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佛情未了(九华山的传奇故事)》
第42节

作者: 钓独客
收藏本书TXT下载
  完了,我、小洁人和印空法师站在东崖峰上,虽无指点江山之英姿,却有仙风道骨之逸致。
  我们看着波涛四涌的云海,谈起了钟亭的老撞钟人慈明和尚。我想从印空法师那里获得一点慈明和尚成就肉身的奥秘。
  我说:“印空师傅,我现在在研究九华山的肉身菩萨,您能不能说说慈明和尚的事?”
  印空法师看着远方的云涛,沉思了半晌,说:“慈明和尚的佛缘非常深厚,他1904年生于江苏高邮一户农民之家,出生时满屋檀香,法云缥缈,足有三日,方渐渐散去。他的母亲信佛,供三宝,吃斋戒杀,慈明幼年时便受佛教的熏陶。6岁时他独自走进本县普提寺,家人考虑到他太小了,生活不能自理,就把他带回来了。慈明在家住了三年,又来到普提寺,恳求了庆禅师剃度出家,法号慈明。”

  我说:“那么小就对佛如此的神往,的确罕见。那他后来呢?”
  “后来啊,”山上风冷,印空法师筒了筒手说,“他的剃度师不是了庆禅师吗,这个了庆禅师曾在少林担任过武术教头,慈明和尚跟他学武,得到了庆禅师的真传。成人后住扬州高明寺,又拜来果方丈为师。在这期间,他曾朝拜过佛教四大名山还有少林寺。”
  “他在生活方面有没有什么特别之处?”我问。
  “生活方面的特别之处啊,”印空法师说,“特别之处就是他特别清苦,俭朴。慈明法师一生从未穿过一双象样的袜子,晚年在灵官殿时经常赤着脚。一件补钉打补钉的僧服麻袍,夏抵烈日,冬遮风寒,足足穿了几十年。解放后好多年,他靠磨剪子、铲刀、拾粪和做桶匠来谋生。他非常节约,舍不得浪费任何东西,他以前在庙里吃斋饭,人家到斋堂吃饭,他把饭盒放到佛殿的香灰里,用香灰的余热来温饭。”

  “真的啊!”我大呼,“那他真的是节约能源的榜样!现在许多工厂推广余热利用,原来就是受慈明和尚的启发啊!佛教是倡导环保的宗教,慈明和尚是如法修行啊?”
  “可不是吗,他就是如法修行的典范。”印空说,“1981年他回到九华山,只身住东崖幽冥钟亭,每日撞钟念佛不止,在九华山东崖敲钟近10年。撞钟苦修,行不倒单,练就一套绝顶的禅功,令人赞叹不已。后来转到九华山上禅堂禅修,严守戒律。在九华山期间,他的形象一直是很独特的。在九华山的石阶小道上,他头戴济公帽,手持方便铲,一路佛号,一身轻逸。遇到行人,他的眼中老是存着异样的目光,使人害怕,但坐下来一谈,便知他是个面恶心善的出家人。方便铲是他最好的朋友,走在路上,遇到蛇和一些小动物,他从不伤害小动物,只是小心的用铲一拨,赶到路边的草丛里。他还把方便铲当拐杖,沉甸甸的方便铲一刻也不离手,走路敲得石阶直颤。他说话嗓门很大,瓮声瓮气的,使人一听就知道功力很深,令来山的不法之徒望而生畏,因此在他呆过的寺庙治安状况都很好。”

  我又问:“当年他一天撞几次钟?”
  “他日夜不停地撞钟,夜不倒单。在那些年头,他始终伴随在巨大的幽冥钟旁,一下接一下,一声接一声地撞钟,钟声响遍了整个九华山。他撞出的钟声那才是真正的梵钟,因为他撞一下钟,就念一句佛号。念一句佛号就撞一下钟。”印空法师说起慈明撞钟来,眼里装满着敬佩,“他撞钟不光是自度,主要是度人——以钟声度人的。为什么钟被称为警钟?因为钟声可以警人,尤其是寺钟。所以寺钟是寺庙里最重要的法器。你看,幽冥钟亭为什么要放一个两万斤重的大钟?就因为这个。”

  “那么大的钟,日夜不停地撞,那多累啊?”我说。
  “慈明和尚是行菩萨道的人,他为了度众生,再累也不叫苦。”
  “不过,话说回来了,度人就是度自己,他最后不是功德圆满,成了真身菩萨了吗?”我说。
  “慈明和尚老早就预知到自己会肉身不腐的,八十年代中期,慈明得过一次大病,那时他就对前来伺候他的大徒弟德贵说,我的壳子不会坏了,你要替我保管好。他是1991年圆寂的,圆寂前几天,他知道自己的时刻到了,就对大徒弟德贵说,他圆寂之后,可按佛教‘浮图法’入殓装缸,三年后开视,可见身体不腐。1995年的浴佛节,也就是农历的四月初八那天开缸,果然肉身不腐!一切如他生前预料的那样!缸中的慈明和尚跏跌端坐,毛发无损,异香扑鼻。当时围观的人都兴奋不已,人们奔走相告。”印空说起这些,自豪之情溢于言表。

  我说:“慈明和尚和大兴和尚一样,都是九华山的骄傲。后山有大兴,前山有慈明。一个在八十年代圆寂,一个在九十年代坐化。两个人都有武功,大兴能飞檐走壁,慈明能挑千斤。两个人都行菩萨道,是真修行人,最终都修得正果,成了真身菩萨。而且他们两个寿命都大。”
  印空说:“是的,大兴好像活了九十多岁,慈明活了八十多岁。不过慈明法师生前可以说是九死一生,他曾遇到许多灾难和不平之事,为此三次跳江自杀,还曾被人用毒药害过,但由于他造化大,最终都化险为夷。”
  就在我们沉浸在慈明的传奇中时,云已全部散去,万道霞光照来,绚烂夺目,九华山呈现出与刚才截然不同的面貌,琼楼玉宇,灵秀神奇,绚丽多姿,好一个佛国景象!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