和太尉田蚡都被罢免。
继窦婴之后,许昌担任了武帝的第三任丞相,很遗憾,这是武帝时期名不见经传的过渡性丞相,我查遍了史料也没能查出这个人的任何资料,汉史相关的史料都如出一辙地给出了两句话:一句话就是啥时候上台的;还有一句话就是啥时候因啥事情下台的。
关于许昌下台的事情,我们稍候再说,继续看看窦婴和田蚡,因为他们还将重新登上汉武帝政治舞台的位高权重的重要核心位置。
那起赵绾抗衡窦太后的政治风波成了窦婴和田蚡二者关系以及他们两人在朝廷影响力的分水岭。
从此以后,窦婴将进入漫长的下行渠道;而田蚡则仰仗这王太后的影响力尽管下野了但却还能继续给汉武帝上奏折,并且诸多建议都被武帝采纳,所以虽然人不在朝廷,但是影响力却与日俱增。
在这种奇怪的格局之下,原本依附于窦婴的朝野群臣们开始倒戈,投向了田蚡的门下。
建元六年(公元前135年)汉高祖刘邦的儿媳妇、汉文帝刘恒的皇后、汉武帝刘彻的祖母、窦太皇太后终于病逝了,上文帝那边报到去了。
这件事对于汉武帝而言是一件好事情,因为从此以后他将可以独揽朝纲,甩开膀子按照自己的意图治理帝国了,黄老学术派系可以全部下课了,儒家自此可以独尊了。
于是,汉武帝的第三任丞相许昌和御史大夫庄青翟都因为操办太皇太后丧事不周而被武帝罢免。
毫无疑问,操办丧事不周只是个借口,实质原因是武帝要彻底灭掉黄老学术派系,全面启用儒家派系,按照自己的想法和董仲舒的系列建议治理帝国、打造强汉!
武安侯田蚡的春天来了。
曾经被罢免的太尉田蚡被重新启用,被武帝任命为丞相,这就是汉武帝的第四任丞相。
与此同时能站善战的韩安国(曾经在粱国统兵顽强抵抗吴国叛军西进的那位将军)被任命为御史大夫。
但是,随着窦太皇太后的去世,曾经的丞相窦婴则是树倒猢狲散,彻底垮台了,其曾经无限风光的江湖地位被田蚡所取而代之。
日期:2012-01-29 08:17:52
第三节 丞相是个高危职业(上)(续二)
凡事总有例外,就在众人都离开窦婴之时,却还有位猛人依旧不离不弃,继续捧着窦婴,成为了窦婴的铁杆粉丝与生死之交。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