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非人生 —— 一个菜鸟程序员的5年职场路》
第17节作者:
花8 嗯,刚才说了产品的一方面,另一方面是这个版本正好赶在了今年咱们部门新人大面积涌入的时候,因此呢,这个版本虽然是今年投入人力最多的版本,但是实际上却有半数都是新员工,对不对,金吉?嗯,之前金吉做的人力估计里把新员工都算做三分之一的人力,我没同意。
为什么?我们为什么要算作三分之一的人,我们在座的十一个人有的来了两个月有的来了一个月,都已经学习了这么久了为什么要做三分之一的人?我们咬咬牙努努力,主动点,你们的能力绝对不是这么少!
你知道我那个时候,刚报道过了试用期就是老员工了!来了任务,大家都是嗷嗷叫的往上冲,让旁人一看害怕。你们能不能嗷嗷叫的往上冲,能不能拿出点干劲来给我看看,给金吉看看,给老黄看看,给我们这帮老家伙看看。年轻的时候多努努力,咬咬牙,反正就这么几个月的时间,之后你就是高手,你就是老员工,你就是跟你一起进公司的人里面不一样的人。
真的,每次的版本里,每一批的新员工里面,总有那么几个人跟其他人不一样,会非常快的进入角色成为骨干,成为我倚重的人,称为我们部门离不开的人。我相信你们也会,因为只要咬咬牙,就是几个月的事情。拿出点信心,拿出点干劲了,行,我觉得你们肯定行,你们也要觉着自己行。
”
说了快一个小时老巩才让到一边,那个好像没睡醒似的金吉结果话茬,“老巩刚才也给大家说了这个版本的重要性,我就不多说了。这个版本有12个新员工,除了董延明之外都是不到三个月的……”
董延明当时一愣,心想除我之外都不到三个月是什么意思。这时候一个声音插了句话,“老金你说我吧?我已经快三个月,不是新员工了。
”
本来退到一边的老巩一拍巴掌说:“对,刘自明说的对,过了两个月就不是新员工了。”董延明这才明白金吉说错了人的名字。
金吉皱眉道:“那就11个新员工,9个老员工,本来我是想把新员工当三分之一的人力算,老巩让我算成二分之一,那也就是十四个人力……”
老巩插话说:“不对,十四个半。
”
金吉没扭头,耷拉着眼皮说:“乔学峰在V6还有半个人力投入。”听老巩没有回应这才继续,“按公司的开发流程的生产率人天30行代码,开发周期73天就是三万多行代码,一共有7个特性,目前来看基本满足这个生产率。不过这个工作量可不小,各个特性负责人一定要做好两件事情:第一、估算好自己特性的代码量,第二、要带好新员工,否则到后来测试阶段根本做不过来。
”
他说完一挥手,旁边跃跃欲试的老黄就打开项目计划ppt开始给大家讲阶段以及人力安排。结果讲到一半,在座的QA突然发现老黄计算的时间居然把周末都给加上了,当即指出来,老黄满脸通红的调出windows的计算器来计算,金吉眼皮耷拉的更厉害了,嘴里嘀咕,“这下好了,73也没有了,剩60了。”
老黄鼓捣了半天把时间里面的双休日去掉了,一算生产率达到了35行天,金吉和QA一起摇头晃脑,老巩表态说工程先开始,毕竟开始阶段不是需要那么多人,他后期会逐步协调人力,把从V6释放的人力投入进来。
老黄后面就讲的快了,大概说清楚时间点剩下的缺陷率什么的也就一语带过。两个小时的开工会,老巩占据了一多半,剩下的PM金吉和PL老黄也都瓜分了,等到QA说强调质量相关事项的时候,预定了下个时段会议室的人已经推门催开了。
QA无奈少说两句便闭嘴了,金吉也没什么总结,一句散会就自己先跑了。
董延明分配跟PL老黄还有乔学珍同作一个特性,该特性预计3k代码,投入1.5个人力,老黄要分0.5个人力负责管理所以只有0.5人力投入到开发,乔学峰分0.5个人力在V6版本,董延明算半个人,这就凑足了人力。
老黄散会后就到董延明的位子上,一屁股坐到董延明桌子上,“你导师是谁?”
“潘……潘安。”
“高手呀,呵呵,行,那我就有信心了,咱们这个特性,前期基本不能指望乔学峰投入人力了,我呢又要做统计,所以规格方面只能是我指导,你来写了。
”
董延明马上就慌了,“我不行啊,黄老师。我从前从来没有做过通讯……我刚从MINI培训里知道流程是啥……我啥都不懂啊……”
老黄一点都没有在乎董延明的哭嚎,“没事,挺简单,是个人做做就都会了。”
“我……我真不会,我啥都不会!”董延明怕老黄没懂,又补充说,“你们这样的高手觉得简单的我根本就觉着不简单,我……我觉着老复杂了!”
“我们这样的高手?”老黄怪怪的说,“你知道啥是高手不?就是键盘上所有的键都崭新的,就是0和1磨没了……”说完笑的前仰后合,苦了董延明完全不知道哪里好笑,又不敢不笑,只好皮笑肉不笑。
老黄笑了气不笑了,贼眉鼠眼的瞅瞅四周说:“好干着呢,谁都能干,放心好了。而且哪有几个高手啊,你知道咱们部门有几个高手?”
董延明虔诚的摇头,老黄伸出两手揸开十指,看看左手,把手指头蜷起来,又看看右手,把食指和拇指都蜷起来,说:“这就是高手。”
董延明不敢附和,只好嘿嘿傻笑。
25 —— 黄大仙
深圳关外的公交车跑起来都是一骑绝尘的架势,关外的路也配合,总能弄出黄沙滚滚的塞外风光来。这些车都有两大绝技,一是绕红灯一是穿小巷,前者可以不用停车也不被拍照以豹的速度穿过红灯十字路口,后者在堵车时可以神兵天降般从车流尾巴“siu”的一声出现在车流最前面,至于赛车速度都是司机上岗基本技能,理论上说不值一晒。
小巴还比大巴多一项功能,就是随叫随停时的急刹车,不管是路边人招手还是车上人喊下车,小巴都瞬间在公路拖出一条十几米的黑印稳稳停在路边,车上车下或站或坐或悬的人巍然不动,大多见怪不怪。
董延明就坐着这样符合深圳高效率特点的车上班,他总是8点钟起床,六七分钟后就出门了,千万不要以为董延明头一天穿好了衣服才睡,他这六七分钟还包括了洗脸刷牙上厕所。这样的高效率是董延明一生之中的巅峰,几年后华为被媒体大量泼墨,董延明与人说起那段往事总有人穿凿附会认为他每天早上的高效率是被华为压榨的体现,董延明大怒,倒不是为华为鸣不平,只是觉着自己几十年才向上一次也被华为抢了风头。
这一天是V7开工会之后的第8天,星期二,皇历上说,利婚丧嫁娶,万事大吉。
董延明还在经历痛苦的协议阅读和解析阶段。事实证明老黄是个诚实的人,说到做到,他说没时间做就真的没时间做,他说要董延明一个人来做就真的一个人来做了。他当时安慰董延明说,分析协议比规格写作愉快多了,这后来也应验了,董延明觉得老黄特神机妙算,所以后来叫他黄大仙。
黄大仙是个快40岁的老程序员了,按某些人的观点来说没有混成领导,算是一个不成功的范例了。当年华为的工卡上都会标注员工的出生年份,董延明酷爱偷瞄女生的工卡,看到出生年份就跟看到了半截内衣一样兴奋。就是在这样的一种情况下董延明也顺便瞄了老黄的年纪,他跟老巩同年,在小董这个阶级的员工里,称呼他为老大哥已经不能算尊敬,一定要尊称一句老祖宗董延明才觉得安心。
老黄有着人不可及的显赫出身——做操作系统出身。据小道消息说,那是华为的一个混乱的阶段,就仿佛建国初期的大干二十年赶苏超美一样,老任拍脑子拍出来做操作系统的想法,于是一批当年的精英被聚集起来闭门造车。时间荏苒日月如梭,一晃几年,该小道消息最终也没能破土而出,变成令国人亢奋令媒体聚焦的新闻,老黄等人也被各部门风卷残云般的瓜分了。
董延明听说了黄大仙的经历之后肃然起敬,在综合老黄平日里活字典一样的表现,顿时觉得这老男人的经历不用来吹牛B实在暴殄天物,可惜老黄对自己从前的事情总是三缄其口,天天傻呵呵脚后跟打屁股的在办公区跑来跑去。
在最开始的协议阅读阶段董延明过的还是很愉快的,他阅读的协议编号是9527,通讯行业涉及传输部分都要阅读的标准协议。这是董延明第一次接触纯英文文档,本就捉襟见肘的英文单词马上就变的可忽略不计了——大段大段通讯专用纠结在一起,最长的句子跨越几行由上百个单词组成,六级阅读理解也是不配与这种句子相提并论的。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