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豪情还剩了一襟晚照——细数三十年来国际足坛十大国家队及十大俱乐部队》
第25节作者:
挂甲人 但该来的总会到来,大科曼角球发出后被后卫顶出,大科曼得球再次传中,此刻全部苏联队员快速前压准备造越位,偏偏有一人落在了后面(看不清是谁),他的失误把巴斯滕和古力特从越位陷阱中放虎归山,此二人岂能错过天赐良机?
日期:2010-01-11 18:31:08
无人看守的巴斯滕头球摆渡(大科曼球传得有点大,巴斯滕需奋力后仰)。
日期:2010-01-11 18:32:58
古力特空中接力头槌破网。
日期:2010-01-11 18:34:16
下半场比分落后的苏联队大举进攻,结果擅长反击的他们终于吃到了对手的反击,而且这次反击还有一个完美的名垂青史的终结。
当时是苏联的一次后场直传,结果得球的扎瓦罗夫失误,被突然杀出的蒂格伦抢断。
日期:2010-01-11 18:35:47
荷兰马上反击形成前场4打4,蒂格伦将球分给左路的穆赫伦。
日期:2010-01-11 18:39:42
穆赫伦不停球直接将球传到后点。
日期:2010-01-11 18:41:05
然后的事地球人都知道了。
严格来说,这并不是零度角,至少有20度,其实此球的精彩在于越过达萨耶夫手指尖之后的快速下坠(那会儿的足球和现在的足球不一样,一发力很容易打高)。
日期:2010-01-11 18:42:32
两球落后的苏联队并没有放弃,无奈时运不济,先是别拉诺夫的禁区内左脚劲射中柱。
日期:2010-01-11 18:43:54
接着布鲁克伦的一次出击扑倒了戈茨马诺夫被罚点球。
日期:2010-01-11 18:45:02
主罚前,里杰卡尔德对别拉诺夫实施心理战。
日期:2010-01-11 18:45:57
别拉诺夫射出的点球力量虽大但角度不刁被布鲁克伦封出。
日期:2010-01-11 18:48:52
点球不中后,比赛彻底失去悬念,荷兰人终于在米歇尔斯的率领下拿到史上的第一个(也是目前唯一的)大赛冠军。
巴斯滕毫无悬念地拿到了本届大赛的最佳球员和最佳射手。
88年底,巴斯滕问鼎金球,古力特、里杰卡尔德位居二三,三剑客时代正式开启。
这也是历史上最后一次由来自同一个国家的球员包揽金球前三名,此前只有西德人在72年和81年两次做到了这一点。现在由于金球奖的评选范围扩大到所有大洲,恐怕很难再出现此景了。
由于从88-89赛季开始,意甲开始允许各队拥有三名外援,里杰卡尔德也得以转会至米兰,因此这也在金球评选的历史上第一次出现了由一家俱乐部包揽前三的盛举。
甚至在第二年米兰复制了这一辉煌,只不过是由巴雷西替代了古力特的位置。
这个记录至今还没有任何俱乐部能再次做到,哪怕是一次。
88欧洲杯是我个人这三十年来最欣赏的一届大赛(80、84两届欧洲杯没全面转播,谈不出总体印象),参赛的8支球队水平极高,小组赛里的任何一场比赛都具有非常强的观赏价值和战术价值。
大家常说的五大联赛所在的国家德、法、意、英、西其实也是整个欧洲版图最重要的五个基地,在这次大赛里除了铁三角退役造成空白期的法国队外其他四队都到齐了,而且难能可贵地是都刚好处于一个比较高的水平期(西班牙国家队后来低迷了将近20年直到08年才崛起;而德国在90世界杯后同样滑坡,虽然回光返照般拿到了96欧洲杯的冠军,但那支七、八十年代令人生畏的铁军早已不复存在)。
除了西、英、意、德四强,另外四支参赛球队各具特色,无冕之王荷兰终于迎来第二春且笑到了最后,苏联则是东欧足球在80年代最杰出的代表(其他年代50年代为匈牙利、60年代苏联及南斯拉夫、70年代波兰、90年代南斯拉夫及克罗地亚),丹麦则是当时北欧足球的翘楚,而由于英格兰在打法上开始向欧洲大陆靠拢,爱尔兰则充当了传统英伦足球的代表。
这样的八支队伍荟萃一堂、各展其能,而且那时欧洲杯的氛围又不似世界杯那么功利、谨慎,因此踢出来足球激情四溢、畅快淋漓。
此外,就最近的这三十年来看,80年代的足球其技术味道浓郁、更古典一些,进入90年代后则是身体足球的天下,田径化趋势明显,而88欧洲杯恰好位于一个黄金分割点,艺术足球与力量足球的结合恰到好处。
(六)梅阿查不是圣西罗
88年后,捧得欧洲杯的米歇尔斯决意隐退,而没有老帅威望的震慑,荷兰更衣室内阿贾克斯与埃因霍温之间势不两立,几经动荡之中,荷兰出征90世界杯的教头换成了本哈克。
但在其他人眼里,已经12年阔别世界杯决赛圈的橙衣军团还是被视为大热门,不仅由于他们是新鲜出炉的欧洲之王,还因为这两年里的三剑客更是威风八面。
在88-89赛季,他们在联赛中的表现一般,位于马特乌斯、布雷默(当时还没有克林斯曼)的国米以及马拉多纳、卡雷卡的那不勒斯之后名列第三,但他们在欧冠里却是一举为米兰赢来了阔别20年之久的冠军(并且在年底问鼎丰田杯)。
在接下来的89-90赛季,他们虽然在联赛中力压三驾马车聚首的同城死敌,但最终还是不敌老马的那不勒斯屈居亚军,不过在欧冠里却做到了卫冕成功(这也是欧冠历史上最后的一个蝉联冠军,现在改制了,难度就更大了)。
炙手可热的三剑客率领的荷兰队来到了意大利,他们同组的对手居然又是英格兰和爱尔兰,与两年前欧洲杯的小组赛一模一样,甚至连赛程都丝毫不差,第二轮打英格兰,第三轮打爱尔兰,唯一的区别是埃及顶替了苏联。
首战就是对埃及,在首发上,本哈克还无法对那支冠军队主力阵容中的任何一人说不,唯一的一个变动就是鲁特耶斯替代了穆赫伦,但这也不是来自本哈克的主动变革,而是因为穆赫伦已经挂靴(他在两年前为巴斯滕绝世进球送出助攻的时候就已经37岁高龄)。
面对埃及队,欧洲冠军表现得无精打采,甚至场面一度被动,直到中场休息后本哈克效仿米歇尔斯换上超级替补基夫特,而基夫特果然有效率,上场后不久就接巴斯滕的助攻打入一球,但球队整体的低迷依然如故,终场前被埃及点球扳平。
也许这个结局并不太出乎本哈克的意料,他恰好可以借机实施自己的计划慢慢改造球队,并且从中场下手。
到了第二场对英格兰,除了后腰沃特斯,中场其他三人都被换掉,小维茨格、基尔豪斯、范斯基普得以首发,分列左中右。
(小维茨格就是Richard Witschge,他还有个哥哥Rob Witschge,两人都是左脚将,弟弟参加了90世界杯以及后来的96欧洲杯,哥哥参加过92欧洲杯和94世界杯,他们两人中的一个曾经与博格坎普、罗伊并称为新三剑客,是哪个呢?我们后面再谈。)
小维茨格活跃于左路,与被他挤掉的大科曼相比突破能力更出色,但传中一般。
右路的范斯基普整体实力均衡,比瓦宁博格要好一些。
基尔豪斯则稍显平庸,但起码还是强于鲁特耶斯。
最终比赛0-0打平,对这个结果荷兰应该满意,因为球队是在稍处下风的情况下拿到1分的。 90年的英格兰已经在老罗布森的带领下彻底完成转型,加斯科因、普拉特等新鲜血液的补充更令球队如虎添翼,甚至完全具备了夺冠的实力。
本哈克对这场的首发应该还算满意,于是最后一轮与爱尔兰的大战继续沿用,刚开场不久古力特的进球也令形势看起来很好,但球队就是无法打入第二球确保胜利,结果下半场二十多分钟时被爱尔兰的高中锋奎恩扳平。
最终荷兰和爱尔兰不仅在这场比赛打平,而且在总积分、净胜球、进球数上也完全相同,只能靠抽签决定排名,结果爱尔兰抽中第二、荷兰第三(英格兰已经获得第一)。
好在那会儿成绩较好的第三名也能出线,荷兰队幸运地杀入淘汰赛,来到梅阿查挑战以另一小组第一身份出线的西德队。
说一下西德与荷兰这场八分之一决赛的阵容: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