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豪情还剩了一襟晚照——细数三十年来国际足坛十大国家队及十大俱乐部队》
第24节作者:
挂甲人 跌跌撞撞的巴斯滕并没有顺势跳水要点球,而是试图控制住皮球继续比赛,但裁判的哨音响了——点球。
严格来说,这次判罚有找平衡的嫌疑(这不属于一次误判,但量刑有点重,如果不是因为此前判过荷兰一个点球,这个球说不定就不吹了)。
不过巴斯滕还是值得称道,这本来并不是一次特别好的机会,当时他孤身一人拿球面对两名后卫,看来应该先控好球等待队友们上来支援,但他艺高人胆大,晃开科勒尔闪出了射门的角度(此前同样位置他曾有一脚射门击中边网),科勒尔心有余悸不得不防,结果送出点球。
小科曼没有大力爆射而是打了伊梅尔一个反方向。
感觉这场比赛贝肯鲍尔的用兵有一点值得商榷,他拿掉了小组赛队的绝对主力利特巴尔斯基代之以弗兰克米尔首发,最终被荷兰队点球追平比分后才又用利特巴尔斯基换下弗兰克米尔,但此刻时间已经不多,利特巴尔斯基还没拿到几次球时,巴斯滕已经打入绝杀了。
当时荷兰队进攻,小科曼控球,古力特的跑动带走了博罗夫卡和马特乌斯两个人的注意力,小科曼趁机直传无人看守的沃特斯。
日期:2010-01-11 18:24:57
巴斯滕已经嗅到了味道,沃特斯心领神会直塞禁区。
日期:2010-01-11 18:26:54
巴斯滕在科勒尔如影相随的情况下第一时间倒地铲射,球力度不大却胜在干脆利索,令对方措手不及,又一个看起来不是绝佳的机会被巴斯滕变为进球。
我在西德篇里写过:
“这场半决赛完全成为了14年前世界杯决赛的重演,只不过角色正好易位。
74年那场比赛是荷兰先打进1个点球领先,随后东道主西德同样用点球扳平,再由传奇中锋穆勒打入制胜一球逆转;
这场比赛是东道主西德先打进1个点球领先,随后荷兰用点球扳平,再由传奇中锋巴斯滕打入制胜一球逆转。”
据说赛后荷兰队故意用交换来的西德球衣擦身体来刺激德国球迷,差点闹出国际纠纷,最终不得不在媒体上道歉,可见双方的积怨之深(这里甚至有二战的恩怨)。
日期:2010-01-11 18:29:29
(五) 八仙过海
一天后的另一场半决赛,苏联迎战意大利,苏联的小组历程我们简单介绍过,下面说说蓝衣军团。
在老帅贝阿尔佐特折戟86世界杯后,为了在本土举办的90世界杯,意大利任命了维奇尼为新主帅,尽管球队的目标是90年,但在88年时维奇尼就已经全面完成换血并将阵容和打法基本确定(90世界杯上的巴乔和斯基拉奇两人本来都不是主力,但都把握住了替补出场的机会得以一鸣惊人,这些以后会细说)。
在这届欧洲杯的小组赛第一战里,凭借多纳多尼前场抢断并助攻曼奇尼得分,他们曾1球领先于东道主,最终西德队靠一次任意球配合由布雷默远射扳平,双方握手言和。
小组第二场意大利迎战西班牙队,80年代的西班牙国家队非常厉害(比90年代和00年代上半程的西班牙都强大),他们在84欧洲杯上只是因为决赛里门将的失误输给了如日中天的东道主法国队而屈居亚军,86世界杯上他们曾5-1淘汰了实力非常强悍的丹麦队(那届世界杯上丹麦和苏联被视为最有可能创造奇迹甚至具备夺魁实力的两支球队),只是后来被顽强的比利时人拖入点球决战而未能杀入四强。
88欧洲杯小组赛的第一轮,西班牙以3-2再次战胜老对手丹麦队,第二场如果能挫败意大利就可出线,因此斗志极高。当时他们拥有赫赫有名的皇马五鹰,球队的整体实力和配合都非常出色。
皇马五鹰是布特拉格诺、米歇尔、小桑奇斯、巴斯克斯、帕德萨,他们全部出自皇马青训营,当时拿了西甲5连霸(单赛季107个联赛进球的记录更是令巴萨的三支梦之队都无从超越),80年代中后期的西班牙国家队几乎就是皇马的天下。
这5人里前锋线上的布特拉格诺名头最大,世界杯对丹麦时上演过大四喜,86、87更是连续两年进入金球奖前三;而米歇尔是10号型的组织核心,巴斯克斯是边路突破好手,帕德萨是中场平衡机器,小桑奇斯则一直坚守到98年并以队长和后防中坚的身份举起了欧冠金杯(之后光荣隐退并将队长袖标传给了中卫搭档耶罗),对了,叫他小桑奇斯是因为他的父亲老桑奇斯是66年皇马获得欧冠冠军时的后防大将。
皇马的事以后慢慢说,回到意大利与西班牙的比赛,双方杀得难分难解一直未能破门,直到下半场70分钟时维奇尼率先变招,派出老将阿尔托贝利同维亚利搭档锋线,换下本场表现不佳的曼奇尼(很有趣的一件事,曼奇尼与维亚利两人在俱乐部合作多年配合异常默契,但这对搭档搬到国家队后却总是找不到感觉)。
结果换人如换刀,意大利打出一次巧妙配合,多纳多尼右路的任意球横推中路,安切洛蒂直塞阿尔托贝利,谁也没料到阿尔托贝利故意把球漏过,维亚利心领神会一个转身摆脱后卫杀入禁区,随后左脚小角度破门,意大利凭此一球小胜斗牛士。
最后一轮面对大劳德鲁普领衔的丹麦队,尽管对手已经出局但意大利也始终敲不开第一次亮相于国际大赛的舒梅切尔的大门,直到下半场将近70分钟时再次用阿尔托贝利换下曼奇尼,维亚利左路连过数人后传中,阿尔托贝利貌似上场后第一次触球就得分了。
来自国米的阿尔托贝利其实也一直是个时运不济的人,他在27岁的当打之年参加了82世界杯,但那届是罗西的天下,阿尔托贝利只能偶尔替补出场,虽然在决赛中打入第三球,但在那支群星璀璨的世界杯冠军队中并不显眼。
86年的世界杯本来该是他大展宏图的时候,小组赛三场比赛意大利总共打入5球他包办了其中4球,但球队整体实力下降太多,淘汰赛第一轮就不敌法国,阿尔托贝利也失去了继续表演的舞台。
到了88年时,维奇尼已经开始着眼两年后的本土世界杯,因此年轻的桑普多利亚双星才是重点培养目标,阿尔托贝利再次沦为超级替补。
我们接着回到88年与丹麦的比赛,一球领先的意大利士气大振,本场表现活跃的维亚利又来到右路,与后插上助攻的边后卫贝尔戈米配合后由后者传中,阿尔托贝利前点包抄未果,后点阿戈斯蒂尼破门。
意大利最终2-0获胜,与西德同积5分但少一个净胜球位列第二出线。
进入半决赛后的意大利迎战苏联,在上半场的比赛里,蓝衣军团攻势稍多,罗马王子贾尼尼的一次强有力的头球更是打中门楣,但还是改变不了本届大赛上球队从未曾在上半场破过门的魔咒。
这次没有等到70分钟,中场休息时维奇尼就拿掉了曼奇尼,换上阿尔托贝利,但这一场的换人没有像前两场那么有效,反倒是被对手破门,当时是苏联队的一次进攻被断,意大利准备快速反击,结果球传给突前的维亚利后又被苏联反断,打了意大利一个“快速反击的反击”, 最终后插上的利托夫琴科连续两脚射门轰开了曾加的十指关。
失球后的意大利被迫全线压上,终于被苏联又打出一次精彩的快速反击,戈茨马诺夫助攻普罗塔索夫建功,2-0,苏联锁定胜局,并且将与荷兰再次相逢争夺冠军。
由于是冠亚军决赛,荷兰与苏联的第二次交手双方都更稳重,往往暗藏杀机。
比较起来,苏联人似乎不在最佳状态,他们比荷兰队少休息一天,同时与意大利的激战也几乎耗尽了他们的元气。
当时苏联队的打法非常注重全体队员的呼应和联动,一旦得球进攻时对手往往防不胜防。但这种战术又太耗体力,因此每次大赛苏联都有后劲不足之憾。
本场决赛苏联还有后防上的损失,右路的贝索诺夫在半决赛受伤,决赛时由阿列尼科夫客串,库兹涅佐夫则累计黄牌停赛,由德米亚年科顶上。
上半场三十多分钟时,希尼亚图林因阻挡古力特犯规被判罚任意球,古力特射出的弧线球越过人墙但被达萨耶夫飞身扑出。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