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非人生 —— 一个菜鸟程序员的5年职场路》
第13节作者:
花8 教官说:“挺有创意,就是声音小了点,都给我把嗓子往破了喊!同学们你们好不好!”
“好,很好,非常好,好的不得了!哦~~~~耶~~~~~~~~”
董延明很苦恼这样幼稚的行为,但是身陷人民狂热的漩涡之中又欲拒不能,喊了几声之后态度就变成了欲拒还应了。他觉得其实有一种宣泄的东西在声嘶力竭的呼喊里面,也可能有一种自我催眠的东西在里面,总之这种很振奋的口号的确让那几天很缺乏睡眠的董延明精神百倍,但的嗓子就在这些口号中喊破了,作为补偿的是他也因为喊的声音够洪亮被加了二分。反观牛顿就比较可怜了,天生嗓子细声音小语速慢还有鼻音,任凭教官启发董延明带动就是不肯喊破嗓子,无论怎么喊都是“官人我要”的腔调。
不扣他分都对不起董延明那破的仿佛在闹市卖了三年袜子的嗓子。
这一天头一堂课是华为文化,这个老师明显是老臣子,工号小的吓人,对华为的歌颂到达了山呼万岁的程度,将一干友商都侮辱一番,然后又恨恨描述一番眼下炙热的思科状告华为案,痛斥思科下流无耻到令人发指的卑劣行径,最后长叹一声,深沉道:“一开始全世界的友商都对华为产生了反感,但是后来稍加了解便知道了,不是那么回事,华为做事从来都是有理着呢,全世界的友商一看马上对华为产生了信任。”说完两眼望天一付清者自清的模样。
董延明并不了解思科状告华为案的始末,但是该老师对“全世界友商对华为产生了信任”的吹捧太过露骨,这让他有些想较真,就好像大学时龚明明描述自家686的时候他总想让龚明明把686搬出来让大家看看。
第二堂课的名目是发展方向,老师却明显是个没遮拦的,喜欢爆些猛料,比如公司的安全规范,他对笔记本的防拷贝等功能鄙视了一番,然后又详细的给大家描述了如何神不知鬼不觉的盗窃公司机密。拎起一个同学问,打算在公司干多久。
同学回答一辈子,老师鄙视之,曰,华为还不一定哪天倒闭呢。然后又描述说,以后大家能看到对外公开的《华为人报》,看了这份报纸会认为华为再挺个一两百年也没问题,还有一份对内公开的《管理优化报》,你们要是看了这份报纸,就会奇怪怎么公司现在还没倒闭呢?一堂快两个小时的课程,老师用半个小时给大家讲了二八法则,剩下的时间全都是对华为制度的嘲讽。一堂课下来董延明已经分不清敌我混淆了黑白。
他只能这样理解,与头一位爱憎分明的老师相比,第二位老师充分的彰显了华为对人才包容的态度。
两堂课之后就是中午了,班长抢上前台拿着麦说,吃完饭十二点半班干部回来开会。人困马乏的董延明特别庆幸自己没有做班干部,可以回宿舍躺十分钟睡半小时。
在大队培训中是有班干部的,而且还是人人争先的热门职位。选班干部那天才用了民主投票,先选班长,想当班长的就自己走上台去,每人可以说两句拉票的话,然后大家当面举手选举。然后依次是宣传委员、组织委员之类。
这种民主选举虽然形式过于儿戏,但是透明度确是董延明的一生中从来没有经历过的。董延明从小到大经历的选举,大多是老师将票拿走,回到办公室里关起门来公开唱票,然后才通知大家结果,即使是大学也是如此。当然了也不排除偶尔会有完全中国式的选举,就好像上帝干的事情一样——他把夏娃带到亚当面前,说,来吧孩子,现在选择你的新娘吧。
董延明这个班的开班时间因为不是毕业生毕业的时期所以只有寥寥几个早熟应届硕士,所以平均年龄大约30左右,个别谢顶的人士很容易让人误会成来监督讲课质量的公司领导。等到选举那天上台拉票的时候董延明才觉醒有时候年龄的副产品不仅仅是谢顶这么简单。
敢上台参与竞选的除了被培训煽动的热血沸腾的青年之外,大多是成功男士造型的气度不凡中年,极个别梳背头大肚子还颇有党的好干部的风范呢。
他们一开口就吓到董延明了——居然还真有某外企财务总监,某公司副总,某海外游子。牛顿也忝居其中,不过履历乏善可陈只好表白一颗红心了,后来牛顿就跟一堆失败者一起下来了。
选宣委的时候上去的人变得寥寥几个,大约看刚才上台的人都太有层次了所以大家也有些畏缩,况且已经上过台的怎么也有些顾及脸面不肯再做冯妇。
辅导员诱导大家说,这种一对一百的锻炼不是经常能有的,珍惜每一次机会,从小事改变自己云云。又鼓励大家即使刚才参选的现在也可以继续,不要顾忌面子——老板有一句话说的好,烧不死的鸟是凤凰,只有敢于接受失败的挑战才能有脱胎换骨的进步。于是竞选者多了起来,牛顿也混杂在其中。
董延明也忘记自己给谁投票了,反正班委尘埃落定之后众领导犹如两会常委一样一字排开亮相又重新介绍自己,他有些后悔自己没有勇气冲上去,站在台前和站在台下总是有些境界上的差异,他甚至觉得,进入这样一个以狼为图腾的部落,沉默无疑是失败者的表现。
选完班长就选宣委,选完宣委选体委……董延明过足了好多年没过的学生生涯的瘾。其间屡屡受挫的牛顿不停的叨叨:“把幼儿园的招数都用上了,什么选组长,选优秀小朋友,贴红花点红点……”董延明对这种反动分子是一笑置之的。
非班级领导董延明中午在摩肩接踵的食堂吃了顿饭便匆匆回去睡觉,下午的科目是时间管理。也不知道是授课老师没到,还是辅导员身兼数职,总之这个二十多岁的小女孩站在了讲坛上,在她侃侃而谈时间管理对于事业成功的重要性的时候,董延明很是不忿,牛顿也小声叨叨:“成功?你才刚上路哎~。”
辅导员一反平时的寡妇脸,满脸的春风化雨,她言传身教道:“……有些人就是不会管理时间,我看见他们天天坐在那里上网,上什么?上QQ。
我是从来没有QQ的,我就不明白了,你上QQ有什么好的,多么浪费时间,为什么不能跟我一样去打羽毛球?……”牛顿就好像嗓子痒痒一样不停叨叨:“原来浪费时间就是上QQ,打羽毛球就不浪费,那我要是踢足球是不是就认为打羽毛球的浪费时间,打篮球就认为踢足球浪费时间,靠,我当她说上网浪费时间她能做科学研究,结果都是娱乐,她那个娱乐就是好,别的娱乐……”他颠三倒四的总说话,董延明恨不得缝上他的嘴,虽然他也很不屑该老师的某些幼稚言论,但是培训胶片上的四象限法则还是很吸引了他。把事情分成重要紧急两类,然后优先级排序重要又紧急,重要不紧急,紧急不重要,不重要不紧急四个象限,按照优先级依次解决。其实这是个很简单的原则,也就是邓小平说的抓大放小,不过当总结成理论呈现在胶片上的时候对农村孩子董延明还是很有冲击力的。
下午第二堂课是看录像,重点学习这次大会上老板的讲话。视频年代久远摄影技术也一般很多细节是看不清楚的,但是还可以分辨得出当年老任那一身经典的老工人打扮,看的时候大家还是很投入。牛顿又叨叨:“看到没有,老任后面那个挖鼻孔的,对,他就是李一男!”
拉拉杂杂一晃就是一天,日头西斜的时候董延明又出现在百草园的篮球场,大家今天玩跑旱船的游戏,四五个人都踏上木板步伐一致的接力比赛。
脱胎自拓展运动的室外活动是董延明最欣赏的培训,且不说团队精神,就冲着帮助他偿了重新玩一把儿时的游戏的夙愿他都要跳着脚的支持。
傍晚吃了饭后又是晚课,晚课是看电影《被告山杠爷》,董延明看了后始终没有弄明白这个课程是要让大家懂什么,这是部会让观众对法制和人治产生思考的电影,但是这么大张旗鼓的作为培训课程的目的显然不是让学员产生与华为无关的思考这么简单。
这是董延明在华为大学的一天,与所有在校的学生都不同,他挣着钱培着训,被赶的象落水的鸭子。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